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仍然占肉类消费的60%;养猪业从过去10年年增长2.38%,未来10年将下降到1%~2%;饲料产量从过去10年年增长7.3%,未来10年将下降到1.5%。养猪业的发展向产业互联网、适度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发展。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重心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养猪业总体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环境  相似文献   

2.
畜牧     
《中国饲料》2015,(7):4-6
中国取代德国成为英国猪肉第一大出口国3月26日路透社报道,2014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英国猪肉的第一大进口国。从2012年到2014年的三年间,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猪肉数量增长了一倍以上,达到6.5万吨,而同期出口到德国的猪肉数量则下降了5%。中国进口很多英国人不食用的部位,给英国养猪业带来了额外的利润。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笔者应德国畜禽研究所和法国养猪研究院的邀请,分别赴德国和法国进行了现代养猪业考察活动。通过学习访问对德法两国的养猪业概况与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1德国养猪业概况德国猪肉消费量较高,每人年均消费猪肉54.1kg。养猪业的基本形式是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和较大规模的工厂化养猪。以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生产,养猪场平均存栏母猪250头左右,商品猪规模在  相似文献   

4.
国外猪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我国养猪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是养猪大国,猪种资源丰富,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生猪出栏6.52亿头,比上年增长了5.44%;猪肉产量为5 009.5万t,比上年增长了6.55%,超过了“十五期间”其它年份的增长速度.显然,我国养猪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猪肉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以下就欧美国家的育种体系、健康养殖、疾病控制等在猪业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抛砖引玉,希望其成功及先进之处能为我所用,为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养猪业的成就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养猪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均猪肉占有量大幅度提高。在1978年以前,我国人均猪肉占有量9kg以下,人民生活温饱不足。1990年以来猪肉产量有大幅度提高,但人均猪肉占有量在20kg以下,总量仍供应不足,这是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我国年猪肉产量从2280万t增加到3648万t,人均猪肉占有量从20kg增加到30kg。从1995年到2000年,猪肉产量基本维持在3600万t到4000万t,人均猪肉占有量在30kg ̄32kg左右,猪肉供求矛盾基本解决,部分大中城市出现猪肉相对过剩,这是第二阶段。从2001年开始,广大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75-2005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养猪业发展迅速,欧美发达国家养猪业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结构不断调整。欧盟新成员国以及部分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养猪业将迎来发展契机,同时也将成为潜在的出口竞争市场。以中国、巴西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世界猪肉生产保持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吉林省的养猪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扭转了长期以来猪肉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开始进入大量外销阶段,成为国家新崛起的生猪生产基地。 吉林省位于东北“黄金玉米带”的中部,饲料资源丰富,发展养猪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猪肉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猪肉市场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吉林省的周边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等,肉类主要依靠进口,从长远观点看,是吉林省肉类外销的重要潜在市场。这些都为吉林省的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是对养猪业的一个严峻挑战。 …  相似文献   

8.
正1中国养猪业现状与问题1.1中国养猪业的成就改革开放后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猪肉大工厂,猪肉产量从不到世界总产量的25%发展到占50%以上。1980—2016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增长1.3亿头,生猪出栏量增长了3倍多(表1)。人均猪肉占有量从1990年的20kg增长到2016年的38.4kg(图1)。中国养猪水平得到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9.
1988年统计,全世界养猪总头数约83400万头,年增长率为4.5%;我国猪的存栏数为34400万头,年增长率为5.8%,占世界总数的41%,居世界之最。全球猪肉在过去10年中增加不到13%,为6200万吨;我国猪肉产量约占30%,为1860万吨。头数占世界总数的41%,但肉的产量只占世界的30%,这说明起码我们在生产力上还相差11%。从另一个数字看,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年猪肉产量增加12.8%,但其饲养头数只增加3.5%,即肉的产量比头数增长快9.3%。可见,目前世界养猪业的发展特别注重质量,因此,提高母猪产仔的质量和数量,是整个养猪业蓬勃发展的链条和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各类陆生动物的肉制品中消费量最多的是猪肉。不少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国内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几十年间, 全球对猪肉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有报道称, 2015 年, 全球养猪的数量可达10 亿头以上, 这一数字是上世纪70 年代的2 倍。除了一部分因为宗教、文化等原因不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 养猪业几乎分布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11.
德国养猪业在欧盟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对德国养猪业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就其原因进行了简要阐述,进而对德国养猪行业在全球猪肉市场中的机遇与风险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猪群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福好 《养猪》2011,(3):57-6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养猪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由1957年的6.72千克升至2007年的18.21千克,我国的猪肉产量由1983年的1 316.1万吨升至2007年的4 287.8万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增长更快,猪肉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较高,我国猪的饲养量占世界总饲养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养猪业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2013年全国出栏生猪71,557万头,猪肉产量5,493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64.3%,出栏生猪数和猪肉产量分别占全世界的50%左右。养猪业已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保证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以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养猪业由于受种猪质量差、疫病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水平及效率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消费猪肉的大国,生猪生产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生猪存栏4.7亿头,占世界总存栏数的49.32%;出栏商品猪5.865亿头,占世界总出栏数的48.04%;猪肉产量4 556.65万吨,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7.57%。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65.2%,人均量为33千克。 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农民有养猪的传统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养猪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8—1988年,我国猪肉产量从1 001万吨增长到2 018万吨,实现了第一次产量翻番。1988—1996年猪肉产量从2 018万吨增长到4 057万吨,实现了第…  相似文献   

15.
市场瞭望     
2001年春季养猪业形势预测 2000年全国生猪生产恢复性微升,猪肉货源正常,市场供应平稳,品种质量提高,销售数量增加;猪价基本平稳,猪粮比价较高,养猪业收益尚可。综观2001年养猪业的产销形势,一方面是生猪生产稳中微升,公母猪基础较好,目前猪粮比价对生产有利;另一方面,去年玉米减产将影响养猪业的成本,同时,猪肉消费呈增长态势,总体上讲,今年春季猪肉产销可望大体平稳,但地区性、阶段性、结构性的小幅上下波动预计将会存在。养鹅产业发展迅速 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1985年全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及其它世界各国的养猪业不断发展。除美国对猪肉的人均需要量稳定不变外,其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需要量都显著增加。目前,全世界的生猪存栏数及其发展速度要比人口增长速度快得多,主要是由于采取了科学育种,改善了饲养管理条件,增强了疾病的控制能力和在营养学科学研究方面不断进步的结果。在过去30年,猪营养学进展很快,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奠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称,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创24年最低增速。农业产值达58 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养猪业和家禽业在过去一年陷入了深度低迷,2014年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达8 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为5 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达2 894万吨,比上  相似文献   

18.
猪肉品质的系统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猪肉既是我国城乡消费的主体,也是肉类生产的主体和传统出口创汇产品。据中国农业年鉴(2001)统计,2000年全国生猪年末存栏44681.5万头,肉猪年出栏52673.3万头。猪肉产量达到4031.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8%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养猪生产在数量上的迅猛增长使得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养猪生产取得数量的快速增长背后所带来的猪肉品质问题也开始日益关注起来。因此,养猪业生产不仅面临随着人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生猪饲养量的逐年增加,养猪业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养猪过程中污水、粪便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区域内养殖密度的增加,猪病的发生机会也随之增加;大晕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猪肉品质下降等情况,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健康猪群的建立与维护——我国猪群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养猪业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由1957年的6.72kg升至2007年的18.2lkg,我国的猪肉产量由1983年的l316.1万t升至2007年的4287.8万t。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增长更快,猪肉的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较高,我国猪的饲养量占世界总饲养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养猪业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