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建立后,对形态学教学做了全面的改革。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正式改革后的微观学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植物微观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大,使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这些都对提高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数码互动系统在微观形态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具体功能分化,为今后相关课程设立和互动教学系统构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以其数码一体化显微镜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语音系统和软件系统4个部分的强大示教功能,显著提升了动物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显微观察、数码摄像、师生交流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优化了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兽医病理学、家畜寄生虫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学科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使动物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和新颖。  相似文献   

3.
设计和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面授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通过课前看微课程等资源以及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预先了解实验内容和仪器使用等,最终实现了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实验时间不足等问题,被应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本科生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总结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的体会,结合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意义,提出在本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为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动物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及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分析了目前动物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动物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转型提出初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以期能够将2门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完成从功能、代谢方面的观察到组织学观察的全过程,并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形象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实现师生互动,使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对全体学生给予指导。另外,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等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助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组织芯片在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已较为广泛,近年来也逐步被应用到医学形态学教学,但是在动物形态学上的研究和应用并不多见.本文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备畜牧生产上常见的三种动物(猪、鸡、鸭)全身组织器官的组织芯片,并运用到动物形态学实验教学中,与传统切片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制备的鸡组织芯片涵盖了11种器官,鸭组织芯片涵盖了13种器官,猪组织芯片涵盖了14种器官.3种动物组织芯片在动物形态学实验教学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组织芯片可以大大节省学生更换切片的时间,增加各器官的对比观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校采用数字化显微网络互动系统进行组织学实验课教学,实现了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改革,极大地改善了本校组织学的实验教学环境,增强了实验室的教学功能,丰富了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的时效性、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对本校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动物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进了动物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充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图像共享,提高了动物组织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动物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设兽医病理学实验数码互动教室,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创设情境,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等方法,对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了新时期高校创新型植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初步研究。该实验教学体系以Motic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为平台,在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显微图像获取及分析、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传统高校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根本上的改进,实现了植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师生实时交互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校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以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改革的核心。探索建立了逐级提高的"基本技能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与设计性实验"3大模块,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使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水产无脊椎动物养殖的问题和益生菌的利用;概述了益生菌的概念发展和种类;综述了益生菌对水产无脊椎动物的功能和作用机理;阐述了益生菌在水产无脊椎动物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实验是高校理工科类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第一战场,而实验准备是关系实验成败的关键环节。实验准备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完善性和科学性既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结合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准备过程,逐渐认识到实验准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优化整个实验教学队伍。文中就如何做好实验准备环节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本文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对如何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当前水生生物学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利用微信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课堂内外的互动和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周婵  朱勇  徐水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2):203-209
细胞原代培养是科学研究中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的基本方法.无脊椎动物包括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陆生无脊椎动物,虽然它们均属于变温动物,但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故,对于来自不同类群动物的细胞的原代培养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本文对无脊椎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中的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培养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常见问题和策略进行了阐述,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的影响,选取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天祝县高原鼢鼠栖息地,用鼠丘数量代表干扰强度,设置高,中和低3个干扰区并调查各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和无脊椎动物类群及其数量。采用多元排序分析无脊椎动物类群对栖息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因子。各区共捕获无脊椎动物累计9目317只,其中,高、中和低强度干扰区无脊椎动物类群分别是9目,8目和8目;不同干扰区无脊椎动物优势类群不同。鞘翅目成虫,柄眼目和鳞翅目幼虫是共有优势类群,鞘翅目幼虫是高强度和中强度干扰区优势类群,而双翅目幼虫是中低干扰区优势类群;伴随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加,无脊椎动物总密度和植食动物密度明显增加,高干扰区无脊椎动物总密度显著高于低干扰区(P<0.05),植食性无脊椎动物密度也显著高于低干扰区(P<0.05);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高寒草甸无脊椎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高原鼢鼠通过改变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影响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其数量。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前要通过专门的硬件才能实现的多媒体教学,现在通过远程控制技术,也能很好地实现。本文对远程控制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能够将机房的资源和所设计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本科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动物传染病学》理论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巩固和深化了理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示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雨课堂教学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及课后线上辅导,协助教师进行线上考试,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具有显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