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评价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分别在当年5月份和7月份对微红梢斑螟危害过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林实施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幼虫.结果表明:人工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对松树生长的影响与剪梢时间和树种有关.人工剪梢防治对马尾松、湿地松地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5月份剪梢的马尾松地径增长最明显,达14.87%...  相似文献   

2.
通过标准地调查研究了微红梢斑螟蛀害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并对剪梢防治微红梢斑螟的方法进行了简述.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蛀害对马尾松幼林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受害后主梢当年生长量损失27.23%,树高下降13%,而地径增长7.23%.马尾松受害后除影响当年梢生长外还影响其次年梢生长.树高在141~180 cm左右的马尾松受...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实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蛀食松梢球果的蛾类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害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红梢斑螟是马尾松的主要蛀梢害虫之一。2013-2015年对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马尾松20年树龄的种子园的微红梢斑螟进行全面踏查、定点观测和室内饲养,观察记录该虫的生活习性、危害方式及在马尾松不同树冠高度层的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贵州黔南地区微红梢斑螟在马尾松种子园1年发生3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1年生主梢或侧梢的梢头,被害枝梢常表现为近90°弯曲或螺旋状弯曲,弯曲处有流脂,导致马尾松的主梢、侧枝枯死及树冠畸形,严重影响马尾松生长及成材。  相似文献   

6.
微红梢斑螟,又名松梢螟,主要危害马尾松,国外松,以及油松,黑松,黄山松,雪松等。  相似文献   

7.
对地处皖南丘陵的宣州区国外松上常见病虫害进行了连续5年调查观察,笔者发现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思茅松毛虫、微红梢斑螟、荔浦吉松叶蜂、浙江黑松叶蜂、桃蛀螟、铜绿丽金龟、油茶枯叶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等病虫害,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国外松枯梢病和微红梢斑螟,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历,以便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红梢斑暝,又名松梢暝,主要危害马尾松、国外松,以及油松、黑松、黄山松、雪松等。2006年旌德县暴发该虫危害,全县1.75万亩幼松林都不同程度地发生,3年生马尾松小班受害严重,虫株率达90%以上。幼虫蛀害主梢,引起侧梢丛生,使树冠形成畸形成为扫帚状,树木不能成材,或降低木材利用价值。幼虫蛀食球果影响种子产量,蛀食幼树枝干,则造成幼树死亡。  相似文献   

9.
松梢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微红梢斑螟,寄主为马尾松、油松、黑松、赤松、黄山松、华山松、火炬松、湿地松、雪松等。以幼虫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树冠呈扫帚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幼虫蛀食球果影响种子产量,也可蛀食幼树枝干,造成幼树死亡。本文通过分析芷江县马尾松松梢螟虫害分布及发展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微红梢斑螟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原名松梢螟,危害多种松树,在我县危害火炬松、湿地松幼林,以幼虫取食当年新梢造成危害。上世纪中后期随着我县造林工作不断深入,外松林面积增幅较大,一度出现微红梢斑螟大面积危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外松的正常生长,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CEPA、GA3、PP333、B9等植物生长物质,以不同浓度处理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枝梢,比较药剂种类和处理浓度对枝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GA3(2 500 mg·L-1)对各供试树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试验3中对湿地松除外);试验1中,5 000 mg·L-1 PP333显著抑制马尾松枝和黑松枝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试验2中,5 000 mg·L-1 PP333显著抑制湿地松和马尾松枝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试验3中,5 000 mg·L-1 PP333+5 000 mg·L-1B9复合制剂显著抑制湿地松和火炬松枝梢的伸长生长,具有最佳调节效果。用"Y"型嗅觉仪测定微红梢斑螟成虫对松梢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处理组枝梢对微红梢斑螟成虫驱避效果明显;微红梢斑螟等松梢害虫危害率调查表明,处理枝梢的被害率也明显低于对照枝梢。  相似文献   

12.
对松实小卷蛾、松梢螟的为害性和空间格局及在序贯抽样技术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虫对松树为害具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幼虫主要为害侧枝,为害程度火炬松>黑松>湿地松>马尾松,松梢螟为害则以主梢为主,为害程度 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松实小卷蛾和松梢螟的空间格局分别为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松实小卷蛾明显超过防治指标,急待全面防治,松梢螟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13.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2,28(2):131-137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Host preferences pine of the sawyer beetle, Monochamus alternates (Hope), during maturation feeding on 8 conifer trees and 40 masson pine provenanc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3 types of laboratory bioassay of consistent feeding preference, feeding area and visitation frequency. M. alternatus adults have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feeding and prefer to feed on the branches of P. massoniana and P. densiflora and had significant host selectivity on 8 conifer trees in the area of Nanjing. The adult feeding visitation frequencies were 1 ~3 adults per branch. Maturation feeding areas were much larger on P. massoniana and P. densiflora than on P. taeda, P. elliottii, Juniperus virginiana and Cunninghamia sinensis. After initial selection tests, 12 provenances of masson pine had smaller maturation feeding areas. The second and third sele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12 provenances and six provenances also had consistent reductions in feeding by M. alternatus. The three provenances Fujian 2, Guangdong 5 and Guangdong  相似文献   

15.
以黑松、马尾松和火炬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接种松材线虫后4,12,24,48,72,96和120 h的NO和核酸酶的活性进行测定.3种松树接种松材线虫后,针叶内NO平均含量的积累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这种差异在12 ~48 h尤为明显;48h后较其割伤处理(CK1)的增加幅度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同时3种松树接种后的核酸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单链核酸酶活性在4~48 h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而火炬松双链核酸酶活性在4~96h时却一直低于马尾松和黑松,这表明不同松树体内单链或双链核酸酶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有关.且3种松树在接种松材线虫后,表现出症状的时间顺序为黑松最早,马尾松次之,火炬松最晚.这表明NO和核酸酶的变化与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苗木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营建现地测定林在松材线虫抗性育种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分析测定林的生长特性及受害情况能够指导抗性种子园的改良.阐述了采种母树、播种育苗、人工接种测定、测定苗木选拔以及营建测定林.经二次测定后的苗木抗性水平均超过火炬松,4 a生树高年生长量为56 cm,根径、胸高直径等均优于普通马尾松,目前没有出现枯死个体.  相似文献   

17.
松树繁殖新途径—针叶束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年中,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 Lin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成年树嫩枝上的一束针叶为接穗,以25月龄幼苗为砧木,通过嫁接、保湿、诱发短枝茅抽梢成株等11项试验及观察因子的研究(试验数量达2000余株),成功地总结出一套松针束嫁接技术。该嫁接方法显著优于沿用已久的松树枝接法,是嫁接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本文系统总结了松针束嫁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