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俗文化旅游是整合当地民俗习性以及地方特色及文化综合形成的一种旅游资源,其自身具有其它地区无法模仿和替代的特点,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及挖掘整理的意义,由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发展过程中有诸多问题。本文从平凉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凉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对实现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放开发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它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平  师守祥  张胜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94-6296
乡村往往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而且这些乡村民俗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旅游与民俗关系的论述入题,以陇南为例,研究乡村民俗文化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并对其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等方法,对肇兴侗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黎平肇兴侗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等级高、原生性强等特征;游客对肇兴侗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满意度一般;体验产品种类单一且缺乏创新、交通及配套设施不完善、传统民俗文化原本性损毁较严重等是其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游客体验视角,提出了肇兴侗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模式和对策,旨在为肇兴侗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普通的景观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于旅游文化的需求,对此,许多拥有丰厚民俗文化的地域开发出一系列的民俗文化旅游,其中包括不少特色小镇的民俗旅游,为游客们的精神需求带来新的满足,也为小镇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对民俗文化旅游中特色小镇景观设计规划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赫哲村具备深厚的民俗积淀,是我国北方渔猎文化的精神枢纽,鲜明的文化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介绍了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赫哲族基于旅游业的文化及价值变迁,顺势探讨了几种民俗旅游开发发展模式,力图基于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服务于以赫哲村为代表的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构建"和谐长白、魅力长白、人文长白"为宗旨,长白县积极开展以春节、民俗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的文体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科学文明的文体活动,集中展示了长白县的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他们以春节、"第七届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8.
以宜宾市玉和苗族乡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与民俗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提出玉和苗族乡乡村旅游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发展模式,以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区域产业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方丹  郑钦玉    鑫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62-163,184
以宜宾市玉和苗族乡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与民俗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提出玉和苗族乡乡村旅游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发展模式,以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区域产业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古镇的发展现状,从当地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古镇在修复开发时,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同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强化民俗文化传承;挖掘不同层次需求,提升旅游产品价值;加强村镇规划设计,集成多产业共开发;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民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将农业民俗和旅游开发很好的结合起来?如何将农业民俗作为一种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如何将农业民俗作为一种精神旅游资源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呢?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对于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产品设计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农业民俗的旅游开发问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王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98-4700
四川世界遗产地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域条件孕育出内涵丰富且个性鲜明的饮食文化。为取得四川世界遗产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并强化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特征,文章提出旅游开发构想: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规划;培育遗产地饮食文化品牌;积极申报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饮食文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节庆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特点总结为区域性和时限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文化性和特色性、开放性和参与性、经济性和效益性。介绍了南平市节庆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客源市场情况。认为南平市节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牌意识弱且认知度低,文化融合度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行政管理制约,节庆创意不足。提出南平市节庆旅游提升策略,强调注重对节庆旅游的宣传和营销力度,深入挖掘资源,引导居民和游客参与,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使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对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和湿地旅游资源的调查,阐述了湿地和湿地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其分布;分析了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文化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总结了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姚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23-18725,18727
广西宁明花山旅游区自建设以来,以花山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花山景区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避免"快餐式"地浅层开发造成花山文化的破坏,深度挖掘花山文化内涵,以花山岩画为核心打造花山文化旅游品牌,实施有保护的梯级开发,从而实现花山文化传承和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园林、植物、文化三者关系以及云南主要少数民族植物文化形成根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在意识形态方面应用植物的初步调查,对少数民族的园林植物特色作了归纳总结进而阐述了研究形发少数民族园林植物及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以民间民俗文化为着眼点,通过对哈萨克族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具体而微的探讨和分析,从而在环境伦理、应用民俗学、艺术民俗学等研究视角,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化进行新的理性认识和深层思考。使人们对哈萨克的民族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旅游项目策划在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商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化是旅游项目策划的灵魂,强调了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解析了和合文化的内涵及类型,突出天人和合、社会和合、自我和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和合文化与旅游项目的关系,强调和合文化是旅游项目创意的源泉,旅游项目是体现和传承和合文化的最佳载体。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部的鹿鸣岭景区为例,从功能定位、主题定位、功能分区方面,分析了和合文化在鹿鸣岭景区旅游项目策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源市场调查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结构、出游方式、旅游目的及游客花费等方面对连云港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市场开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