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陆承志 《中国棉花》2005,32(1):24-25
新疆南疆棉花播种面积占作物总面积的 60 %~ 80 %,近年来 ,南疆地区因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达 1 0 %~ 30 %。据观察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陆地棉与为害长绒棉有所不同 ,为此 ,近几年对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和防治指标及防治技术作了初步探讨。1南疆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和产卵规律1 .1羽化。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羽化始期 -高峰期 -盛末期依次为 :4月 1 8- 2 2日 ,5月 1 9- 2 8日 ,6月上旬。1 .2产卵。越冬代棉铃虫成虫产卵盛期 5月 2 8日 -6月 3日。2南疆不同类型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2 .1棉田第一代棉铃虫为害规律。第一代棉…  相似文献   

2.
据 1 997~ 1 999年 ,各试验团场采取定点和普查进行挖土剖查 ,结合室内外化蛹试验结果表明 ,一代棉铃虫化蛹盛期在 6月 7~ 2 4日 ,化蛹多集中在冬麦地、菜地和苜蓿田等 ;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化蛹量占其它作物的 83% ,盛蛹期在 7月 1 6~ 2 8日 ;三代化蛹主要在棉田、复播玉米地、绿肥油葵及油料油葵 ,盛蛹期在 8月 1 2~ 2 6日 ;四代盛蛹期在9月 2 5日~ 1 0月 4日 ,以滞育蛹越冬。一代至二代、二代至三代、三代至四代盛蛹期间隔分别为 38~ 39天、2 7~ 2 8天、34~ 36天。据观察 ,垦区二代棉铃虫始见少量滞育蛹 ,8月下旬后 (三代 )大量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 ,甘肃省敦煌市棉田棉铃虫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控制危害 ,探索化学防治的最佳药剂 ,2 0 0 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在敦煌市七里镇进行。肥力中等 ,棉花长势较旺 ,棉铃虫发生较重 ,前期未用药。施药时间为7月 2 4日 (二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 )。试验药剂由地区植保植检站和敦煌市农技中心提供。试验设 8个处理 :( 1 ) 2 4 %万灵水剂 1 0 0 0倍液 ;( 2 ) 48%乐斯本乳油 80 0倍液 ;( 3) 1 0 %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 ;( 4 )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1 0 0 0倍液 ;( 5 )圣方 1 5 0 0倍液 ;( 6) 35 %赛…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摸清推广抗虫棉后的自然生态变化规律 ,对种植抗虫棉棉田的棉铃虫防治策略和方法进行调整。 2 0 0 2年进行了以中棉所 2 9为代表的抗虫棉田间抗棉铃虫效果的观察。1试验方法选择一块中棉所 2 9纯作棉田 ,在三代棉铃虫产卵盛期 ,设百株虫量为 0、2 0、40、80、1 60、32 0头 6个处理 ,在 4代棉虫产卵盛期 ,设百株虫量 0、5 0、l0 0、2 0 0、40 0、80 0头 6个处理。随机排列 ,3次重复 ,4行区 ,选择中间 2行接虫 ,并定 2 0株进行调查。接虫方法为接虫前清除天敌及其他害虫 ;接虫时选择晴好天气 ,对处理株接入室内孵化已开始取食一天的…  相似文献   

5.
孙广勤 《中国棉花》2003,30(4):30-31
为明确 5 %氟铃毙 EC防治棉铃虫的田间效果及其应用技术 ,于 2 0 0 2年 7月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棉田进行 ,试验地水肥条件良好 ,土质沙壤 ,棉花品种常规棉 ,4月 2 6日直播 ,密度每公顷 4.5万株。本次试验由于天气原因 ,实施时已进入当地二代棉铃虫盛期末 ,卵量偏少 ,多为 1~ 3龄幼虫 ,试验期间以多云间阴天气为主 ,气温 2 6~ 2 8℃。无有效降雨。供试药剂 :5 %氟铃毙 EC(浙江温州市鹿城植保化学厂产 ) ,4.5 %高效氯氰菊酯 EC(广东化州市农药厂产 ) ,5 %氟铃脲 EC(山东德…  相似文献   

6.
1 虫源发生了转移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 ,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 ,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 (转 Bt基因棉 )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 ,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 ,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 1 992~ 1 997年平均植棉面积 2 .45万公顷 ,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 44.6%、51 .2 %,而 1 998、1 999年平均棉花面积 8333公顷 ,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 7.7%、1 0 .5%和 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邹平县良种棉加工厂试验、示范种植鲁棉研 1 8号 6.7hm2 ,全部种于多年连作 ,黄、枯萎病发病较重的棉田 ,虽然遇到了严重的旱灾 ,仍然表现突出 ,公顷皮棉产量达 1 5 34.5 kg,比当前大面积推广的 99B增产 1 1 .4%。1种植表现1 .1高抗棉铃虫。二代棉铃虫基本不用防治。据调查 ,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 1 .1万粒 ,棉株断头率为0 ,表明该品种对棉铃虫抗性极强 ,而同期 99B的断头率为 2 .1 %。三、四代棉铃虫仅治虫 1~ 2次 ,就不会造成危害 ,全生育期可节省棉铃虫防治费用 70 %~ 80 %。1 .2高抗黄、枯萎病。鲁棉研 1 8号抗黄、枯萎病性…  相似文献   

