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应用在兽医临床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治疗畜禽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养殖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预防疾病和促生长方面抗生素的滥用被认为是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但在目前我国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动物养殖业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科学的开发应用这类抗生素,特将一些较为新颖的产品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动物保健品     
静音 穿透细菌耐药屏障的控制呼吸道新方制剂 配方组成 罗红霉素100万单位、100g、甲氧苄啶0.25g/100g、NH4CL10%、含羟基两性表面活性剂 主要特点 1、最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活性是红霉素的4-10倍,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一类含10~20元内酯环的碱性化合物,抗菌作用相近似,微溶于水。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支原体等其它病原体有较强的活性。包括红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等,近年来又开发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品种,如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罗他霉素(Rokitamycin),氟红霉素(Flurithromycin)等,大大改善了传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治疗局限,提高了此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地位。1作…  相似文献   

4.
细菌生物被膜(BBF)是一类由生物大分子包裹细菌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复杂结构的微克隆多细胞群体,由其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在临床上有较大危害性。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疾病的药物主要集中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文章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结构特点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并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清除、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主要机理归纳为阻碍细菌黏附过程、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基础结构和干扰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相似文献   

5.
琥乙红霉素(EES)是红霉素(EM)的琥珀酸乙酯,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酯化物在体内水解后释放出EM而起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在养殖业应用广泛。有关EES含量的测定,《中国药典》2000版和《山东省兽药质量标准》2002版中均规定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相似文献   

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大环内酯这一基本化学结构和相似抗菌谱的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细菌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发展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综述,并对临床上常用的几种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鸡常发的一种传染病,对家禽养殖业有非常大的危害,其致病菌主要是鸡毒支原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常用药物之一,但由于不规范用药的问题,致使鸡毒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而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而有效控制耐药性问题,制定耐药判定标准是必要条件。现综述了鸡毒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判定标准的研究现状,根据美国和欧盟耐药判定标准制定程序,为我国制定鸡毒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判定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以多羟基14-16元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内酯环上的羟基和去氧氨基糖缩合而成的碱性苷化合物。1952年,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rythro-mycin,图1)被发现,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兽用替米考星的组织残留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米考星是畜禽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替米考星在牛、绵羊、猪以及奶中的残留情况,并建议不将其用于治疗泌乳奶牛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7,(3)
正【英国《泰晤士报》网站5月1日报道】最新研究表明,女性怀孕期间服用普通抗生素会增加流产的危险。据确认,风险较大的药物包括大环内酯、喹诺酮、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和甲硝唑。开展这项研究的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用于治疗孕妇泌尿道感染的红霉素和呋喃妥因并不增添风险。英国国民保健署的指导手册建议,孕期唯一能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素。若非万不得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