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逸民 《中国麻作》1983,(2):30-30,24
苎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苎麻剥制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产品的质量、商品的信誉、农民的收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社员提高苎麻剥制质量,根据我县具体情况,向产麻社队、苎麻承包户介绍以下几点情况:  相似文献   

2.
苎麻是中国特色纤维作物,对其茎秆进行剥制是获取苎麻纤维材料的必要环节,开展苎麻剥制机械研究对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综述苎麻茎秆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早期剥麻机存在的剥麻质量与效率不高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现有剥麻机械的技术优势与问题,总结了麻类作物剥麻机械仿真模拟及智能机具的研发现状。研究认为,苎麻剥制机具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是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苎麻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经济作物,其纤维剥制加工一直是制约苎麻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回顾了国内外苎麻机械化剥制加工研究进展,阐述了苎麻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简易刮麻式、人力反拉式、直喂式和横向喂入式4种苎麻纤维剥制加工技术,并重点分析几种剥麻技术的作业原理与特点,详细介绍其典型苎麻剥麻装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作业效果,指出了现阶段苎麻剥制技术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了我国苎麻剥制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思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剥制加工一直是制约苎麻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苎麻剥制加工机械及标准的研究现状,提出当前适用的苎麻剥麻机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苎麻剥制加工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超海 《中国麻业》2006,28(4):200-203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剥制加工一直是制约苎麻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苎麻剥制加工机械及标准的研究现状,提出当前适用的苎麻剥麻机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黄、红、苎麻是我国主要的韧皮纤维作物,经济收益较高,广大农民已把种麻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为了帮助各地麻农搞好黄、红、苎麻的剥制加工,提高纤维品质,现介绍一些当前较适用的剥制机具和使用方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业》1980,(3):41-47
黄、红、苎麻都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也都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加速发展黄、红、苎麻,对于军需民用和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收获和剥制加工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季节性强,用工占了全部生产用工的三分之一(黄、红麻)或二分之一(苎麻)。往往由于收获和剥制加工跟不上,造成产质下降。为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8.
苎麻生产中的剥制加工约占整个生产用工的一半,所以研制与改革苎麻剥制加工工具很有必要。我国有两种收剥方式,即扯剥法与砍剥法,扯剥法是在田间直接从植株上剥皮,技术要求高。砍剥法是将苎麻鲜茎砍割后,再进行剥皮与刮麻,用  相似文献   

9.
黄、红、苎麻的剥制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苎麻是我国主要的韧皮纤维作物,经济收益较高,广大农民已把种麻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为了帮助各地麻农搞好黄、红、苎麻的剥制加工,提高纤维品质,现介绍一些当前较适用的剥制机具和使用方法,供选用.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黄、红、苎麻收获、剥制、加工机械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麻作》1980,(3):41-47
黄、红、苎麻都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也都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加速发展黄、红、苎麻,对于军需民用和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收获和剥制加工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季节性强,用工占了全部生产用工的三分之一(黄、红麻)或二分之一(苎麻)。往往由于收获和剥制加工跟不上,造成产质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从苎麻纤维细度生物学基础的植物学、细胞学、遗传学角度和栽培、生化、生态环境、土壤结构及养分、收获和剥制加工六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分析影响苎麻纤维细度的因素,为苎麻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麻业》1987,(1):37-38
为适应当前苎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满足读者要求,本刊从1987年第一期起,辟有《苎麻生产技术顾问》专栏,介绍苎麻多种繁殖技术、病虫防治、剥制加工、高产栽培经验等。约请有关苎麻劳模、科技工作者撰稿。本期特清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完所技工叶谱钦同志谈谈苎麻种子繁殖及移栽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苎麻纤维为优良的纺织工业原料,其制成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国内外极为畅销,农民纷纷扩大种植。各地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苎麻生产。但是由于剥制技术与加工工具不能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已引起原麻质量的急骤下降,这势必影响苎麻纤维产品的信誉,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损失,大大影响出口创汇,须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作》1987,(1):37-38
为适应当前苎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满足读者要求,本刊从1987年第一期起,辟有《苎麻生产技术顾问》专栏,介绍苎麻多种繁殖技术、病虫防治、剥制加工、高产栽培经验等。约请有关苎麻劳模、科技工作者撰稿。苓期特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美研究所技工叶谱钦同志谈谈苎麻种子繁殖及移栽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苎麻纤维为优良的纺织工业原料,其制成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国内外极为畅销,农民纷纷扩大种植。各地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苎麻生产。但是由于剥制技术与加工工具不能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已引起原麻质量的急骤下降,这势必影响苎麻纤维产品的信誉,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损失,大大影响出口创汇,须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苎麻是我县近年新发展的经济作物。为争取高产优质,自1986年起对我县苎麻病虫害作了调查,发现为害苎麻的病虫害有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角斑病、白绢病、苎麻夜蛾、苎麻赤蛱蝶、黄蛱蝶、银纹夜蛾、红蜘蛛、金龟子类、大麻花蚤、大麻跳(虫甲)、蝗虫、地老虎,白粉虱等。在  相似文献   

17.
苎麻经剥制加工成原麻,除含纤维素外,还伴生有果胶、木质素、脂腊和水溶物等胶杂物质,使苎麻单纤维胶结成束状,必须经过脱胶处理,分离为单纤维,才具有良好的纺织性能。原麻含胶量就是指原麻中胶杂物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人工刮制苎麻耗费劳力太多,形成收获时期劳力极感缺乏,特别是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劳力矛盾更为突出,是扩大苎麻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用化学药剂将麻株上剥下来的麻皮进行脱壳和脱胶,直接制成供纺织用的精干麻,不仅能减少和调节剥制加工的劳力,抢住苎麻生产季节,缓和粮麻争劳力的矛盾;还能减少刮皮时麻绒的损失,增加纺织原料,为我国今后的苎麻生产和加工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仁军 《中国麻业》2005,27(6):336-337
苎麻是我县的特色经济作物,在我县已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到 2005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达 1.87万公顷,预计产量可望突破 3.5万吨,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苎麻产业基地之一.农业进入新阶段后,我县以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为目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和扶持苎麻产业,有力地促进了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械剥制需以砍割的苎麻鲜茎为加工物料,扯剥麻区对砍割鲜茎持怀疑态度,故影响剥麻机的推广应用。经1987—1989三年砍剥与扯剥方法对比试验,初步表明砍剥方法对苎麻生产的农艺要求同样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