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建立于1980年的砂壤质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30年的肥效演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玉米历年产量顺序基本趋势为NPK> NP>N>CK;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均高于相对应的化肥,且稳产性好.单施化肥前3年,氮肥养分效率明显,磷、钾肥效果不明显,3年后氮效下降,而磷、钾效上升;磷肥连续施用有明显的残效迭加效应,比一次足量施用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且小麦的磷肥肥效高于玉米;砂壤质潮土增施钾肥有明显和稳定的增产效果,配施有机肥后肥效明显下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肥效随N、P、K配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肥长期施用有明显的后效.养分供应不协调会引起作物缺素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以致减产.  相似文献   

2.
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多年开展田间肥效试验,比较研究3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大。施肥处理逐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但二者缓效钾含量差异不大。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pH值显著高于单施化肥,而单施化肥土壤pH值与不施肥接近。综上,施肥是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手段,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下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效果优于单施化肥。  相似文献   

3.
化肥与有机肥及两者配施长期定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式谷  张辛未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61-163,181
本文研究了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的地力贡献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2.7%。不同施肥组合产量总趋势是:MNPK、NPK>MNP、NP>MN、M>N>CK。说明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产量最高,氮磷钾化肥配施也能获得高产稳产,提高土壤肥力。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携入磷钾养分所致。氮肥单施肥料效应逐年下降,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时磷钾肥效应则呈上升趋势。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随着配合的完全程度增加,肥料效应也依次上升。氮肥利用率化肥大于有机肥,钾肥则相反,磷肥两者基本相同。从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土壤肥力变化,可为施肥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PK+有机肥+秸秆还田+紫云英处理产量效果最好;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与氮素,减缓磷与钾的流失;化肥与不同有机肥配施较单施化肥,稻谷中氮含量增加,磷钾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1.因地施肥土壤条件与磷肥肥效有密切关系。在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上,对绝大多数作物施用磷肥均能增产,因此,应把磷肥重点分配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缺磷的土壤上,以充分发挥肥效。2.氮磷钾配合在小麦上实验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磷增产16.5%,比单施氮增产10.5%,比氮磷配  相似文献   

6.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湖南省7个县市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锌、全铜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铜含量,效果为高量有机肥配施(HOM)>中量有机肥配施(MOM)>单施化肥(NPK).说明无论单施化肥还是有机无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其中以高量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与试验前相比,施肥处理下土壤氮、磷维持平衡或大幅度积累,但土壤钾仍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  相似文献   

