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蓄电池材料不可能做到绝对纯净,而且极板与栅架物质不同,其本身会构成局部“电池”,同时电解液的上下浓度差也会产生电位差。因此,蓄电池自行放电现象不可能完全避免。一般蓄电池每昼夜自行放电率不超过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时,被认为是正常的。若超过此值,即为自行放电故障。  相似文献   

2.
由于蓄电池材料不可能做到绝对纯洁,而且极板与栅架物质不同,其本身会构成局部电池,同时电解液的上下浓度差也会产生电位差。因此,自行放电现象不可能完全避免。一般蓄电池每昼夜自行放电率不超过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被认为是正常的。若超过此值,即为自行放电故障。  相似文献   

3.
由于蓄电池材料不可能做到绝对纯净,而且极板与栅架物质不同,其本身会构成局部电池,同时电解液的上下浓度差也会产生电位差。因此,蓄电池自行放电现象不可能完全避免。一般来说,蓄电池每昼夜自行放电率不超过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可认为是正常的。若超过此值,则可认为电池出现自行放电故障。1.蓄电池自行放电的原因  (1)蓄电池盖板不干净。  (2)配制电解液的硫酸和蒸馏水含杂质较多。  (3)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过多。  (4)蓄电池内部隔板损坏,造成极板间短路而放电。  (5)蓄电池长期放置不用。2.自行放电的预防措施  (1)经常…  相似文献   

4.
充足电的蓄电池长时间放置不用,会逐渐损失电量,这种现象称为自行放电。对于充足电的蓄电池,如果每昼夜容量下降不大于2%,就是正常的自放电,超过2%就是有故障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正常的蓄电池,每存放一天其容量就要减少1%~3%.也就是说,一个充足电的正常蓄电池.即使在机车上不使用.只是存放一个月的时间.其容量也会损失一半.如果是充电不足的蓄电池,在放一个月的时间,那就几乎没有电了.这种雷电池容量逐渐消失的现象,就叫“蓄电池自行放电”.一、蓄电池自行放电的生对原因1.雷电池在放过程中,电*液中的硫诏会漫憧沉积下@.造成电解浓浓度上下不一致,内部电压不一致.由此产生电位基.这样电压较高的极板下部便向电压较低的极板上都放电.2.蓄电池密封不严,使电*该注到壳体外,应及时清除.…  相似文献   

6.
一个正常的蓄电池,每存放一天其容量就要减少1%~3%,也就是说,一个充足电的正常蓄电池,即使不在机车上使用,只是存放一个月的时间,其容量也会损失一半。如果是充电不足的蓄电池,存放一个月的时间,那就几乎没有电了。这种蓄电池容量逐渐消失的现象,就叫“蓄电池自行放电”。产生自行放电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在正常情况下,蓄电池一般每昼夜自行放电率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若超过此标准即为自行放电故障。一、产生自行放电的原因1.蓄电池盖板不干净,积有电解液、水分或导电污物,造成正、负极板间导电。2.配制电解液的硫酸或蒸馏水不纯净,电解液中杂质多,这样的电解液加入蓄电池后,这些杂质就形成电介质,导致蓄电池自行放电。3.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过多,堆满蓄电池底槽,使正负电极短路放电。4.内部隔板损坏,造成两极板短路而放电。5.蓄电池长期不用,硫酸下沉,上、下比重不同,造成上、下电位差引起放电。二、自行放电的预防1.经常保持蓄电池盖板和极桩…  相似文献   

8.
一、自行放电 蓄电池因放置不用而逐渐失去电量的现象,即称为自行放电。其原因之一是电解液内含有杂质,在沉附于极板上的杂质与极板之间.以及沉附于极板上的不同杂质之间,都会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池,通过电解液产生局部电流,促使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转变为硫酸铅,从而使蓄电池失去电量。若电解液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电气系统的“寄生电流”(又称为静电流、暗电流、漏电量),是指在电源开关以及用电器开关关闭以后,某些电器或电路继续消耗的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一般以“mA”为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一、蓄电池输出电流小,放电太快,充电时很快沸腾,极板上有白色霜状物 蓄电池放电太快,充电时很快沸腾的原因是极板硫化。酸性蓄电池在正常放电情况下,两种极板上所形成的硫酸铅是均匀分布的细粒结晶体,在充电时能够容易还原成二氧化铅及铅。但是如果蓄电池放电过多或长期充电不足等原因,则极板上将形成一层白色粗粒结晶的硫酸铅。这层硫酸铅导电不良,堵塞极板空隙,且在充电时不易还原成二氧化铅和铅,使蓄电池容量减小、内电阻加大,这种故障称为蓄电池极板硫化,也称极板硬化。  相似文献   

