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真胃溃疡是真胃黏膜下层及肌肉层的糜烂和坏死,现将我们诊治的6例真胃溃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溃疡是由于真胃食糜的酸度增高长期刺激真胃,以至真胃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溃疡。多因伴发弥漫性腹膜炎而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3.
真胃溃疡是皱胃黏膜表层组织的炎症.常引起黏膜糜烂和坏死,甚至可达黏膜深层一严重病例可造成真胃壁穿孔。常因腹膜炎或大出血而死亡。现将青海省种畜冷冻精液站兽医室从1998年1月~2003年12月诊治的5头种公牛真胃溃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皱胃溃疡是由于真胃炎和胃出血引起真胃黏膜局部糜烂和坏死,自体消化障碍或因真胃食糜酸度增高,长期刺激真胃所致。根据溃疡的程度可分为糜烂溃疡型、出血溃疡型和穿孔溃疡型3种病型。奶牛皱胃溃疡的发生与集约化饲养及饲喂大量高酸性日粮有关。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辽宁医学院附属  相似文献   

5.
<正>真胃溃疡是由于真胃炎与胃底出血,引起真胃黏膜局部糜烂和坏死~([1])。或自体消化形成溃疡,或因真胃食糜酸度过高,长期刺激真胃以致发生溃疡,多发生于肉牛、奶牛和犊牛~([2])。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异食成癖、拉稀带血,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呈现真胃穿孔、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多器官衰竭等恶性病程经过而死亡。现阶段对于奶牛真胃溃疡的发病和诊疗情况等相关报道较多,而对于犊牛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溃疡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真胃溃疡是奶牛和犊牛常见的疾病。真胃溃疡的发生与集约化饲养(导致发现不及时)和饲喂精料及青贮等高酸性日粮有关。多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奶牛发病期是在泌乳后4~6周,类似于真胃变位和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酮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时期发生的真胃溃疡常不易被发现或发生误诊。2.临床症状2.1穿孔性真胃溃疡引发局灶性腹膜炎其症状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相似。真胃内容物急性漏出时会被纤维素性黏连包围,造成真胃与膜或瓣胃黏连。奶牛呈现不同程度的厌食,体温常达39.5℃~40.5℃,瘤胃蠕动减少或停滞,腹痛。病畜不愿走动,腹壁触诊存在疼痛反射区(…  相似文献   

7.
奶牛浅表性真胃炎是奶牛真胃黏膜层的一种浅表性炎症。病初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一般不易引起养牛户的注意。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真胃出血、溃疡或穿孔,严重的可导致病畜死亡。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猪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出现角化、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真胃溃疡即皱胃溃疡,包括黏膜浅层的糜烂和黏膜下深层组织溃疡,多由于皱胃食糜的酸度增高,长期刺激皱胃黏膜所致。主要症状是消化障碍、贫血、排黑色粪便。该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往往由于治疗不当而致死亡或淘汰。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从发病原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1)饲养管理不善。主要由于饲料质量不良,过于粗硬,霉变,难以消化;或因精粗饲料搭配不当,  相似文献   

10.
真胃溃疡是皱胃黏膜表层组织的糜烂和坏死,甚至可达黏膜深层的一种病变。严重病例可能造成真胃壁穿孔,因膜炎或大出血而死亡。现将我们诊治的4例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阎某饲养奶牛,病初期只见食饮较差,反刍缓慢,无力,持续时间短,逐渐消瘦。十几天后发生严重的消化紊乱,精神沉郁,呻吟,食欲明显减量,几乎不  相似文献   

11.
胃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和坏死或自体消化而形成圆形溃疡面的普通疾病。 1临床症状 胃溃疡多发生于生长迅速的育肥猪,各地猪场普通存在。胃溃疡的发生很快,24小时内,正常的胃食管区就可出现病变,成为完全溃疡病灶。临床上可反映出由于胃损伤而致失血的程度,通常看上去很健康的猪突然死亡,尸体急剧苍白。如果失血缓慢,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皱胃溃疡是以厌食、腹痛、奶产量下降和黑粪为特征的消化紊乱疾病,包括黏膜浅表的糜烂和黏膜下深层组织的溃疡.因黏膜局部缺损、坏死或自体消化而形成,是成年奶牛和犊牛的常发病.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将奶牛皱胃溃疡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综合治疗措施等方面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1病因分析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皱胃溃疡和继发性皱胃溃疡2种. 原发性皱胃溃疡通常起因于饲料突变或长途运输,拥挤,妊娠分娩等应激因素,致使皱胃的运动和代谢功能紊乱,血浆中的皮质类固醇水平升高,因而促进胃液大量分泌,胃酸增多,保护性粘液相对减少,胃蛋白酶在酸性胃液中呈现自体消化作用,致使胃黏膜组织形成溃疡. 继发性皱胃溃疡,可见皱胃移位、皱胃扭转、皱胃阻塞等疾病,可导致皱胃黏膜的出血、糜烂、坏死,进而继发皱胃溃疡.  相似文献   

13.
猪胃溃疡又称猪胃溃疡综合征,是特发于猪的一种以胃食道区局限性溃疡为病理特征的胃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消化不良与胃出血引起胃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坏死或自体消化,从而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发病猪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4.
牛皱胃溃疡主要是指皱胃黏膜出现局限性糜烂和坏死,或自体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形成溃疡面病灶的皱胃疾病,严重者导致破溃穿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的真胃疾患在放牧牛中较为多见,常见的有真胃阻塞、真胃变位、真胃扭转、真胃炎和真胃溃疡。由于诊治困难,所以危害也比较严重。而真胃糜烂或溃疡一般发病过程是真胃阻塞→真胃炎→真胃溃疡。刚断奶的犊牛易发。  相似文献   

16.
胃溃疡是人和动物常见的疾病。猪胃溃疡是由于胃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坏死或自体消化,从而形成溃疡面,严重者出现胃穿孔。文章主要从微生物、饲料及养殖环境等方面综述引起猪胃溃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猪胃溃疡是胃黏膜组织糜烂坏死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发生部位在胃食管区或胃底区。病猪常表现为食欲降低、呕吐、排兔粪样血便等。猪发病初期会出现厌食、吐血现象,后期如果失血过多,便会立即死亡。现在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迅速发展,猪胃溃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养殖者必须加强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前言真胃溃疡常见于牛,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和品种而异:在3~8周龄的犊牛为23.5%,刚断奶的犊牛为75—98%,在肉用牛仅为3—3.5%。在屠宰或进行剖检时,常遇到成年牛的非穿孔性真胃溃疡,多继发于某些疾病之后。在剖检时也发现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疾病较前胃疾病少,且诊断困难,治疗比较棘手。根据笔者20多年的兽医工作经验,真胃病约占奶牛消化系统疾病3%,而真胃溃疡则更鲜见,近几年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胃溃疡或疑似病约50例,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奶牛真胃溃疡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胃溃疡是奶牛和犊牛常见的疾病。真胃溃疡的发生与集约化饲养(导致发现不及时)和饲喂精料及青贮等高酸性日粮有关。多数出现临床症状的奶牛发病期是在泌乳后4~6周,类似于真胃变位和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酮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时期发生的真胃溃疡常不易被发现或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