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现地调查分析方法,对关帝山西山地区山杨林的根蘖更新与坡向、土层厚度、林内更新、迹地更新、采伐季节、迹地清理方法等立地因子与经营措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土层厚度为影响山杨根蘖更新的主要立地因子;山杨根蘖更新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海拔1 000 m~1 900 m、半阴坡或阴坡、厚土层、曝光的小面积皆伐迹地。  相似文献   

2.
山杨是我省次生林区的主要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研究山杨的生长过程,与合理经营山杨林,特别是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山杨的年令与树高、年令与树径是二次抛物线相关,年令与材积呈三次抛物线相关、与生长率呈幂函数相关;阳坡与阴坡有显著差异的特性,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人工林改良土壤效果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兴隆试验区为代表,研究分析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改良土壤养分及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是土壤pH值下降;山杨、刺槐等阔叶林使土壤养分和pH值都得到改良,刺槐林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人工林改良土壤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兴隆县试验区为代表,研究分析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及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是土壤pH值下降;山杨、刺槐等阔叶林使土壤养分和pH值都得到改良,刺槐林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是我国暖温带针阔叶林区的地带性群落之一,祁连山是我国油松分布的最西部边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油松林仅分布于东端与连城自然保护区相接壤的古城保护站和处于荒漠边缘的昌岭山保护站一带的阴坡、半阴坡中下部,分布在海拔2000~2600m 之间,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建群乔木层多为油松纯林或油松、山杨混交林。林地面积共1493.9 hm~2,蓄积193894 m~3。其它保护站只有小片人工林或零星  相似文献   

6.
以山杨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山杨胸径生长过程的基础上,探究了冀北山地山杨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抛物线方程拟合其立木株数生长过程随年龄变化效果最好,对数方程拟合其胸径生长过程效果最好。山杨天然次生林中,50年生的胸径总生长量为13.3cm,年平均生长量0.27cm/年。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5年生达到高峰,为0.80cm/年。该地区山杨天然次生林林分生长高峰到来早,中后期生长速度慢,总生长量较低,需要进行合理经营。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种质资源,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引进乔木树种105个,分属于15科25属,进行筛选、驯化,鉴选出了适宜该区坡地生长的樟子松、油松、侧柏、刺槐,适宜沟底生长的山杨、胡杨、乌柳,经济树种梅杏、红枣、桃等8科12属90余个优良树种。并研究了其立地条件及水、肥需求规律,提出了不同树种立地范围。结果表明:刺槐耗水量较大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油松、侧柏耗水量较少适于旱坡地种植;杏宜种植于水肥条件较好的阳坡或半阴坡;梨阴坡、阳坡均可;枣应植于阳坡等。  相似文献   

8.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有喜光、耐侧方庇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等特点。根据对我场苇塘沟经营区和爱国施业区不同立地类型山杨林的调查,发现山杨不仅可以使迹地及早还林,而且速生丰产,可与落叶松更新效果媲美。一、调查地区的自然概况调查地处于我场森林经理调查的51、69林班,向阳缓坡,暗棕包森林土,A层土壤厚度 8—12厘米,年平均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703.6毫米。山杨林系撂荒地天然下种,平均年令30年,郁闭度0.80—0.95,未进行过抚育。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山杨林(Populus davidiana)是黑龙江省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分布极广,在大、小兴安岭及完达山等各主要林区均有分布。山杨林多为根蘖萌生,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是采伐迹地及火烧迹地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山杨林所要求的生长条件并不严格,一般在土壤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半阳坡生长最好,常与白桦混生在一起,形成山杨白桦混交林。由于山杨林林分结构及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林分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冀北山地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的立地条件、群落结构特征,划分为毛榛-山杨林、沟谷山杨林、绣线菊-山杨林和胡枝子-山杨林4种林型,分析了其生长发育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林型、立地和林分特征,针对不同林龄期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山杨次生林的生长规律及演替特点提出了混交造林、轻度抚育、疏伐更新和补植造林4项优化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3种典型林型样地对建平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裸岩油松林中林下油松幼苗最少,禾草油松林林下更新幼苗最多,山杏油松混交林次之;阳坡林窗内及边缘幼苗少,而阴坡条件下幼苗较多;裸岩油松林幼苗组成结构最为单一,山杏油松林最为复杂,禾草油松林次之;林下地被物的厚度对幼苗的发生与生长也有影响,地被物越厚,更新苗越少,地被物稀少,幼苗越多。  相似文献   

