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 苦丁茶又名富丁茶,益寿茶,民间常把苦丁茶作清热降火,去痧消滞,生津解暑的茶药之用,其功能有散肝风、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痢疾等,历史上曾作为进贡皇帝的佳品。现北京全国农业展馆还陈列有万承苦丁茶样品。它主产我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成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苦丁茶在市场上不断畅销。特别是今年,上海、广东、福建、  相似文献   

2.
1 苦丁茶简介苦丁茶及其功效 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乔木型木本植物,多称苦丁、苦丁茶、富丁茶。是一种珍稀药用保健饮料,苦丁茶性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其味先苦后甘,风味独特,回味持  相似文献   

3.
国际声誉日高的苦丁茶青石苦丁茶的别名很多,又叫富丁茶、苦灯茶、万承茶、臬卢菜、盖寿菜等,系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的叶片和常见的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大叶冬青不是同一个种。苦丁茶叶片中富含咖啡碱、多酚类等一般茶叶中的成份,而且还有δ-香脂醇、β-香脂醇、满公类醇、...  相似文献   

4.
苦丁茶     
苦丁茶,又名富丁茶.属野生冬青科常绿高大乔木,有雌雄之分,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山区.衢县苦丁茶分布在凉贫深山区的石山上,该茶是一种多功能、纯天然的无公害神奇饮料茶珍品.近年已有不少农民自发进行苦丁茶种植、加工,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苦丁茶产于南方各省,古称皋芦、瓜芦、苦等,苦丁茶的饮用历史至少已有二千多年。据考证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大量苦丁茶的记载,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桐君录》中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夜不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皋芦,又...  相似文献   

6.
北方大棚栽培苦丁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属冬青科冬青属乔木型木本植物,又称大叶冬青、苦丁、富丁茶。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又名富丁茶,是一种多功能、纯天然的无公寓的珍稀药用保健饮料.据有关资料介绍:苦丁茶中含有苦丁茶素、儿茶素、VB、蛋白质、葡萄糖醛酸、β一香树脂蛇麻脂醇、咖啡碱、熊果酸、皂甙,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稀有微量元素等百余种成份.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即冬青科的大叶冬青。据考证,苦丁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明朝曾作为朝庭贡品。苦丁茶性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其味先苦后甘,风味独特,回味持久,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消食化腻、静心防  相似文献   

9.
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系冬青科的常绿高大乔木。在过去,它主要是作中药使用,用作饮料较少。因此,销售量少,野生的苦丁茶资源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由于历史原因,遭到大量砍伐,几濒灭绝,而近十多年来苦丁茶作为名贵饮料异军突起,需求量猛增,价格扶摇直上,原有的资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而刺激了我国南方各地掀起种植苦丁茶热潮。为解决种苗供应问题,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了苦丁茶繁殖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Ilex latifotia Thunb)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植物。过去,由于历史及技术的原因,种植很少,呈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零星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近年,由于对苦丁茶的需求量猛增,茶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苦丁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初步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苦丁茶种植对气候的适应性要求,采用主导指标法对海南岛各地苦丁茶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初步区划,依照海南岛的地区气候特点,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以合理安排苦丁茶在海南岛的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2.
苦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研究Ⅰ.原料配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开发苦丁茶饮料提供依据,通过设置不同的原料组合,采用以感官审评为主,结合测定茶汤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的方法,对加工苦丁茶饮料的原料配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苦丁茶、绞股蓝、乌龙茶的质量比10:10:80配制,以1:120的茶水比进行浸提,有利于改善苦丁茶的感官品质及其饮料加工、贮藏中的保鲜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分析了贵州苦丁茶植物粗壮女贞鲜叶及成品中各种主要化学成份。苦丁茶鲜叶及成品各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18种水解氨基酸,未检同茶氨酸。在鲜叶及成品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未检出咖啡因。  相似文献   

14.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方法测定,五棱苦丁茶不含儿茶素,生物碱,与广西五棱苦丁茶比较,贵州五棱苦丁茶的化学成分特点是:水浸出物,氨基酸总量略高,多酚类,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分别为产者的9.3和1.85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 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 。表3 参5  相似文献   

16.
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绿色紧实,味苦回甘,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王文镜 《农业考古》2004,(2):311-312
4月18日在余庆县举办的CCTV-7《乡村大世界》走进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演唱会上,中共余庆县委书记陈梓泽、余庆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兴友非常兴奋地代表余庆28万人民从中国特产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林乃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手中,接过“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生产示范基地”两块牌匾。陈梓泽表示:余庆小叶苦丁茶是余庆特产,是我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五。具有一定的潜力,一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作支撑,以品质为保障,大力打造名品品牌,为拓展小叶苦丁茶带动全县茶叶产业良性发展作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苦丁茶浅议     
苦丁茶,据考证,其物名的出现始于东汉(公元25~225年),迄今已近2千年的历史. 历代医药书籍记载,苦丁茶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杀菌止痒、降压减肥等 多种药理功效.  相似文献   

19.
水富县太平乡二溪村种植苦丁茶很有名,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产业体系,今年全村苦丁茶育苗将达到300万株,总收入可达100万余元。但二溪村扦插苦丁茶育苗,最初却是由两三户农民自发搞起来的,由于市场前景看好,很快便成燎原之势。该县县委书记张朝德在二溪村调研时兴趣很高,要求二溪……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大叶冬青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浙江省大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多糖、黄酮甙、生物碱和少量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嫩芽中芦丁含量最高为0.84mg/g,槲皮索没有检出。结合苦丁茶外形、品质和后续的加工和销售,建议苦丁茶最佳采摘标准为嫩叶和新生成熟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