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北方林区由于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出现伐区资源分散,原木生产比重增加的趋势。如黑龙江省1988年伐区原木装车量为313万m~3,占伐区木材装车量的27%。随着伐区原木装车量的增加,其装车方式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简易行走式装车设备。如南岔、柴河,大海林、桃山等一些林业局,在J-50型拖拉机上安装木  相似文献   

2.
郑涛 《森林工程》2011,27(1):34-38
伐区木材生产过程对原木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原木直径、垂直度、削度、枝桠与节子、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美学等特性对锯材产品最终的加工价值、产量、产品质量与成本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伐区各个作业工序对原木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原木品质的对策。同时,在归纳总结锯材对原木特性与质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原木品质对锯材质量与出材量的影响,提出提高锯材质量及出材量可采用的制材新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3.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屯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伐区采育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在定量计算各伐区采育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定位测定由这些作业模式所造成的土壤肥力、迹地更新效果和蓄水保土等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各伐区采育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变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确定伐区工艺方案的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表明,“40%择伐-原木人力集材-归带处理采作伐剩余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一作业模式是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伐区作业的优  相似文献   

5.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6.
原木到材方式集约化经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伐区原木生产的现状,并结合国情,科学地论述了原木到材方式集约化经营的设想,并建立了适用的集约化经营的数学模型,以及实现设想的措施,对林业企业的伐区生产尽快地由粗放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换将会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强度择伐伐区集材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勤  刘金顶 《林业科技》1994,19(6):57-58
这篇文章探讨了低强度择伐伐区集材方式,分析了各种集材方式的优缺点,讨论了新的集材工艺和集材方式。新的集材工艺和集材方式是:由轻型绞盘机或小型拖拉机或畜力将原木或原条运到集材道两侧,完成小集中作业;再由拖拉机或索道或畜力将这些原木或原条运到伐区楞场,完成集材作业。  相似文献   

8.
产品质量是衡量企业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伐区的主要产品是原木,原木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并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现对太自林业局原木质量试作如下浅析和预测。一、本局原木质量的现有水平目前,常用原木质量指标有:等级品率、等内品率、次小材品率三种。根据统计资料,太白林业局“六五”期间上述三项指标实达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呈跳跃发展。等内品率由1981年的91.8%上升到1985年的92.2%。原木质量水平主要由森林资源条件、自然地形和伐区工艺水平所决定。由于本局处于秦岭林区,它和同处秦岭林区的森工系统其它林业局条件基本相似,因而相互是可比  相似文献   

9.
原木到材方式适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勤  李焕 《林业科技》1996,21(2):79-80
原木到材方式适用技术的研究刘勤,李焕(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刘易善,张文臣(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所谓原木到材方式的伐区生产适用技术,是指运用该技术进行伐区生产作业时,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论述和分析了造材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加强伐区内原木合理造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谈提高伐区内原木合理造材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和分析了造材生产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出加强伐区内原木合理造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原木造材由贮木场逐渐转向伐区.由于伐区造材管理工作缺乏经验,虽然制定了很多办法,采取一些有利措施,但仍然出现长材短造、优材劣造不合理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而且使生产单位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解决伐区合理造材问题提到日程.为此,在了解伐区造材不合理因素的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采伐系统的生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爱华  赵尘  张正雄 《森林工程》2012,(5):11-14,32
针对伐区作业系统层面的人工林采伐作业,确定生物质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分别研究南方常见的3种人工林即马尾松林、桉树林和杉木林的采伐系统,利用跟踪观察法进行试验分析,建立相应的生物质材料流动图和跟踪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获得原木的干物质量以桉树林最大,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9.16%,达到68 927.05 kg/hm2。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伐区,原木干物质量分别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3.35%和53.14%,原木干物质量分别为53 685.05 kg/hm2和50 916.44 kg/hm2。  相似文献   

14.
在实行伐区原木生产产值交接工作中,核定产值计划指标是个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应用微机根据各树种产量及材种出材率等核定产值指标的做法。采用这种方法确定指标,可推进原木产值交接的实行。  相似文献   

15.
伐区作业和原木生产是森工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的质量优劣关系到森林更新的难易、加工板材的质量、用户的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影响伐区和原木质量的因素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气候,林分结构与地形,有关法规和标准,从事管理、设计与施工的人,资金与设备。其中,气候与林分结构、地形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有关法规与标准代表着国家的意图。可以起主观能动作用的就是人的因素了,而资金与设备也是靠人去掌握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叙述了福建省伐区下木蓄积量与可利用量的研究。并获得伐区下木的蓄积量为0.2996m~3/亩,采伐与加工企业的可利用量为0.0911m~3/亩的研究结果。其伐区下木可利用量的计算,是根据木材(原木)生产量除以每亩混交林(成过熟林)的出材量,得出采伐面积(亩),然后再乘以伐区下木单位面积的可利用量(m~3/亩)而获得。  相似文献   

17.
瑞典每年约有6,000万立方米木材从伐区运出,主要是靠汽车,95%以原木形式运到工厂,5%是原条.原木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便于使用高效率的液压装载机;原木长度标准,又能增加每车载量.瑞典全国现有6,000辆载重汽车,用于木材运输的1972年有3,000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了充分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岑溪市制定了一系列加强伐区三剩物生产经营管理措施,明确规定商品材原木开发必须与枝桠材同步进行,同时鼓励农民  相似文献   

19.
贮木场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好坏,是影响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原条造材及原木售价的承包与计算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供林业企业工作参考。我们认为,林业局或林场确定贮木场第二年的造材出材率(指平均出材率)和原木平均售价,从而确定其总产值并承包给贮木场,可根据贮木场前一年的原条造材出材率、原木平均售价和第二年的伐区资源状况来确定。林业  相似文献   

20.
原木采集生产的生物质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木采集生产系统中,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流为主要的物质流.通过现场试验,针对闽西北马尾松、杉木、桉树3种速生人工林,测量其立木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皮各组成部分的干质量以及灌木、草本、枯枝落叶的干质量,得出伐区生物质的分布比例.按采集生产作业的工艺流程,分析采集生产过程中立木生物质流的原木单位耗材、原木单位产品的排放量、立木资源效率和各工序的工序材比系数.针对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流的时空分布,建立相应的时空网络图.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推导最小木质材料损耗、最大迹地剩余生物量的工艺方案,进而分析各工艺方案的木质材料、剩余生物质在采伐迹地、集材道和集材楞场的空间分布.木质和非木质生物质流的时空分布揭示了原木采集生产物质流的重要特征.时空网络图可用于分析原木采集生产物质流的特征和相应的投入产出效益.将伐区地理信息系统与木材生产时空网络图结合,可开发出林木采伐更新作业系统的模拟、优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