8.
罗玻军 《中国棉花》2003,30(4):44-45
棉铃虫是农一师十团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 ,1 997年第三代棉铃虫百株幼虫 3~ 6头 ,平均蛀铃率 4.1 8%,个别棉铃虫发生严重的条田蛀铃率达1 0 %。通过 5年的综合防治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第三代棉铃虫的蛀铃率均小于 0 .5 %,棉铃虫蛹的越冬基数也由 1 997年的 0 .37头· m-2 下降到 0 .1 6~0 .1 8头· m-2 。其主要原因是 :1加强农业防治1 .1更换品种。 1 997年农一师十团主栽品种是石远32 1和中棉所 1 2 ,生育期 1 4 6~ 1 5 1天 ,由于中后期长势旺 ,为第三代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 ,顶部棉铃极易受到第三代棉铃虫的危害。1 999年试…  相似文献   

9.
酒泉市棉田大面积发生棉铃虫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铃虫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危害 ,而甘肃酒泉地区在 2 0世纪 5 0年代虽有分布记载 ,但一直未见危害棉花的报道 ,进入 90年代虽然在棉田零星发现棉铃虫危害 ,但危害程度很低。自 2 0 0 0年以来 ,棉铃虫开始危害棉田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本站 2 0 0 0年在敦煌市杨家桥中渠村调查 ,棉铃虫危害率 6.6% ,百株虫量 1 .7头。 2 0 0 1年敦煌市有 9个乡 (镇 ) 45 33hm2棉田受棉铃虫危害 ,其中七里镇、杨家桥、肃州等乡镇 1 33hm2 棉田受害较重 ,百株虫量高达 94头 ,棉铃平均被蛀率 7.2 % ,最高达2 0 .4% ,花、蕾平均被蛀率 1 3.8% ,最高达 31 .6%。2…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前 ,当地棉铃虫的主害代是三、四代 ,近年来已逐渐扩大到五代 ,发生程度也越来越重。2 0 0 0年各代大发生 ,全年百株累计卵量 3.7万粒 ,是有史记载大暴发年 1 972年的 1 0倍。1  2 0 0 0年棉铃虫暴发特点1 .1 发生期早、发生量大 ,来势猛 ,为害重。二代棉铃虫在当地由秋冬播作物和早春作物转移进入棉田 ,始盛日是 6月 5日 ,比 1 972年提早 7天。发生量除二代略低于 1 972年和 1 999年外 ,其它各代均大大超过历年 ,且为害程度也达到历年之最。全区因虫灾损失子棉 50 %以上 ,2 0 0公顷棉田绝收。1 .2 卵高峰持续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  相似文献   

11.
江苏铜山县常年植棉约 2万公顷 ,每年因棉铃虫造成的皮棉损失在 2 5 0吨左右。由于栽培方式、茬口布局、种植品种等的变化 ,给测报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准确掌握棉铃虫的发生动态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笔者对近1 0年的棉铃虫发生与防治经验进行了总结。1发生期1 .1一代残虫在麦田外寄主上(如豌豆 )的发育进度明显早于麦田。本地常年有种豌豆的习惯 ,由于在豌豆田很容易捉到虫子 ,常在豌豆田查 1代残虫基数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多年的资料看 ,豌豆田内棉铃虫的发育进度比麦田早 3~ 4天。因此 ,棉田 2…  相似文献   

12.
试验在湖北农学院教学实习场进行。棉花品种为鄂抗棉 6号 ,试验设 5个处理 :( 1 ) 50 %甲·辛乳油 1 50 0倍 ;( 2 )华农 1号 1 0 0 0倍 ;( 3)家福灵 1 0 0 0倍 ;( 4 ) 2 5%棉铃清乳油 2 0 0 0倍 (对照药剂 ) ;( 5)清水对照。随机区组排列 ,4次重复 ,小区面积 2 2 .5m2 。试验选择在四代棉铃虫卵孵高峰期进行。每小区取样 2 5株 ,施药前调查记载棉铃虫的幼虫数和卵量 ,药后 3天调查残存幼虫数和卵量。药后 7天只调查残存幼虫数。以药后虫口减退率计算校正防效 ,对防校进行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用 q测验法。1 药后 3天防效表 1  4种杀虫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 999- 2 0 0 1年在南疆 2 9团和北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棉田进行。供试品种为长果枝类型的陆地棉品种冀棉 2 0、中棉所 36。在棉铃虫发生的 2、 3代时期 ,于棉田定 3点 ,每点连续 30株 ,每 3天进行调查 1次棉铃虫的空间分布和蕾、花、铃的空间分布。根据棉田不同的肥力选择 7个条田 ,对大田棉铃虫进行多点调查 ,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 .1不同时期不同世代棉铃虫为害情况。第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在棉花苗期 ,发生量小 ,为害多在麦田、菜地 ,极少数进入棉田 ,主要为害棉花的顶尖、叶及幼蕾 ;2代棉铃虫发生在…  相似文献   

