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水飞蓟种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影响水飞蓟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顺序是: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即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60(g∶mL).黄酮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水飞蓟黄酮对羟基自由基表现出较好的清除效果.【结论】水飞蓟黄酮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作为黄酮提取的优良原料.  相似文献   

2.
竹叶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10个竹叶品种的黄酮含量和风味差异,并采用热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斑竹、慈竹和紫竹黄酮含量较高,筱竹和麻竹风味较佳。正交试验提出最佳工艺参数,即热水提取的最佳工艺配比是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例20倍;乙醇提取法的黄酮浸出量明显高于水提法,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配比是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例20倍。  相似文献   

3.
以竹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进行了竹叶总黄酮对细菌、霉菌和酵母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1.5 h,液料比20∶1 (mL/g);竹叶黄酮对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抗菌效果,对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但对酵母、霉菌的抑制作用则较弱.  相似文献   

4.
巨大型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引库  徐仲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81-14882
[目的]确定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方法]以青海省巨大型蒲公英为材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其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蒲公英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时,蒲公英黄酮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乙醇提取蒲公英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主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0。[结论]该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经优化验证试验表明,蒲公英的总黄酮得率可达4.89%左右。相对标准偏差3.9%,证明此优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5.
藜麦叶片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14932的叶片黄酮类物质得率最高,达0.933%。所测藜麦品种的叶片黄酮平均得率为0.619%,变异系数为34.44%。研究表明:乙醇回流法适于提取藜麦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以慈竹竹叶为原料,用碱处理提取慈竹竹叶纤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NaOH溶液质量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慈竹竹叶纤维提取效果影响,筛选出慈竹竹叶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优工艺组合,分析了竹叶纤维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随着NaOH溶液质量体积分数的增加,竹叶纤维中粗纤维含量有增加的趋势,NaOH溶液质量体积分数达到10%时,提取的竹叶纤维中粗纤维含量最高为75.87%。当料液比为1∶15时提取的竹叶纤维中粗纤维的含量最高为76.37%,提取时间18 h时,提取的竹叶纤维中粗纤维的含量最高为76.20%;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的竹叶纤维中粗纤维的含量逐渐升高,40℃时达到最大为75.93%。慈竹竹叶纤维提取工艺优化组合为A2B2C1D3,即NaOH溶液质量体积分数1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17 h,温度为42℃。NaOH溶液质量体积分数、料液比、温度、时间4因素对竹叶纤维提取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下慈竹竹叶纤维的提取率为(34.58±0.29)%,竹叶纤维中粗纤维为(82.27±0.35)%,得到的慈竹竹叶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12.86±0.26)%,不溶性膳食纤维为(76.11±0.44)%。结果表明,慈竹竹叶膳食纤维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新型纤维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锁阳黄酮的工艺条件和提取动力学.【方法】基于单因素试验,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锁阳黄酮的工艺参数,并建立锁阳黄酮提取动力学模型.【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50 (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325 W.此工艺条件下,锁阳黄酮的提取得率为238.68 mg/g;运用Arrhenius方程求出提取过程中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其表观活化能为1.1193×10~(4 )J/mol.【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锁阳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所建立的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锁阳黄酮的提取过程,且黄酮的提取符合扩散传质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太空茄子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太空茄子叶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太空茄子叶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以响应面法得到二次多项式模型,优化其提取条件,并采用HPLC对总黄酮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温度(80℃)固定的条件下,太空茄子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8 h、料液比1∶42(g/mL)、乙醇体积分数78%,在此条件下,太空茄子叶总黄酮得率为9.82%,与预测值9.87%相吻合.【结论】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太空茄子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酸枣仁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优化酸枣仁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酸枣仁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液(体积,mL)料(质量,g)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总黄酮提取量与3个影响因素不能用线性关系进行描述,采用二次多项式的拟合效果较好,复相关系数R2=0.887 9,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4%,液料比40mL/g,提取时间35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30%,总黄酮提取率达到95.0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快速、简便地优化酸枣仁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所建模型预测性良好,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珊瑚菌三萜的微波提取工艺,为珊瑚菌三萜的工业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珊瑚菌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提取时间、微波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g)液(mL)比和微波功率对珊瑚菌三萜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珊瑚菌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150s、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三萜提取率为1.320%。【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了珊瑚菌三萜微波提取优化工艺,且该工艺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用体积12倍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选用NKA-9极性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并且用pH为5的水淋洗除去多糖,最后所得总黄酮含量为43.1%.  相似文献   

12.
蜂胶黄酮增强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蜂胶黄酮(PF)为免疫增强剂,探讨其对免疫雏鸡血清抗体效价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对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F能显著提高雏鸡的血清抗体效价,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在体外,也能促进鸡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以低浓度的效果较好。证明PF具有较强的增强免疫活性,是蜂胶中增强免疫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鸡屎藤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提取液的抗氧化性,为鸡屎藤的药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鸡屎藤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讨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鸡屎藤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鸡屎藤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鸡屎藤总黄酮提取量为36.95 mg/g;当鸡屎藤总黄酮浓度为0.40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40%。【结论】乙醇浸提法是提取鸡屎藤总黄酮的有效方法,且提取液对·OH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苹果皮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果汁厂副产物苹果皮为原料,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和料液比对苹果皮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优化微波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与总黄酮得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模型拟合显著,可对苹果皮总黄酮得率进行预测和分析;微波辅助提取苹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时间3min,料液比1∶50(g∶mL).在此试验条件下,苹果皮中总黄酮得率为3.37%,与优化前相比总黄酮得率提高了7%.  相似文献   

15.
刺梨叶片中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煮浸提法综合提取刺梨叶片中的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对提取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获得较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综合提取总黄酮和水溶性多糖的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30,温度90℃,pH=10。提取液通过炭粉吸附法获得粗多糖的纯度为21.37%,粗黄酮的纯度为53.26%。提取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法获得粗多糖的纯度为18.27%;粗黄酮的纯度为36.27%。用水煮浸提法,对刺梨叶片中黄酮和多糖共同进行提取是可行的,并通过大孔树脂或活性炭将二者初步分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交互试验对NaOH溶液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NaOH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及固液比对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50倍(V/W)的0.25%NaOH溶液于70℃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0.5 h,在该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264%。  相似文献   

17.
广玉兰叶、花总黄酮提取方法与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新龙 《浙江农业科学》2010,(3):648-650,664
比较广玉兰叶与花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广玉兰叶与花中总黄酮,并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法中,以微波辅助法的提取效率较高,用1∶40(g·mL-1)的70%乙醇水溶液,微波功率800 W,提取时间为50 s,提取效率较高。测得叶与花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5%和6.92%。广玉兰总黄酮含量水平较高,花中含量明显高于叶片。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浸提法研究少花龙葵果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探讨溶剂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为70℃,时间为2.5 h,料液比为1:12(g:mL)。此条件下测得总黄酮含量为3.68 mg·g-1,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_2萃取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1.5 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流量20 kg.h-1,夹带剂添加量5 mL.g-1.验证试验表明,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证明该条件确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2流量20kg·h-1,夹带剂添加量5mL·g-1.验证试验表明,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证明该条件确为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