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SOF)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使用ISOF对L02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预保护,再用H_2O_2诱导L02细胞氧化损伤,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L02细胞存活率,采用微板法测定L02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羟胺法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300μmol·L~(-1) H_2O_2处理L02细胞2 h能够使L02细胞存活率降低51%,并显著增高L02细胞LDH向细胞培养液的漏出,说明H_2O_2处理已造成L02细胞的损伤。ISOF在质量浓度10~40 mg·L~(-1)时,对L02细胞无细胞毒作用,是安全的。安全剂量ISOF预处理能够改变L02细胞的上述损伤指标,与H_2O_2损伤组比较,40 mg·L~(-1) ISOF组L02细胞存活率增高28.9%(P0.05),LDH、ALT和AST漏出率分别降低91.4%、91.7%和74.1%,细胞MDA生成量降低118.5%,GSH含量和SOD活性分别增高184.4%和76.2%。结果表明ISOF能保护H_2O_2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利用Solt-Faber法制备大鼠肝癌初期模型,同时以100 mg.kg-1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干预42 d。然后处死动物,制备肝匀浆及肝线粒体提取液。以比色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酰胺转肽酶(γ-G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能降低肝癌发生初期大鼠肝脏ALT、AST、γ-GT和GST活性,升高肝脏及肝线粒体SOD、CAT、GSH-PX活性和降低MDA水平。提示,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具有减轻肝癌发生初期大鼠肝细胞损伤,降低其氧化应激的作用。此作用有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9,(5):42-42
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肝细胞(L02)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损伤模型组的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升高,EGCG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MDA含量,其培养上清液中ALT和LDH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H_(22)小鼠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及促细胞凋亡作用,建立小鼠皮下H_(22)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大豆异黄酮组和大豆皂甙组。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组分别按200 mg·kg~(-1)剂量每日灌胃给药,共10次;5-Fu组按25 mg·kg~(-1)剂量隔日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实验末期处死动物,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肿瘤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相对活性以及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活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H_(22)小鼠肝癌移植瘤组织的瘤重,提高抑瘤率,其抑癌率分别为36.3%和34.8%。同时,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均显著升高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增高肿瘤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相对活性,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增高血清GSH和T-AOC水平。试验说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H_(22)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促细胞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碱胁迫下燕麦幼苗对外源过氧化氢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过氧化氢(H_2O_2)对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调节作用,以燕麦品种定莜6号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方法,设置0、50和150μmol·L~(-1)三个H_2O_2浓度水平,研究了外源H_2O_2对100mmol·L~(-1) NaHCO_3胁迫下燕麦叶片活性氧代谢、渗透溶质积累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_3胁迫下,与不添加H_2O_2处理(0μmol·L~(-1))相比,50和150μmol·L~(-1) H_2O_2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H_2O_2、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质膜的相对透性,明显提高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NaHCO_3胁迫下,50μmol·L~(-1) H_2O_2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抗坏血酸(AsA)含量提高;150μmol·L~(-1) H_2O_2处理则提高了SOD、POD、APX活性和AsA含量,降低了CAT活性,对GSH含量无明显影响。50μmol·L~(-1) H_2O_2显著缓解了NaHCO_3胁迫对燕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150μmol·L~(-1) H_2O_2的缓解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良Solt-Faber法建立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以大豆异黄酮和皂甙饲喂大鼠42 d后,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光光度法测定γ-谷酰胺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降低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γ-GT、ALT、AST活性,升高血清SOD、CAT、GSH-PX活性和降低MDA以及NO水平,但对血清TNF-α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具有明显的抗化学致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高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联合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μmol/LH_2O_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100μmol/LH_2O_2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升高TNF-α含量。G-Rb3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过氧化氢损伤引起的细胞活性降低,提高NO含量及SOD、GSH-Px活力,降低TNF-α含量,表明对100μmol/L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G-Rb3可明显增强二甲双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用大豆异黄酮干预10 d,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组移植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坏死较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组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降低;VEGF、VEGFR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降低;TGF-β1及MMP2蛋白表达下降。提示,大豆异黄酮对小鼠H_(22)移植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移植瘤组织VEGF和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豆水提物(SWEs)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影响。将60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WEs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150 mg·kg-1)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联苯双脂,100 mg·kg-1)。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其余5组采用10%CCl42.0 m L·kg-1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 h后摘眼球取血及肝脏,计算各组小鼠的肝指数,比色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肝重和肝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BIL水平、肝组织MDA水平及NO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ALB及肝组织G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SWEs及联苯双脂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重和肝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BIL水平、肝组织NOS活性和MDA水平,并显著提高血清ALB及肝组织GSH水平。大豆水提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茶黄素(Theaflavin,TF)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损伤组(0.2 mmol·L-1 H2O2处理)和TF预处理组(2.0、5.0、10.0 μmol·L-1 TF和0.2 mmol·L-1 H2O2处理)。损伤组和TF组均以H2O2处理24 h,其中TF组先以不同浓度TF预处理2 h,对照组均以定量溶剂处理。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DCFH-DA探针测定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相应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释放量增加,NO水平降低,胞内ROS水平升高,MDA增加,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升高;TF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活力,降低LDH水平,维持NO水平,降低胞内ROS水平及MDA的产生,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显示,TF能够激活Nrf2/HO-1通路,且Nrf2抑制剂会显著降低TF的内皮细胞保护效应。可见,TF能够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PZ-2-2-2-2-1紫色糯质玉米自交系,是从一个杂合的紫色糯质玉米地方种中经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具有较高的配合力,用PZ-2-2-2-2-1×1241紫-8配成的烟紫糯3号紫色糯质玉米杂交种果穗大,丰产性好,目前已在生产上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6种氧化体系对壳聚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HCl/MnO2是壳聚糖的有效氧化降解体系,可使它降解生成水溶性低分子壳聚糖。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水溶性壳聚糖分子质量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质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水溶性壳聚糖的分子质量随之降低,产率却随之增加。H2O2和MnO2分别加入体系反应1.5h后,水溶性壳聚糖的分子质量下降到只有1476,而产率却高达94.6%。  相似文献   

