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从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出发,深入了解黄脊竹蝗的生活习性,准确掌握虫情,把握防治时机,从卵、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和成虫等方面对黄脊竹蝗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竹蝗的监测预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简称竹蝗)是我国南方竹子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4月底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期可延续到6月上旬。初孵跳蝻有群聚特性。7月下旬为成虫期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可延续到10月初。竹蝗大发生时,使大片竹林枯死,甚至影响到灾区以后三五年竹子的生长,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侵害竹、笋的害虫,有黄脊竹蝗、竹斑娥、竹卵圆蝽、竹螟、竹笋夜蛾、竹象虫和竹蝉等,都应注意及早防治。1.黄脊竹蝗又名竹蝗、蝗虫、蚱蜢等。防治办法:卵期灭卵:8月到次年5月为卵期,卵多产于竹林土层4厘米深处。9~10月间产卵期,可查找母蝗残尸,凡有大量残尸即为产卵地,可组织人力集中挖除。蝻期灭蝻:5月间为卵孵化盛期,孵化后10天内,2龄前的蝗蝻尚未上竹,以地上杂草为食,是灭蝻最佳时机。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可用扫帚扫林地灭蝻,或放鸡、鸭啄食。也可用敌百虫或杀灭菊酯5份,加入人尿1份,配成药液,浸透稻草,每亩置4~5堆诱杀。蝗蝻密度大的竹林,…  相似文献   

4.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严重危害毛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2006—2009年在桃江县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基本摸清了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和天敌种类。该虫在湖南省桃江县一年仅发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6月底开始羽化成虫,8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9月下旬成虫大量死亡。该虫天敌种类较多,其中卵期主要天敌为红头豆芫菁、黑卵蜂;成虫期主要天敌为鸟类、寄生蝇等。  相似文献   

5.
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了解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掌握虫情,选择防治时机及卵、未上竹跳蝻、上竹跳蝻和成虫等的综合防治等方面简述了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试论龙岩市竹蝗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龙岩市竹蝗的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要论述和探讨。一、竹蝗的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联系我市常见的竹蝗有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WK.它们都是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块在土内约4厘米深处越冬,4月下旬开始陆续孵化为跳蝻即若虫,5月下旬进入三龄,6月底羽化为成虫,7月底为产卵盛期,延续至10月,初孵化的跳蝻,喜群集在  相似文献   

7.
去年,临桂县宛田乡发生了一起较大规模的竹蝗灾害。被竹蝗侵害过的竹林看上去一片枯黄,像被火烧过,每根毛竹的枝叶上都黑压压地爬满了活蹦乱跳的竹蝗,遭受虫灾的毛竹叶片全部被竹蝗吃光。由于发现和治理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但自此,竹农们是谈“蝗”色变。实际上,只要防治及时,措施得当,蝗灾是完全能够控制的。黄脊竹蝗俗称竹蝗,是我国南方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竹蝗属于渐变态昆虫,每年只发生一代,每代都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竹蝗在每年秋季产卵,第2年春末夏初孵化,卵期长达7个月。以卵于土中越冬,处于滞育状态。越冬卵一般在次年5…  相似文献   

8.
采用林丹烟剂防治黄脊竹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脊竹蝗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掌握黄脊竹蝗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使用林丹烟剂进行灭虫试验,结果表明在傍晚大气呈逆增,风速在1m·s-1以内时施放,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因此,此方法可在竹蝗暴发时应用,为黄脊竹蝗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黄脊竹蝗在安化县的生活习性,并根据其生活习性从找产卵地、清理林下植被、粘虫胶选择、防治时间、防治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粘虫胶防治黄脊竹蝗技术;分析了粘虫胶对黄脊竹蝗的防治效果,同时对粘虫胶防治竹蝗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属直翅目蝗科,成虫、若虫为害毛竹、淡竹、刚竹等20余种禾本科植物。该虫一年一代,成虫聚集产卵,以卵块在土中越冬,初孵幼虫群集在嫩矮小竹及杂草上取食,至3龄时全部上大竹为害。大发生时,新竹被害一次即枯死,壮竹被害一次2-3年内不发新笋。我县桂花泉镇等地的毛竹林,1990年发生了黄脊竹蝗的猖獗危害,严重地区每平方米虫口密度达到996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该镇仙坪村九组进行了用敌敌畏防治的试验,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脊竹蝗应急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7年连续观察发现,黄脊竹蝗不断适应气候环境和立地条件的变化,逐步形成一些新的发生特点。文章介绍了查卵挖卵、扑打跳蝻,选用16%灭幼脲增效粉剂防治低龄跳蝻,选用1.2%苦参碱·烟碱乳油药物防治高龄跳蝻和成虫等应急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湖南桃江黄脊竹蝗产卵量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抽样调查黄脊竹蝗卵块卵粒数、解剖雌成蝗每次怀卵卵粒数、笼养观察成蝗产卵次数与每次产卵量,经数据分析估测桃江县自然界竹蝗产卵量为22~132粒、1~6次(块)。一般年份产卵量为44~66粒、2—3次。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绿僵菌粉剂和绿僵菌油悬浮剂与杀虫双对黄脊竹蝗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能有效地控制黄脊竹蝗的虫口密度,对防治3龄前跳蝻效果最好,11d后达防治高峰,且对林间天敌和植被无毒害作用,是一种环保有效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4.
黄脊竹蝗生活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楠竹纯林内设置标准样地,观察黄脊竹蝗的生活习性,同时选用不同剂型的不同药剂,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对黄脊竹蝗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跳蝻上竹时间长达1个月,1~2龄跳蝻主要在杂草、小竹、灌木向阳的的叶面和枝条上群栖,也爬上竹杆;3龄跳蝻后全部上大竹顶梢取食竹叶.室内喷药1h后,施水剂农药的处理跳蝻死亡率达100%,喷施粉剂农药死亡率约90%;5h后,死亡率都达100%.野外喷水剂农药的处理,3d后有跳蝻上竹,对喷药后出土的跳蝻没有效果;喷粉剂农药的林地内5~7d后有跳蝻上竹,在未下雨的情况下,7d内,喷粉剂农药对跳蝻依然有效果;竹杆涂上避拒剂,跳蝻不上竹;粘虫胶能有效地粘住上竹的跳蝻.1~2龄跳蝻在地面活动时间长,上竹时间长,地面或竹杆上施药,作业方便,是除治竹蝗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黄脊竹蝗界标准的危害程度。在饲养观察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黄脊竹蝗的监测预警技术指标,并就发布各虫期(态)发生趋势预报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西黄脊竹蝗严重发生的成因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江西黄脊竹蝗的发生危害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发生成因,气候异常、海拔高度、管理粗放、简单的林分结构、防治不当是引起黄脊竹蝗严重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黄脊竹蝗可持续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绥宁县楠竹虫害的持续调查与分析,并对发生状况作了简要阐述,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以期对防治楠竹虫害有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绥宁县楠竹虫害主要有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五种,其中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危害严重,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存在潜在危害;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衢州市竹子害虫名录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2000年,衢州市开展了竹林害虫种类调查,共查出竹子害虫48科、104属、125种,其中危害程度达中度以上的有22种,黄脊竹蝗、半球竹链蚧、竹蝉、一字竹笋象甲、竹螟、竹舟蛾、竹毒蛾、竹笋禾夜蛾、竹小蜂等危害严重,鳞翅目害虫容易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9.
黄脊竹蝗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黄脊竹蝗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3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在林间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