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从根本上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必须在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挤奶设备、挤奶程序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计划、规程,走积极的综合防控之路。近年来,河南省濮阳某地区的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水平的不同,奶牛乳房炎时常发生,而且存在抗生素滥用现象,给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情况,笔者对该地区某奶牛乳房炎发病场进行了病料采集和实验室诊断,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一、实验室诊断1.材料。乳样为来自濮阳某地区某大型奶牛养殖场疑似乳房炎乳样30份。  相似文献   

2.
正要从根本上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必须在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挤奶设备、挤奶程序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计划、规程,走积极的综合防控之路。近年来,河南省濮阳某地区的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水平的不同,奶牛乳房炎时常发生,而且存在抗生素滥用现象,给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情况,笔者对该地区某奶牛乳房炎发病场进行了病料采集和实验室诊断,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一、实验室诊断1.材料。乳样为来自濮阳某地区某大型奶牛养殖场疑似乳房炎乳样30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河北地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试验采用乳房炎体细胞数间接测定法(BMT)和细菌培养技术对河北地区6个牛场的72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筛查和病原微生物诊断。结果表明:720份乳样中有182份为隐性乳房炎乳样,发病率为25.3%;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引起河北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大,为20.9%。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的重要疾病之一,占乳房炎发病率的90%.本文总结了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2020-2021年间,对凉山地区不同生产规模及不同管理水平的5个养殖场的518份乳房炎奶样及关联环境样品的病原菌携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在抽检的518份乳样及关联环境样品中有335份检出病原菌,检出率64.67%;其中106份检出两种及两种以上菌,占检出数的31.64%。在被检测奶样中,临床型乳房炎乳样和隐性乳房炎乳样单一菌株的检出占比有显著差异。该区乳房炎奶牛乳汁及其关联环境样本中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该地区乳房炎防控重点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方法]本研究应用美国加州奶牛乳房炎检测方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定期采集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动态监测.通过临床检查和CMT方法对辽西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1 32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甘肃省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特点,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LMT法对该地区6家奶牛场共240头奶牛乳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的240份奶牛乳汁样品中118份为隐性奶牛乳房炎,平均检出率49.17%,其中1~2胎、3~4胎和5胎及以上奶牛检出率分别为27.08%、42.31%和69.32%,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与其胎次明显呈正相关;此外,其检出率与奶牛日均产奶量呈负相关,其中日均产奶量低于21、21~23和23 kg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分别为70.52%、40.82%和23.40%。说明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为严重,养殖场(户)需要提高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流行广,是导致奶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为了解昆明市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状况,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昆明市周边3个标准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合作社奶牛按照30%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在抽检的2 297份乳样中,隐性乳房炎阳性数为897份,阳性率为39.05%,规模化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28.79%)显著低于奶牛合作社(56.21%)(P<0.01);奶牛后乳区发病率(69.34%)明显高于前乳区(57.64%);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加,奶牛乳房炎患病率随之显著增高。本调查对掌握昆明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以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发生、提高牛奶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发病和易发病,常常引起奶牛产奶量损失和治疗费用的增加,对规模奶牛养殖场或者奶牛养殖小区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治疗乳房炎,很多采用大剂量抗生素疗法,使牛奶中抗生素严重超标,乳品加工企业降价收购乃至拒收,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奶牛感染上乳房炎后,有些因为未能及时的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而不得不被淘汰,减少奶牛留群时间,增加养殖成本。今年7月份《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对奶制品安全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发展健康奶业,拓展无抗奶奶源,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乳房炎方法,是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奶业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高发病之一,对奶牛及奶业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该文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诊断方法、预防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基因疫苗和细胞因子在乳房炎预防中的作用,以及PCR与蛋白组学方法在奶牛乳房炎诊断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随着奶牛产业的蓬勃发展,乳房炎已经成为制约该产业的瓶颈之一。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5个奶牛养殖场采集了1 000头荷斯坦奶牛共计3 991份奶样,对临床型和非临床型(隐性)乳房炎分别通过临床症状和兰州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进行诊断。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18.20%,亚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36.50%,总阳性率54.70%,总阳性乳区率54.72%。从阳性奶样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主要病原菌为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且在不同类型乳房炎中的分布情况不同,临床型中链球菌属最多(54.37%),亚临床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48.56%)。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凉州区奶牛乳房炎的最佳药物应为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类。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因为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刺激所引发的一种炎症病变,通常情况下是由多种非特异性的病原微生物侵染引发,乳房炎发生之后,会造成奶牛的泌乳量显著下降,乳汁品质降低,危害严重时,还会造成奶牛的泌乳机能丧失,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本文结合弥渡县一个适度规模奶牛养殖场的发病情况,探讨了适度规模奶牛养殖场乳房炎的发病病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本文对2019年以来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种类、乳房炎发病情况、分子诊断方法、抗生素和中药治疗手段以及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同时总结了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预防措施,以期为乳房炎的诊断、防治及乳房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更好地防范奶牛乳房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北方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隐形乳房炎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地预防措施,为全面总结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治经验,减少奶牛乳房炎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和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对桂南地区3个奶牛养殖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发现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9.7%,不同奶牛场发病率、不同胎次奶牛及不同季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而各泌乳期奶牛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给奶牛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奶牛发生乳房炎后表现为乳房肿胀、发热和具有痛感,乳汁分泌过少,甚至停止泌乳,乳汁的质量下降等,发病的奶牛利用价值下降,不利于养殖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深度剖析,旨在为养殖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的类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奶牛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的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析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提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cowMastitis)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业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一直困扰着本溪地区的奶牛业发展,成为影响地区经济效益及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本溪地区木兰花乳业公司、爱民奶牛场、北方牧业公司、志东奶牛小区和朝阳生态养殖场5个奶牛场的70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离出本溪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为本溪地区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方案。细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BMT阳性乳样和临床乳房炎型乳样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6.7%和90%。70份乳样中分离出77株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其他细菌占致病菌的比例分别为44.1%、25.6%、18.3%、7.0%和5.0%,这些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普遍耐药,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氟哌酸、林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细菌之一.为了调查宁夏地区规模牧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牛中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特点.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常规微生物学及PCR鉴定方法,对宁夏地区6个规模牧场中的856份奶样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856份奶样中,共获得467株金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