13.
EGCG与锌离子互作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勋  于海宁  沈生荣 《茶叶科学》2006,26(3):219-224
本文采用MTT法研究了EGCG以及EGCG与锌离子相互作用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研究了锌离子及EGCG共存对PC-3细胞锌、镉离子吸收的影响;利用HPLC测定了锌离子对EGCG在PBS缓冲液与正辛醇,水与正辛醇体系中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细胞存活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锌离子能抑制PC-3细胞的生长,促进EGCG对PC-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锌离子能抑制PC-3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而EGCG有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浙春3号大豆为材料,研究100 μmol·L-1 Al3+处理下,外源H2O2对大豆铝毒的缓解效应以及可能的生理生化调节机理.结果表明:0.1 mmol·L-1 H2O2显著降低根尖Al含量,减轻了根尖活性氧(ROS)的积累及质膜通透性,增强了SOD和CAT活性,并且该缓解作用可以被150 U·mL-1过氧化氢酶(C...  相似文献   

15.
以10mmol/L CaCl2溶液处理花生幼苗叶片后,置于培养箱42℃高温培养,定时测定幼苗叶叶绿体Ca2 -ATPase,Mg2 -ATPase活性,并观察幼叶细胞内Ca2 分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外源Ca2 处理相应提高和保护了Ca2 -ATPase,Mg2 -ATPase的活性;外源Ca2 预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细胞间隙、细胞壁、质膜和叶绿体上Ca2 颗粒密度;高温胁迫后,Ca2 具有从胞外转运到胞质内和叶绿体中的趋势;Ca2 能够稳定高温胁迫下叶肉细胞膜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利用小麦杂交一代用于大田生产,但如果选择适合的杂交二代作种子,可有效规避小麦杂交一代直接利用的各种制约因素,我们对现有的小麦杂交二代进行选择,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有明显产量优势可利用的杂交二代组合,试图为杂交小麦研究找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豆乳添加CaCl2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影响豆乳粉溶解性的因素.检测了豆乳粉的溶解性,并对豆乳中离子强度,粒子含量、大小,蛋白组成,豆乳中游离巯基及表面疏水性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aCl2浓度增加,所得豆乳粉分散性有所下降,但润湿时间极显著缩短;离子强度变化对豆乳粉溶解性未产生影响;加钙豆乳中粒子含量增加、粒径增大;而粒子的蛋白组成变化并未改变豆乳的游离巯基及表面疏水基团含量.因此,豆乳中粒子含量及粒径分布足影响豆乳粉溶解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施用PL-2对油菜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菜抽薹初期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PL-2 1 500mL/hm2,可使植株矮化25.2cm,各叶节间长度趋于均衡,防倒效果明显.薹茎下部表皮开裂减少,有利于预防菌丝侵染,增强抗病能力,菌核病发病率比对照减少30.3个百分点.PL-2有利于改善油菜植株冠层结构,提高光合效率,菜籽产量比未喷PL-2对照增产9.23%~13.28%,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CO2浓度,对盆栽茶树进行试验测定,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CO2浓度为550和750βμmol/mol时,与正常大气CO2水平相比,春茶氨基酸含量下降4.5%和12.2%,夏茶氨基酸含量降低1.7%和6.7%,秋茶降幅为2.9%和10.8%;茶叶咖啡碱含量降低3.1%~4.6%和5.1%~10.7%;但茶叶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降CO2浓度升高而提高,茶多酚含量提高3.8%~6.0%和6.9%~11.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8.4%~14.4%和18.1%~28.2%。同时,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使茶叶营养元素氮、钾、钙、磷、钠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而锌、镁、铁含量有所增加,其中,茶叶氮、钾元素含量降低6.1%~16.3%和12.9%~22.9%,锌、镁含量分别提高5.8%~17.8%和11.3%~16.0%。  相似文献   

20.
汤菊香  赵航 《中国棉花》2003,30(2):22-24
老化的棉花种子经 K+和 H2 O2 处理后 ,幼苗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歧化酶 (SOD)活性明显提高 ,其中以 0 .1 %K+ +1 .5 %H2 O2 复配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