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蛋白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已广泛的应用到酸奶和微生态制剂中.为获得具有产蛋白酶优良性能的乳酸菌种,对实验室保存的21种乳酸菌种进行产蛋白酶能力筛选,并对蛋白酶进行分离纯化.从而获得一种产蛋白酶的乳酸菌种,并将所产蛋白酶成功纯化,得到其分子质量在35 KD左右.  相似文献   

2.
杨杨  石超  郭旭生 《草业学报》2014,23(1):266-275
 本试验对青藏高原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利用传统培养法和16S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乳酸菌进行了鉴定,以期探讨高寒地区乳酸菌的发酵生物学特性并分离筛选优良发酵乳酸菌。试验共分离得到17株乳酸菌,其中有6株菌为食窦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其余均为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ibaria)。分离出的融合魏斯氏乳酸菌菌株均能在4℃条件下生长,其中有5个菌株能在pH值为3的培养基中生长,且分离的食窦魏斯氏乳酸菌均能利用半乳糖,10株融合魏斯氏菌均能够发酵利用阿拉伯糖。体现出高寒地区分离出的融合魏斯氏乳酸菌菌株具有耐低温,耐酸性强和发酵利用碳源广泛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虽然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整体利用率不高。青贮处理可以有效贮存饲料,既可以节约饲料资源,也可以保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目前,西藏地区关于青贮用乳酸菌的研究已经由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乳酸菌过渡到从多种天然青贮饲料中分离乳酸菌。对西藏地区青贮用乳酸菌的筛选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加快以青贮分离乳酸菌菌株为来源的高原青贮用乳酸菌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室保存及市售泡菜和发酵乳中分离的乳酸菌中进行筛选,通过黏度和EPS产量的测定,筛选出一株高产EPS的乳酸菌,为实验室保存菌株干酪乳杆菌,黏度为354.04mPa·s,产量为731.58mg/L。EPS提取过程中,比较了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两种除蛋白方法,8%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添加碳酸钙的MRS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从乌鸡肠道中筛选乳酸菌,并对分离到的菌种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以及益生性能研究,测定其生长速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抑菌能力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溶钙圈较好的菌株N为乳酸菌,分离菌株N产酸能力强,达到对数期的时间短,在低pH、高胆盐浓度时,仍具有较好生长活性。 [关键词] 乳酸菌|乌鸡|益生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来降低饲料pH值,抑制其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可长期保存青贮饲料。而酵母菌能分解饲料中的有机物质,降低青贮饲料的品质。因此,青贮饲料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决定青贮发酵的效果。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方法及不同接种方法对青贮饲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对乳酸菌进行分离培养时,在添加100mg/l放线菌酮的MRS培养基上,采用涂布法和厌氧培养的方式,其分离培养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3):519-522
对产后健康奶牛阴道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乳酸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传统方法对健康奶牛阴道内乳酸菌进行分离,通过抑菌试验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筛选,并研究其产酸性能、抗生素敏感性,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最后获得4株乳酸菌分离株,经鉴定分别为唾液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巴黎链球菌。4株菌株均可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潜在的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和筛选产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素的优势乳酸菌,利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MRS从收集的各种腌制菜汁中分离培养乳酸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特点、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同时根据Genbank中乳酸菌的16S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进一步鉴定,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对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腌渍菜汁中分离获得90株产酸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PCR鉴定,结果73株产酸菌为乳酸杆菌;分泌产物抑菌试验表明,有10株菌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经酸排除和过氧化氢排除试验,仍然有5株乳酸菌的分泌产物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可见,从腌渍菜汁分离到的乳酸菌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分泌乳酸菌素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分离健康奶牛阴道乳酸菌并鉴定其益生特性,本研究采集健康奶牛阴道临床样品并分离筛选到4株乳酸菌,对其抑菌活性、产酸性能、产H_2O_2能力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结果显示,4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产酸性能,在体外均能够产生H_2O_2,并对万古霉素具有抗性;经鉴定4株乳酸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1株、黏膜乳杆菌2株、坚强肠球菌1株。本研究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均可以作为候选益生菌株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  相似文献   

