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设施栽培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大量施肥造成的营养元素和其他盐类残根过剩以及设施内的土壤经受雨雪淋溶较少是造成设施栽培中土壤盐分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地下埋设暗管、铺设稻草、种植苏丹草、多施有机肥、种植耐盐作物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设施甜瓜种植年限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北海市种植不同年限的设施甜瓜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甜瓜不同种植年限对其设施土壤的理化、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和细菌多样性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土壤 EC 值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增大,而 pH 值却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两者均以种植 3 a 后变化幅度增大;另一方面,设施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以及涉及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N、P)亦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下降,特别是种植 3 a 后的下降幅度表现出甚为剧烈的趋势;同时,设施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和均匀度(Eh)指数亦随着设施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种植 3 a 后下降幅度加剧的趋势。此外,测序结果显示种植 3 a 后,设施土壤优势细菌种属主要以不可培养细菌为主;而且导致了诸如芽孢杆菌属、根瘤菌属等部分有益细菌种属的缺失。基于上述结果可知:施用化肥为主的甜瓜设施栽培连续 3 a 后易出现土壤肥力下降、质量劣化、发生盐渍化等危害。  相似文献   

3.
潍坊市设施栽培面积大,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提出了马家沟芹菜-紫色马铃薯-半结球白菜一年三茬的设施栽培模式,包含作物茬口安排、田间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上市等技术要点,为适宜地区设施轮作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湖洼地秋作物较适宜夏大豆种植。实践证明,夏大豆迎茬种植较正茬减产幅度和对性状影响均较大。通过培能地力,深松土壤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迎茬所造成的减产问题,从而使夏大豆迎茬种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反应,过量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植物种类同盐分的关系,分析了土壤盐分对植物叶绿体的影响。提出,应根据植物耐盐性,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并依据植物生长异常时的土壤各种盐分指标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6.
在设施甜瓜主产区因地制宜开展了“设施甜瓜-水稻”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和“设施甜瓜-空闲”模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甜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适宜选用甜瓜嫁接苗和全生育期140 d左右的水稻品种;水旱轮作能改良土壤性质,减少大田种植甜瓜嫁接苗死株率,提高甜瓜品质和土地使用率,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并净增收益639.9元/667 m2。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反应,过量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植物种类同盐分的关系,分析了土壤盐分对植物叶绿体的影响。提出,应根据植物耐盐性,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并依据植物生长异常时的土壤各种盐分指标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8.
非洲菊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非洲菊的基本特性及从栽植、设施、土壤、管理、采收等几个方面总结非洲菊栽培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火龙果果实具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是新兴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火龙果价格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良好,推动福建地区火龙果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结合福建南靖县气候特点,针对目前火龙果传统露地种植所存在的越冬风险、搭架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设施栽培和种植管理技术的改进,从建棚、搭架、定植、苗期管理、植株与花果调整、水肥管理、人工补光、大棚温光调控等技术,总结红心火龙果设施高效栽培的技术规程,对火龙果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稻垄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杨  扈婷  郑华斌  黄璜 《作物研究》2011,25(6):616-620
水稻垄作栽培是将传统的淹水栽培改为湿润、半湿润栽培的一种种植方式,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改良稻田土壤性状,省工、节水、省肥、环保.目前,水稻垄作土壤类型的选择、垄作条件下的水分结构、垄作栽培与生态养殖的配套的完善与扩展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前言设施栽培由于可避免气象灾害进行安全生产,在各类农活组成劳动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有能充分利用自家劳动力等优点,所以成为专业农户有力的发展方向。应用没施栽培,在土壤管理上需要更加精细,能够做到调节理想的生育状态,才可发挥设施栽培的固有机能。然而现时的设施栽培,存在着来自于土壤环境的许多问题,不用说调节生育,就连生长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容易造成土壤盐分的积累,而土壤盐分积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研究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的空间动态分布特征,对指导当地的棉花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便携式野外土壤水分盐分测定仪,通过连续定点监测棉田宽行、窄行距地表15 cm、25 cm的盐分变化,分析其土壤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膜下滴灌棉田的电导率在0.19~4.94 ms·cm-1,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与棉田滴水时间直接相关,在滴水前与滴水后,土壤电导率差异显著;但滴水前土壤电导率的日变化与滴水后土壤电导率的日变化不明显;滴灌棉田行间膜下15 cm、25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值的日变化不明显;花期、铃期、吐絮期滴水前在窄行和宽行的25 cm处,电导率都比15 cm处高,但灌水后电导率差异不大;收获期不再滴水的情况下,宽行的盐分比窄行的高;行间不同深度的土壤电导率随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花期到收获期土壤盐分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新围海涂的土壤、气候、人文条件调查分析及试种、试验,提出新围达于对耕作要求不高,适应性强、经济产量高林种植,只要栽培管理得当,适时迟收能获得量200kg/亩以上,经济效益优于种植棉花、水稻。但新围海涂由于越界发含量高,脱盐程度低,高温铁返盐、造成在。需充分利用利用水利设施淡水洗盐,抑制盐害,试种结果还表明,红麻的抗盐能力较强,在0-20cm耕层0.25%、20-40cm层0.4%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4.
水浇地冬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2,他引:35  
针对传统种植方式下.大水漫灌所造成的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在高肥水条件下易招致小麦倒伏和病害发生等问题,对小麦垄作栽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水浇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开辟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垄作栽培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30%,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由于垄作栽培改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消除了传统平作大水漫灌导致的土壤板结现象,改善了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小麦的健壮生长;由于垄作栽培改变了麦田的地貌特征,从而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不仅降低了田间湿度,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而且极显著地提高了小麦的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元江是云南最适宜发展香蕉的区域之一,目前坝区香蕉种植开始往山地发展。山地土壤灌溉条件以及香蕉栽培的特殊性,导致山地香蕉生产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回报。通过近几年山地香蕉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山地香蕉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解决了山地香蕉栽培的特殊性与土壤水肥灌溉条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有机茶是现代茶叶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如何解决有机茶种植过程中的养分来源问题,关系到有机茶园建设的成败.本文从表土利用、绿肥种植、有机肥施用、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阐明有机茶园的土壤培肥机制,为解决有机茶园建设过程中养分来源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淮山系深根作物,常规栽培在整地和采收时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挖伤薯条而影响商品价值。探索采用槽式定向浅层栽培方法,利用浅土层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耕作方便的优势,改变传统种植和采收均需挖掘深沟的种植技术,既减轻劳动强度,又达到高效、高产、能在多种土壤类型种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期连作对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酶活性反映了土壤中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动向和强度,可作为衡量土壤生物学活性和土壤生产力的指标.不同的栽培方式和作物茬口对土壤酶的活性产生一定影响.新疆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棉区,但由于种植面积过于集中和种植比重大,导致连作现象普遍,而且多年来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地膜污染导致土壤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垅平台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垅平台栽培试验三江平原低湿地排水不畅、内涝严重,土壤冷浆、粘朽,通透性差,影响微生物活动,土壤养分难以释放出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三江平原腹地富锦市长安镇试验基点,采用高垅平台种植大豆。目的是改变低湿耕地微地貌,形成人造高度...  相似文献   

20.
黄成亮 《北方水稻》2023,(4):54-56+64
施肥与水分管理不科学是寒地水稻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生产中常造成水稻群体结构不合理、米质变劣、种植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等。针对寒地水稻在各生育期的生长特点,阐述了不同生育期的施肥与水分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