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是鸡一生中代谢最旺盛、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但是雏鸡的消化道短,消化能力差,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所以育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率及将来的生产力。1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方式和育雏室的大小由鸡场自身条件和计划饲养雏鸡数量及用途来决定,垫料地面育雏,3周龄以内的雏鸡饲养密度为30~80只/m2,3周龄后视情况逐渐减少。育雏笼育雏每组笼(设计长  相似文献   

3.
鸡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浅谈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1 育雏期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提供适宜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敏感。环境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环境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育雏旺季。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重点谈谈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还关系着整个雏鸡生长过程。因此,掌握好科学的育雏技术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天生喜欢紫色与橙色,不喜欢绿色,本实验通过对绿色、橙色与白色饲养环境下的饲养对比,探求饲养环境颜色对育雏的影  相似文献   

7.
刘洁 《中国养鸡》2004,(4):20-21
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下面谈谈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雏鸡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而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成败,所以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而且认真细致,才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搞好工作。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把育雏舍的墙壁和地面清扫干净,清水冲洗后,  相似文献   

9.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雏鸡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而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成败,所以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而且要认真细致。一、育雏前的准备首先把育雏舍的墙壁和地面冲洗干净,然后用2%的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地面;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金属用具,用2%~3%的来苏儿消毒食槽、水槽等用具;最后整个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15克,福尔马林28~30毫升的比例混合,消毒后密闭1~2天。二、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1温度育雏的…  相似文献   

10.
湿度的高低,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育雏期应根据育雏温度和雏鸡日龄,科学地控制温度。在育雏的头十天内,由于使用的育雏温度较高,加上雏鸡个体小,呼出的气体少,排出粪便较干,育雏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往往太低,这种高温低湿环境往往会使雏鸡丧失较多水分...  相似文献   

11.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和抗病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从出壳到6周龄的雏鸡,具有绒毛稀少、敏感性强、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和抗病力弱等特点,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鸡群的质量,所以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鸡的重要环节。为了育雏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以及适应雏鸡发育要求的饲养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该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育雏是指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0~6周龄)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关系着养鸡成败的关键时期,因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成鸡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等。特别是在冬季,内外温差大,怎样做好育雏工作,这在管理上要求更高。要想取得理想的育雏效果,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一、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应对育雏舍和设备、用具进行全面检修、清扫和彻底消毒。雏鸡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避免贼风侵入,要求无间隙风、不漏水、不潮湿、无鼠害,并利于清扫、消毒和防疫。新建的育雏舍最好自然干燥一个月左右,以避…  相似文献   

15.
育雏期是指出壳到离温前这段时间(一般从出生到六周龄)育雏期是养鸡业中一个较为细致而和重要的工作。这一期间雏鸡的调节机能比较弱,生长发育迅速,抗病能力弱。鸡雏的敏感性强,胆小,  相似文献   

16.
1育雏前期即开食到1周龄期间,应多添加倍量的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机能,减轻应激,增强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促进雏鸡健康生长。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VB1的添加,由于VB1具有抗过敏、解毒功能,并能提高免疫力,所以育雏前期添加VB1是极为有益的。2雏鸡2~...  相似文献   

17.
1雏鸡特点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芷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陕,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育雏期是从雏鸡出壳到第6周龄为止的饲养管理阶段。针对此期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速度快、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代谢旺盛、敏感性强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刚 《北方牧业》2004,(20):18-18
雏鸡体温凋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了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