10.
青贮饲料是将青绿饲料在适当含水量和含糖量的条件下,致密地装填到密闭的设备内(如青贮窖、青贮壕、青贮袋等),使青绿饲料本身附着的乳酸菌大量繁殖,利用厌氧性乳酸菌的发酵产生大量乳酸来抑制有害生物繁殖,随着继续发酵,当pH达到4.2时,乳酸菌本身的繁殖也受到抑制,这样各种生物的活动全部停止,又因缺氧,营养物质不会被氧化,使青贮饲料得以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对全株水稻表面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以期挖掘出青贮优良菌种资源。利用平板涂布法对全株水稻上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以生长速度和产酸能力进行初筛,以抗氧化能力(H2O2耐受能力、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优势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水稻植株表面共分离得到154株乳酸菌,培养48 h后,有16株OD600nm值>2且pH值<4的乳酸菌,其中有9株乳酸菌具有抗氧化能力,综合表现最好的菌株是YMA3,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2.23%、72.46%、86.33%。YMA3表现出较强的高温或酸性环境适应性,鉴定为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吉鹍 《猪业科学》2018,(11):86-90
通过对乳酸菌的分类、代谢、培养与保存,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并就乳酸菌在养猪生产中的典型应用进行综述,指出乳酸杆菌培养物具有的商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作优良的青贮饲料,本试验对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利用API50CH细菌鉴定系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3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了10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种的水平,其中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2株。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从肉牛阴道中分离筛选益生乳酸菌,并对其功能进行评价,为开发微生态制剂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奠定基础。采用传统培养方法从肉牛阴道中分离乳酸菌,并对其抑菌能力、抑菌物质、产酸能力和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乳酸菌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体外试验获得4株乳酸菌,坚强肠球菌Y1抑菌能力最强,乳酸杆菌Y5的产酸能力强于其他菌株,4株乳酸菌均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研究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株治疗母牛生殖道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是动物肠道内重要的生理性菌群,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自然放养的牛、马、山羊和绵羊为研究对象,对其肠道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16S rRNA鉴定,并对38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耐酸性、模拟胃肠液转运和胆盐耐受性试验。乳酸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乳酸菌纯培养物96株,包括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四个菌属,其中乳杆菌属数量最多,为所有分离株的82.29%;乳杆菌属中罗伊氏乳杆菌所占比例最大,为48.10%。益生特性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菌株IMAU10240、IMAU10230和IMAU10256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胃肠液和胆盐特性,可作为潜在益生菌进行进一步的益生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产自香格里拉的鲜"奶渣"和发酵"奶渣"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鲜"奶渣"中分离到27株乳酸菌,并鉴定出7种(亚种),其中德氏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4种菌被确定是鲜"奶渣"中的优势种群。从发酵"奶渣"中分离到40株乳酸菌,并鉴定出9个种(亚种),其中德氏乳杆菌、麦芽香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5种菌被确定是发酵"奶渣"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7.
仔猪粪便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仔猪新鲜粪便中分离到3株乳酸菌,并对其进行了属和种的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菌株La与Lt均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s为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对分离的3株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沙门氏菌次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猪源复合乳酸菌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仔猪引起的肠道损伤的保护效果,对实验室前期从猪粪便中分离并保存的23株猪源乳酸菌进行体外耐酸、耐胆盐及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并将筛选得到的乳酸菌等比例混合,形成复合乳酸菌。选取16只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复合乳酸菌、沙门菌、复合乳酸菌+沙门菌和无菌PBS(对照组),每日记录仔猪体重变化,于6 d后屠宰采样,分别采集回肠、结肠及回肠内容物,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回肠、结肠病理变化,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检测回肠中杯状细胞数量,16S rRNA测序检测回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组成,并测定沙门菌载量和肠道炎症相关细胞因子、黏蛋白(muc2)表达量。结果:经体外试验筛选得到5株耐酸、耐胆盐及体外抑菌效果良好的乳酸菌,等比混合组成的复合乳酸菌能有效改善鼠伤寒沙门菌导致的仔猪体重增长减缓(P=0.087),并能修复肠道组织学损伤,显著降低回肠中鼠伤寒沙门菌载量(P<0.05),抑制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P=0.083,P=0.073)。本研究还发现,复合乳酸菌能够显著改善沙门菌...  相似文献   

19.
乳与乳制品中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民家庭乳样中分离到61株乳酸菌,并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2株,假肠膜明串珠菌1株,明串珠菌分离率为4.9%。  相似文献   

20.
木本饲料凭借其高蛋白含量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乳酸菌添加剂可以加快植物材料青贮过程中pH值下降速度,有助于长期保存植物饲料。研究使用5种不同来源的乳酸菌,包括三株植物乳杆菌:a214(分离于苜蓿表面)、S37(分离于饲料桑表面)、F1(分离于荷斯坦奶牛瘤胃)和两种商业复合乳酸菌剂:FG1(日本Chikuso-1公司菌剂)、GFG(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株)作为添加剂,分别添加到刺槐、饲料桑和杂交构树中。结果表明:三种材料都具有高粗蛋白质(19.19%DM~20.92%DM)含量、低可溶性糖(1.70%DM~2.15%DM)含量的特征,较难青贮。添加乳酸菌后可降低青贮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青贮品质。但不同来源乳酸菌添加剂对不同木本饲料的作用效果有差异,F1对提高青贮刺槐和杂交构树青贮效果较好、FG1对提高饲料桑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