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2005年海门市油菜裂茎与菌核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油菜裂茎是影响菌核病发生的因素之一。并提出了防止油菜裂茎的对策和油菜裂茎后更应重视菌核病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油菜菌核病叶病、茎病发生特点发生了变化,本文详细分析了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广杂交油菜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发病日趋加重。全市8000hm~2油菜,每年重病面积2666.6hm~2,约占30%,严重威胁着油菜的高产稳产。本站从1994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是荆州市油菜上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茎病株率 8%~ 30 % ,病指 5~ 2 5。 2 0 0 2年该病在荆州市猖獗流行 ,发生范围广 ,来势迅猛 ,发生程度重 ,是继 1986年大流行后的最重一年。全市各类油菜叶病株率达 6 0 %~ 10 0 % ,茎病株率 30 %~80 % ,病指 32 8。2 0 0 2年 3月 5日田间始见病叶 ,3月 12日前仅为零星田块发病 ,即使感病品种发病也不重 ,但 3月15日叶病株率迅速上升为 10 8% ,重茬旱田油菜高达 34%。 3月 2 5日叶病株率上升到 6 4% ,4月 2日达 71 7%。监利县、石首市 3月 2 0日部分旱地油菜叶病株率 10 0 % ,4月 3日茎病…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防治杂交制种油菜菌核病对比试验武穴市农技推广中心(4364O0)张广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的重要制约因子之一,这是因为优质杂交油菜华杂s号及其亲本更易感染此病。我们今年在进行华杂3号油菜制种过程中,在防治菌核病的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6.
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姜春义沈书龙沈田辉金中时张吉林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王树林王中艮大丰市刘庄镇农技站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90年代安推广杂交油菜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油菜菌核病发病日趋严重。全市20万亩油菜,发病面...  相似文献   

7.
进境油菜籽中黑胫病菌和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鉴定从进境澳大利亚油菜籽样品中分离的真菌分离物,利用形态学特征、PCR检测、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等方法对分离物6382-43和6382-51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6382-43的形态特征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相似,菌丝生长较慢,菌落边缘不规则,不产生色素。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特异性引物LmacF/LmacR检测为PCR阳性;ITS区序列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9.8%;接种幼嫩油菜子叶产生油菜茎基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分离物6382-51的形态特征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相似,菌丝生长较快,菌落边缘规则,产生色素;油菜黑胫病菌特异性引物LbigF/LmacR检测为PCR阳性;ITS区序列和油菜黑胫病菌的序列相似性为100%;接种幼嫩油菜子叶产生油菜黑胫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PCR检测结果、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结果,将进境澳大利亚油菜籽样品中的真菌分离物6382-43和6382-51分别鉴定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  相似文献   

8.
宜都市2012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2012年油菜栽培面积8 400hm2,单产140kg,总产1.7万t,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我市油菜菌核病大发生频率高,特别是今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给油菜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成为制约我市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将2012年宜都市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 1.1发生期 去年秋季油菜菌核病叶片发病始见期为11月25日,与常年相当. 茎秆发病大量出现的时间,常年为4月20日前后;今年出现在5月2日,比常年推迟12d.  相似文献   

9.
油菜田土壤水分与杂草发生特点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区油菜田的土壤水分、杂草发生特点及油菜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耕作层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关系:对产量危害较大的禾木本科杂草在重渍害区为最优势种群,其相对多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高;稻槎菜在本地区所有油菜田均为优势种群,以轻渍害区发生最为严重;繁缕在本地油菜田为中等发生,以轻渍害区发生稍重;荠菜、泥胡菜等杂草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田块的相对多度较大。改良区杂种种类最多,但总重量最低;轻渍害区杂草总重量最高。油菜产量随渍害程度的减轻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油菜立枯病又称油菜根腐病,是油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油菜立枯病在信阳地区呈加重的发生趋势,成为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油菜立枯病在田间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为害情况,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指导油菜立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是陕南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多年来持续偏重发生,减产严重。油菜盛花期阴雨偏多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疏于防治也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采取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重点加强初花期至盛花期的药剂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高产。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是崇阳县的主要油料作物,菌核病是影响油菜生产的重要病虫害之一,其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轻的年份,减产10%~15%,重病年份,减产达30%以上。1为害症状油菜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病,以开花期以后发病最重。1.1苗期症状在油菜茎基部叶柄处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变为白色斑点,组织腐烂,表面有白色絮状菌丝。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1.2成株期症状  相似文献   

13.
邱丹  杨春梅 《植物保护》2005,31(6):52-55
西宁地区油菜田蜘蛛种类主要有6科10种,其中星豹蛛和锥腹肖蛸为优势种。在油菜生长初期和收获后以游猎型蜘蛛为主,而在油菜生长过程中游猎型和结网型蜘蛛共同存在。油菜田蜘蛛的主要捕食对象是油菜茎象甲成虫、油菜潜叶蝇成虫、跳甲和蚜虫等。  相似文献   

14.
荆门市2015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生育期、品种、耕作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子囊盘萌发早,茎病株见病早,但后期病害病害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土壤或花期喷施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有一定防效,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一定程度解决花期防治不便的问题,是一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从油菜苗期到成熟期都可造成危害 ,其中以中后期发病最普遍 ,危害最严重。一般发病率达 10 %~ 2 0 % ,严重的达80 %以上。菌核萌发和产生子囊盘的温度为 5~ 2 0℃ ,土壤相对湿度为 70 %~ 80 %。每年 3~ 4月份春暖多雨 ,气温和湿度都适合菌核的繁殖侵染。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大量萌发 ,产生子囊盘 ,散发出子囊孢子随风传播 ,如果子囊孢子遇上油菜开花结荚期 ,油菜本身抵抗力弱 ,菌核病菌最容易侵入油菜植株危害。病菌侵入油菜植株后 ,在病部 (多为茎秆 )分解茎秆细胞的胶织物 ,使茎秆表面纤维破裂如麻 ,茎秆…  相似文献   

16.
岳池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伍佐君,王朝升(四川省岳池县植保植捡站)油菜菌核病是岳池县油菜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7万亩左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偏施迟施氮肥,致使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一般损失10~30%,个别年份损失...  相似文献   

17.
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不仅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使油菜发生病毒病。田间油菜蚜虫发生数量多少,与油菜长势、生育期和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横向流动试纸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LAMP-LFD快速检测方法。以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ITS基因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出一套用于LAMP-LFD检测的引物和探针,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63℃,35 min)。结果表明:只有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出现阳性条带,其他参照菌株和阴性对照均未出现阳性条带,说明LAMP-LFD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检测表明,对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极限可低至114 fg/μL,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倍;该方法可从进境船载油菜籽样品中成功检测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检测结果与传统的鉴定方法一致。LAMP-LFD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具有简便、灵敏、特异性高,不依赖特殊检测设备等优点,极具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扬州市油菜田杂草发生及消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菜是江苏省扬州市主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已达6.67万hm2,并有进一步扩大种植之趋势.油菜田草害是制约油菜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草与油菜争光、争水、争肥,有些还是油菜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帮助病虫害蔓延与传播,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1].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油菜的首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损失产量一成以上;发生严重的年份损失两成以上。该病对油菜生产威胁很大。1988—1992年期间,我们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并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