7.
黑土地区钾肥对大豆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4%的黑土,在施用一定氮肥、磷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适量的钾肥,大豆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大豆施钾肥,在气候干旱和降水偏多的条件下,均影响钾的有效性。在干旱的年份施钾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钾在积温较高地区比积温偏低的地区,对大豆增产贡献大;有机质含量较低(2%)的土壤,在氮肥、磷肥和有机肥不同数量配比下,钾肥的效应随氮、磷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时,不施钾肥或供钾不足,严重影响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应。在氮肥、磷肥投入较低时,钾肥的增产效应也不能充分发挥。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于我省土壤肥沃度中等或较低的地区,必须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才能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三年的试验中研究了在NPK养分相同的情况下,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化肥和单施化肥对甘蔗生长和对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甘蔗的萌芽率、分蘖率,但降低了蔗糖分;施用化肥的甘蔗产量和公顷含糖量比单施有机肥的高。伸长盛期的叶片含氮量以施化肥的高,磷以施有机肥的高。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逐年下降,速效磷含量逐年提高,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升有降。翻犁后一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会下降,连续宿根栽培则可以提高或维持有机质含量。三年后,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下降的幅度比化肥处理的小,速效磷含量提高的幅度比施化肥的大,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为试材,通过露地田间栽培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施方法对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区黄瓜产量比无肥区(CK)增产19557kg· hm-2,增产效果达49.29%;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的氮、磷、钾化肥(MNPK),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MNPK区黄瓜产量比单施有机肥区(M)增产19146kg·hm-2,二者差异达5%显著水平.在有机肥基础上单独配施氮肥,会降低黄瓜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是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能极大的改善黄瓜品质.施用钾肥的处理MNK(有机肥与氮钾肥配施)、MNPK(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在黄瓜生育中期(结瓜盛期),植株叶片中氮和磷的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增施钾肥可以促进黄瓜对氮和磷的吸收.有机肥与化肥平衡施用,避免偏施氮肥,对获得高产优质的黄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珊珊  徐宁彤  徐明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95-14297
[目的]为合理施肥、充分利用土壤磷素资源、提高磷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黑河暗棕壤2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0-20 cm棕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和小麦植株磷素积累的影响。[结果]长期不施肥,土壤全磷含量呈平缓并略微下降趋势,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全磷含量增加的幅度由高到低顺序为:低量化肥+有机肥>高量化肥+有机肥>高量化肥+秸秆>高量化肥>低量化肥>单施有机肥>高量化肥>单施秸秆>中量化肥,其中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处理土壤全磷分别提高了29.6%和24.8%。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高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和低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808%和188%,而高量化肥处理和低量化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672%和100%。[结论]建议配合施用有机与无机肥提高暗棕壤磷素肥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基肥 追肥的施肥方法,研究沼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对糯玉米根际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每小区五行,三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施肥方法分为基肥 追肥两阶段,两阶段施的量是一样的;【结果】单施沼肥和沼肥 菌肥玉米根际土壤N、P、K含量提高很明显,沼肥 菌肥、沼肥 化肥 菌肥、单施沼肥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施用沼肥使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数量都有所增加;【结论】沼肥 菌肥、沼肥 化肥 菌肥、单施沼肥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很好改善土壤的结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短期内对土壤肥力和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以青藏高原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施肥处理:常规施加化肥1 500 kg/hm~2(XN001)、50%常规化肥量+有机肥45000kg/hm~2(XN002)和30%常规化肥量+有机肥60 000 kg/hm~2(XN003),采用常规分析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处理2 a后土壤养分含量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施化肥(对照组XN001)相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组XN002和XN003)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真菌群落丰富度,降低了土壤pH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在门水平上检测出的13个已知真菌门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土壤中的主要真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47.87%和4.81%,且XN003处理的土壤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比对照组XN001提高7.81%和12.35%。在属水平上,增施有机肥后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相比对照组也存在差异,其中XN003处理的土壤中有益真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增加1.86%,镰刀菌属(Fusarium)这类病原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3.87%。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真菌丰富度指数(Chao1和ACE)与pH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其中速效磷含量也是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因此,与常规施加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增加土壤有益真菌丰度,减少土壤病原真菌丰度,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水稻土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效应(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8年定位试验的资料,在前两报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上肥力双季稻母实行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不仅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积累、土壤磷素的有效化和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而且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特别是细菌的总量、自生固氮菌等生理群的菌量和脲酶等主要土壤酶类的活性,从而收到培肥土壤、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清徐县1995~2005年土壤养分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全县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有机质,全氮上升幅度较大,速效磷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潮土速效磷有下降趋势,上升幅度最小的是速效钾。通过监测分析,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设施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设施土壤中长期施有机肥与氮肥对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单施氮肥的处理还是氮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处理,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2005年各处理比1997年的对应处理碱解氮含量增加了41.10、33.42、23.37、14.33、8.68、17.49 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保障大豆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对照(C1)相比,施入沼渣肥3年后,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在不同大豆生育期规律不一。总的来说,开花期―结荚期表现活跃,在苗期和成熟期动态变化一致。[结论]沼渣与化肥配施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树枝发酵腐殖质肥对人面子林下土壤pH、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不施任何肥料为对照,对人面子林下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树枝发酵腐殖质肥能增加总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树枝发酵腐殖质肥能提高人面子林下细菌数量与真菌数量的比值,促使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方向转化,且提高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人面子林下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土壤钾素状况与钾肥施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因母质、地形、气候条件和垦殖历史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土壤钾素含量处于中等或较丰富水平。近20年来,随着农作物产量和对钾素养分吸收量的成倍增加,有机肥料和钾素化肥施用不足,土壤钾素含量逐年减少,钾素化肥肥效明显提高。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秸秆还田,增加钾素化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机质等有机养分,也含有氮、磷、钾等无机养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机肥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它既是农业自身物质与能量的再循环,又是维持和提高土地作物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净化人类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土壤盐渍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广辟盐渍土改良的途径,笔者在典型的盐渍化草甸土上进行了有机肥改良土壤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有机无机结合,可以促进脱盐,抑制返盐。除Ca2 外,HCO3-Cl-、SO42-、Mg2 、K 、Na 含量年平均施有机肥的均低于对照,同时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水稻产量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