12.
毕理智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2):16-17,32
对上庄油松种子园母树林的土壤培育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良种试验林的树干通直度和林木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普通人工林;阴坡、半阴坡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情况明显优于阳坡、半阳坡。最后提出了早春浅耕、伏季旋耕,加强肥培管理,根据气候条件灵活灌溉等母树林土壤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大青山阴坡、半阴坡主要灌木群落黄刺梅、虎榛子、胡枝子影响土壤结构、肥力的调查分析,对不同植被下油松幼林的生长也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不同的植被均对土壤有改良作用,而且对油松幼林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胡枝子豆科植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立地指数表是评定林地质量的重要工具,它是反映林地生产力高低和林木生长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发挥土地最大效率,合理进行森林经营和适地适树制定造林规划,首先应当评定立地质量。因此,编制立地指数表对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黄龙山林区位于延安地区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区,主要森林树种有山杨、白桦、辽东栎、油松等。山杨生长状况随立地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生长好的可培育成檩柱材,一般的可培育成椽材,生长差的用材价值不大。在次生林抚育改造生产中,应当对不同的山杨林类型采用不同的经营措施,这就需要一种评定山杨林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接坝山区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成活率与生长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阳坡的油松存活率最高,阴坡最低,大小排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2)阳坡的油松人工林地径最小,阴坡最大,大小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3)阳坡的油松树高最小,阴坡最大,大小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  相似文献   

16.
在承德山杨适生区引进三倍体山杨组培苗,通过嫁接、根繁及嫩枝扦插繁育出一批苗木,营造了试验林,并同5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山杨与对照5个品种山杨无性系高、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值三倍体山杨>平泉优>江南优>青山新16>青山新15>方正15。三倍体山杨年平均高生长量298m,地径312cm。材质结构细密,木材密度04726g/cm3,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长,长宽比高,是山区营造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和次生山杨林迹地更新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冀北山地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入渗规律,以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和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土壤入渗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土壤持水量和总孔隙度逐渐减小;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的土壤平均容重最大(1.11g/cm3),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最小(0.92g/cm3);土壤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山杨桦木混交林(63.55%)、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53.10%)、油松蒙古栎混交林(39.50%),田间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山杨桦木混交林(49.95%)、落叶松桦木混交林(41.01%)、油松蒙古栎混交林(31.39%);土壤总孔隙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华北山杨桦木混交林(51.61%)、落叶松桦木混交林(46.14%)、油松蒙古栎混交林(43.18%);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稳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坡下、坡中、坡上,山杨桦木混交林和油松蒙古林混交林稳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坡中、坡上、坡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76—1979年连续四年在陕西延安地区进行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试验,总面积79,000余亩。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区的自然概况试验区设在延安地区东南部的宜川县和西北部的吴旗县。宜川飞播试验区位于县城(东经110°10′,北纬36°03′)南部的铁龙湾林场和西部的英旺林场。播区属黄龙山余脉,海拔900—1250米,坡度16°—30°,土壤为褐色土。天然植被主要有黄刺梅、狼牙刺、白羊草、大油芒、黄菅草和铁杆蒿等,间有小块山杨次生林和油松人工林,盖度0.3—0.8。年平均气温9.8℃,绝对最低温度-24.4℃,早霜10月上中旬,无霜  相似文献   

19.
<正>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林区属高山峡谷区向高原丘陵区过渡的地带.森林分布在海拔3,200—4,100米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苗圃设置在3,030—3,450米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4.3—7.6℃,极端最低温度-17—-25℃,≥10℃的年平均积温1,000—1,200℃,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567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1—66%;土壤系砂土、轻壤土,pH值6—6.5。由于海拔高,云杉、冷杉幼苗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各生态因子中,主要是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利用塑料大棚育苗改变了苗木生长的环境,提高了温度,促进了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0.
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与土壤密度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盆栽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密度对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10 0cm的深度内 ,不论是阴坡还是阳坡 ,油松林地的土壤密度均表现出随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的趋势 ;刺槐林地的土壤密度大于油松林地 ,且各土层间的差异不大。油松林地各土层土壤密度与不同径级根系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盆栽基质密度对不同树种苗木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虽各异 ,但在基质密度和孔隙度适中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 ,生物量达到最大。盆栽基质的密度对刺槐和油松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最显著 ;侧柏和山杏的细根生长发育受土壤密度的影响较小 ,其根系生物量在不同密度的基质中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