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广建立专用草莓繁苗田和高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同时,各地试行了一系列可行的间、套、轮作方式,既发展了草莓生产,又保证了粮食、棉花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生产,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收益。3种间套作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年产量已达200×104t.草莓是浆果,成熟后贮藏期较短,为充分开发草莓资源,草莓深加工是草莓产业的必经之路.通过综述近几年我国草莓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各种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相应生产工艺的优化,展望未来草莓深加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草莓是一种广受消费者喜爱的经济作物,温室草莓早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草莓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主要分析了草莓品种的优化选择,对秧苗的定制过程进行了探讨,并从栽种后的水肥管理、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病虫害去除等流程,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脱毒草莓具有科技含量高、栽培容易、增产效果显著、周期短、没有风险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发展我国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的首选经济作物。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脱病毒草莓示范推广中的实际经济效益,一般草莓目前由于普遍严重感染病毒病,果子变小,品质下降,畸形,叶子皱缩,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平均亩产值一般只有2 000~3 000  相似文献   

5.
大棚草莓香味浓郁,香甜多汁,盛果期一般在12月至次年2月,可发展采摘产业,经济价值十分可观,3月后随着气温回暖,大棚温度增高,草莓果实数量和品质逐步下降,大棚草莓采摘需求也相对不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采用草莓套种甜瓜的方式提高大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农户收入。从育苗、定植、移栽、水肥管理、后期套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甜瓜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草莓促成栽培利用大棚在冬季保温,防止草莓休眠,使草莓鲜果提早到11月采收上市,并延续到翌年6月,具有产量高,采收供应期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在凯里地区大棚草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9 hm~2以上,高产大棚单产可达1500kg/667m~2,低产大棚仅600~1000kg/667m~2。部分大棚单产低的原因是未能掌握关键技术,大多数农户生产收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莓生产贸易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频繁的草莓贸易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草莓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对中国草莓生产现状和贸易形势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中国草莓优势特色产区建设,发展绿色无公害草莓生产;培育强大的草莓加工业和高效流通渠道,实现产业化经营以及加快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策略的实施,保证中国草莓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靳雅萍 《种业导刊》2016,(12):22-23
草莓为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并且繁殖迅速,管理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投资不多、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绿色化防控、采收四个方面介绍了设施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以促进草莓丰产。  相似文献   

9.
<正>草莓果实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时令水果。我国草莓栽培始于1975年,但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草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地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  相似文献   

10.
日本草莓品种比较刘童光陶鸿(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合肥230036)佐藤纪男(日本神奈川县园艺试验场目前,国内草莓生产上使用日本品种的较多,各品种在各地的表现不一。本研究旨在对引自日本的部分主要品种进行比较,为草莓引种生产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样品包括...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广德县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作物发展步伐,经当地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种较成熟的早稻-草莓轮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哈密瓜作为海南反季节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如何提高品质、产量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一直是农户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海南大棚哈密瓜丰产栽培要点及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广大瓜农实践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新疆发展草莓的优势和机遇,并详细论述了新疆草莓生产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新疆草莓发展提出了建议,为新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及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25%凯润杀菌剂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许多地方以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大面积扩种。随之而来各种经济作物的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农户增产、增收。尤其是葡萄,在整个生长期的气候极易感染多种病害,一旦普遍发生,很难有有效的农药能控制蔓延。  相似文献   

15.
山东烟台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草莓年生产量和生产效益均较高。现结合烟台草莓生产经验,总结出草莓高效种植配套技术,以期为草莓主产区的生产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基质栽培下,探究设计的优化施肥套餐对草莓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以农户传统为对照,测定基质栽培条件下优化施肥套餐对草莓缓苗率、株高、茎粗、叶面积、开花现蕾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农户传统相比,优化施肥套餐(控释肥育苗、苗期和花期24-8-18+TE水溶肥、果期18-6-31+TE水溶肥)使草莓缓苗时间缩短5-8天,提高缓苗率43.3%,茎粗提高20.4%,叶面积显著增加77.1%;优化施肥套餐显著提高草莓的单果重和果数,显著提高草莓产量40.9%,平均提高每茬果草莓糖酸比15.8%,提高草莓经济效益35795元/667m2。优化施肥套餐能促进草莓的缓苗和生长,显著提高产量,提升草莓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范丽娟 《种子科技》2019,(10):116-116,120
随着草莓的受欢迎度越来越高,近年来草莓种植在不断地发展。与此同时,草莓病害也掺杂其中,影响着草莓生产,威胁着食用者的健康。基于此,主要对草莓病害的种类、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于苏南丘陵地区草莓上喷洒的水溶肥。本试验在句容李家桥村实施,以草莓(‘红颊’)为材料,设5个处理:(1):常规对照(CK1),(2):清水对照(CK2),(3):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易民),(4):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易民),(5):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劲力)。结果表明:含腐殖酸水溶肥能提高草莓单果重,促进草莓增产,提高草莓抗病能力,草莓生长前期单果重、产量及抗病能力,处理5表现最佳,处理4次之,与对照(处理1)比,处理5、处理4分别增产11.28%、5.10%;而中量元素水溶肥则可提高草莓品质,促进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草莓整个生产过程中,处理4一直表现较好,处理5次之,与清水对照(处理2)比,处理4、处理5分别提高0.5、0.1个百分点。因此,在草莓生产中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提高草莓产量,增强草莓抗病能力,改善草莓品质,研究结果可以为当地农户草莓生产用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有机及常规草莓生产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密切相关,其环境影响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系统全面评价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对促进有机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分析和比较了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有机草莓和北京市昌平区常规草莓生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环境影响指标中,常规草莓生产带来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潜在环境影响分别是全球人均基准值的 3.45%、 2.11%、 27.09%和 280.16%,而有机草莓生产带来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潜在环境影响分别是全球人均基准值的 1.22%、 0.44%、 15.17%和 202.76%,均低于常规草莓。常规草莓生产中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富营养化、水体毒性和土壤毒性,造成常规草莓水体毒性危害严重的原因是种植阶段农药残留迁移至水体所致,而土壤毒性是由于化肥和有机肥所携带的重金属残留所致。有机草莓生产中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主要是由于有机草莓农作阶段施肥过程中的磷流失和重金属残留所引起的。总体上看,有机草莓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 0.22,而常规草莓为 0.43,说明常规草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明显高于有机草莓。因此,施用生物源农药与优质有机肥是控制草莓生命周期负面环境影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草莓炭疽病对农户来说,并不陌生。此病是草莓育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草莓炭疽病极易发生。如防治不及时,就会降低草莓繁殖能力和草莓苗质量,严重的会造成大量死苗,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介绍,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其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草莓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植株叶片及匍匐茎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后,初始会产生直径3-y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