11.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技术性能逐渐降低,这是正常现象,但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很快就失去工作能力,这说明蓄电池有了故障。 蓄电池的故障或缺陷有:壳体、盖板破裂;封料变质或裂缝;连接条损坏;桩头松动、折断;极板弯曲、硫化;活性物质脱落;自行放电等等。以上缺陷,在多数情况下使蓄电池自行放电时  相似文献   

12.
蓄电池的使用与保养1.蓄电池在使用中要定期检查电解液密度和放电情况若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放电超过50%时,应及时进行充电。电解液密度过高,可添加蒸馏水调整至规定值,并使液面高出极板10~15mm。2.每3~4个月对蓄电池进行一次治疗性的全充全放电...  相似文献   

13.
蓄电池保养五法张玉清农用运输车的蓄电池保养十分重要,一般地讲,要做到以下5点:(1)保持蓄电池清洁、干燥,以防蓄电池外部短路而造成自行放电。(2)在蓄电池底部垫上软物,以起减震作用,防止蓄电池损坏。(3)保证电极卡子与极桩接触良好,避免因电阻增大使蓄...  相似文献   

14.
一、自行放电故障现象在正常情况下,24小时放电量应为总容量的0.35%~1%,若超过该值即认为存在自行放电故障。例如,有自行放电现象的蓄电池,即使在白天充足电后,严重者只要放置一夜,至次日即可发现因亏电而使起动机运转缓慢无力或无法起动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蓄电池的故障,除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的原因之外,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使用和维护不当造成的。维护工作做得好,蓄电池的寿命就长;反之,则寿命短。蓄电池常见故障包括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蓄电池的外部故障有外壳裂纹、极柱腐蚀和松动等。内部故障包括:极板硫化、自行放电、容量降低、电解液损耗过快等。一、蓄电池自行放电1.故障现象充足电的蓄电池停放不用,很快就失去电量,使发动机启动无力或不能启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蓄电池充电特性,提出一套全新的充电模式,即“充电、放电、回充”。其充电初期,充电电流选择为蓄电池最大允许放电电流的10%~20%,取蓄电池充电电压的变化量(△U=E-E_0)作为控制信号,调整充电电流与循环周期。当蓄电池充定电后,自动切断充电电源。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极扳上生成白色粗晶粒硫酸铅的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这种粗晶粒硫酸铅导电性能很差,正常充电时很难还原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由于晶粒粗、体积大,会堵塞活性物质的孔隙,阻碍电解液的渗透和扩散,因此蓄电池的内阻显著增大。极板严重硫化后,在充电或放电都会出现异常现象。在放电时,由于内阻大,电压急剧下降,不能持续供给起动电流;在充电时,单格电池的允电电压高达2.8V以上,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的蓄电池使用,如保管不好,会使蓄电池严重硫化,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广大机手在使用保管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工使用前的保养1·1必须坚持每日检查蓄电池,首先应擦蓄电池表面的尘埃和污垢。用干棉纱团擦去电解液,以防止蓄电池电极间短路而自行放电,使容量降低。1·2清除电极和夹头上的氧化物,并应涂上黄油。电极夹头的螺钉必须拧紧。1.3清洁塞子上的小透气孔,使它经常保持畅通,以免内部气体过多,使外壳胀坏。1.4检查蓄电池在其座架上的牢固程度,必要时可用手逐渐拧紧座盖上的元宝螺钉,不能拧得太紧,防止蓄电池壳碎裂。2…  相似文献   

19.
一、自动放电原因1.电解液过浓电解液比重过大、隔板受硫酸溶液腐蚀而破损,造成极板间短路。2.电解液温度过高电解液温度长时间超过45℃,将使隔板烧坏,造成自动放电。3.电解液内有杂质所用的硫酸和蒸馏水不干净,或是电解液缺少时加添井水、河水等,混入了大量杂质,使电池内部短路而自行放电。4.电解液的浓度不均匀缺少电解液时,添加蒸馏水后未混合匀,产生电位差,导致自行放电。5.电解液沉淀蓄电池存放过久,由于电解液产生沉淀,形成电位差.引起自放电。6.外电路搭铁外部电路搭铁后,蓄电池正负极短路,造成急剧放电。7.极…  相似文献   

20.
蓄电池使用、维护不当,就会产生故障,缩短使用寿命。蓄电池常见故障有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外部故障包括壳体或盖子裂纹、封口胶干裂、极拉松动或腐蚀等,内部故障包括极板硫化、活性物质脱落、极板短路、故障性自行放电、极板极性交换等。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驾驶员,必须正确使用与维护蓄电池;作为维修人员,必须正确诊断出蓄电池的故障并完全地排除之。一、要正确使用和维护管电池,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时应先了解蓄电池的型号,当换用新蓄电池时,型号必须相同,即电压和额定容量必须与原蓄电池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