14.
1棉铃虫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棉铃虫在一四八团发生逐年增多 ,对棉花为害日趋严重 ,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首要害虫。1 .1发生期提前 ,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较集中 ,高峰期明显。根据黑光灯多年诱集数据资料表明 ,越冬代棉铃虫成虫始见期 1 998年是 6月 4日 ,1 999年是 5月 7日 ,2 0 0 0年是 4月 2 9日。 1 999年比 1 998年提前 31天 ,2 0 0 0年比 1 999年又提前 8天。 1 998年 6月 9日为最高峰值 ( 6只 ,一盏黑光灯 5天诱集累计值 ,下同 ) ;1 999年最高峰值为 6月 9日 ( 8只 ) ;2 0 0 0年最高峰值为 5月 2 0日 ( 1 2只 )。1 .2发生量增多 ,且二、三…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治棉花4代棉铃虫,采用44%氯氟·毒死蜱水乳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40%毒死蜱EC 3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4%氯氟·毒死蜱水乳剂148.5、198g·hm-2用药1次7d后防效达80.61%、83.32%,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建议生产上使用44%氯氟·毒死蜱水乳剂防治4代棉铃虫,应掌握在棉田棉铃虫卵孵高峰期用药,其推荐使用剂量为148.5~198g·h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 8种杀虫剂对棉铃虫的田间药效及对棉田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1 .8%阿维菌素EC、5 %氟铃脲 EC和 5 .7%氟氯氰菊酯 EC对棉铃虫的综合防效较好 ,优于常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同时阿维菌素和氟铃脲对天敌较安全 ,是综合防治棉铃虫的理想药剂 ,适宜于棉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新药剂乐斯本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2 0 0 0年本站按照省植保站试验方案的要求 ,进行了乐斯本防治二代棉铃虫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设在盐城市郊区南洋镇光荣村五组农户棉田进行 ,棉花品种为泗棉 3号 ,长势中等。共设 1 0个处理 ,(1 ) 40 .7%乐斯本 667m2 60 ml(省药检所提供 ,下同 ) ,(2 ) 40 . 7%乐斯本 667m2 90 ml,(3)40 .7%乐斯本 667m2 1 2 0 ml,(4) Nurelle—D667m250 ml,(5) Nurelle— D667m2 66.6ml,(6) Nurelle—D 667m2 1 0 0 ml,(7) 2 0 %灭多威 667m2 75ml(市售 ,下同 ) ,(8) 1 0 %氯氰菊酯 667m2 4 0 ml,(…  相似文献   

18.
李定旭 《中国棉花》2000,27(7):22-23
1 供试药剂1 8.1 %富锐 (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公司 )、50 %辛硫磷 (连云港第二农药厂 )、4.5%高效氯氰菊酯及 50 %甲胺磷 (均为山东宁阳农药厂产品 )。2 试验方法( 1 )室内试验。供试药剂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 (表 1 ) ,供试卵、幼虫为三代棉铃虫卵及 2龄幼虫 ,每一浓度处理卵 1 2 0粒以上 ,幼虫 60头以上 ,重复 3~ 4次 ,对照为蒸馏水。( 2 )田间试验。试验设在洛阳市郊区孙旗屯乡浅井头村棉田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1 5,长势中等。小区面积 33.3m2 ,重复 4次 ,随机排列 (表 2 )。药后分别于第 1、3、5、7天检查各小区中残存的虫量 ,计算…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琳琅满目的新农药品种,为了摸索和筛选防治棉铃虫,特别是高龄幼虫效果良好的新农药品种,受江西省植保站和九江市植保站的委托,我站挑选了目前市场上有代表性的11种防治棉铃虫的复配新农药,进行了对比试验。1试验条件1.1作物、品种和防治对象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防治对象是4代棉铃虫,虫龄在2~5龄,以2~4龄为主。1.2环境条件试验在艾城东门棉田进行,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栽培条件一致,棉花长势中等,为了保证有足够虫源,试验前20天内没有施过任何药剂。2试验设计与安排2.1供试药剂及浓度处理①44%多虫清833倍,瑞士汽…  相似文献   

20.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