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八眉猪蛋白质多态位点上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血清蛋白质和酶多态位点作为遗传标记,通过检测八眉猪四大产区六个亚群的遗似传组成。对八眉猪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八眉猪亚群间在个别位点上有较大分化,主要是Po和Hp位点;八眉猪亚群间遗传变异占其总群体的4.15%,八眉猪群体内的遗传眯慢占我国部分地方猪种(或群体)总和的10.84%;亚群间的亲缘关系以L和Ch亚群最近,与HD亚群最远;亚群间的分化有一定的层次,即主要是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收集的亚洲10国70个家牛群体血红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剖析了各家牛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总群平均基因多样度,基因分化系数,Shannon信息测值及固定指数。都反应映出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牛总群体的遗传化分程度较大,印度牛总群体的传分化程度较低。各总群的遗传变异来源在亚群内与亚群间分布不同,各总群的等位基因纯合度与其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呈明显的反变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收集的亚洲10国70个家牛群体血红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剖析了各家牛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总群平均基因多样度、基因分化系数、Shannon信息测值及固定指数,都反映出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牛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大,印度牛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各总群的遗传变异来源在亚群内与亚群间分布不同,各总群的等位基因纯合度与其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呈明显的反变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西4个黄牛群体6个血液蛋白位点估测的基因频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证实黄牛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由系统内血液蛋白质的多态现象所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5.28%以下。不同的群体遗传变异程度亦有差异,基因分化程度与备总群育种水平呈明显的反变关系。同时研究表明,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是进行黄牛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的最适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5.
陕西黄牛群体血液蛋白位点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西4个黄牛群体6个血液蛋白位点估测的基因频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证实黄牛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由系统内血液蛋白质的多态现象所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5.28%以下。不同的群体遗传变异程度亦有差异,基因分化程度与各总群育种水平呈明显的反应关系。同时研究表明,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是进行黄牛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的最适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日本鳗鲡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5年采集自长江口地区4个采样点、5批、共10尾性成熟前成鳗、82尾玻璃鳗的日本鳗鲡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在51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稳定扩增、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16条,16条引物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4个(86.36%)。五个采样群体各自的平均杂合度(Hc)在0.2053~0.3150之间,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o)在0.2974~0.4526之间;采样群体两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几,在0.0508~0.1524之间。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变异对群体总遗传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9.18%和20.82%;Nei的遗传距离在0.0593~0.1425之间;在玻璃鳗采样群体间未发现遗传差异同采样地点及月份有何显著关系,显示它们可能同属一个大混合群体。而遗传距离、遗传分化指数及NJ树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成鳗和玻璃鳗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7.
对2005年采集自长江口地区4个采样点、5批、共10尾性成熟前成鳗、82尾玻璃鳗的日本鳗鲡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在51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稳定扩增、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16条,16条引物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4个(86.36%)。五个采样群体各自的平均杂合度(Hc)在0.2053~0.3150之间,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o)在0.2974~0.4526之间;采样群体两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几,在0.0508~0.1524之间。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变异对群体总遗传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9.18%和20.82%;Nei的遗传距离在0.0593~0.1425之间;在玻璃鳗采样群体间未发现遗传差异同采样地点及月份有何显著关系,显示它们可能同属一个大混合群体。而遗传距离、遗传分化指数及NJ树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成鳗和玻璃鳗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Larixgemilnil)5个天然群体的MDH和GOT同工酶的分析表明:在兴安落叶松群体中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7.5%;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9;期望杂合度为0.226;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402;满归和绰尔。乌伊岭和库都尔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仅为7.9%。群体内的分化大、占92.1%,MDH和GOT同工酶的遗传变异与地理。气象因子之间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云杉现有天然林的遗传分化和种源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分布区现存云杉(picea asperata)天然林资源和表型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层抽取10个群 体,每群体30个个体,同步进行表型和同工酶两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 类分析对17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30% 和70%左右,群体间的变异主要呈纬度为主的梯度变异;同工酶变异的群体遗传学参数表明,云杉群体间的变异占 总变异的31.78%,群体间的分化大,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P=0.106>0.05)。依据天然 群体表型、同工酶水平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并结合天然群体地理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可将现有云杉天然群体分 为3个种源区和5个亚区。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同工酶分析技术对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天然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3种酶系统(GOT、MDH、EST)、7个位点对11个天然群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所有位点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3.9%、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6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06、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群体的分化程度较低.90.4%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724:而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中.73.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26.2%的变异来自群体间。长白落叶松群体在酶位点和表型性状上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对八眉猪、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等西部地区地方品种和汉中白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8个猪品种以及野猪基因组DNA、混合DNA样进行了RAPD分析。根据8个多态引物的扩增结果计算了遗传距离指数并进行了UPMG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与大白猪亲缘关系最近,八眉猪和汉江黑猪次之,而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远。综合考虑现行的分类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内江猪、八眉猪和汉江黑猪为一类型,荣昌猪和汉中白猪可划分为同一类型,但对野猪与其他品种的亲缘关系应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2)基因序列同源区设计1对引物,从8月龄健康雄性八眉猪肾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猪SOCS-2基因;用CLUSTAL W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技术检测八眉猪各组织中SOCS-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猪SOCS-2基因cDNA全长克隆成功(Genbank登录号为EF121242);家猪SOCS-2基因与澳洲野猪、人、小鼠、大鼠SOCS-2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4%,91%,89%,SOCS-2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100%,95%,94%,93%;SOCS-2基因在心脏、肺、皮下脂肪组织、腹部脂肪组织、肝脏、脾、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肾脏组织中最高,心脏次之,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表明猪SOCS-2序列保守性较高,在体内可能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原八眉猪种质资源现状与繁育体系建设。[方法]在调查青海省互助八眉猪的数量和分布、体型外貌和体尺指标基础上,测定了高原八眉猪及其杂种猪的肥育性能,并探讨了高原八眉猪繁育体系的建设。[结果]青海省共有八眉猪470余头(公猪34头),二元杂种母猪2 700余头;经过近30年的保种选育,八眉猪的体尺指标显著提高(P0.05);肥育期长×(约×八)、约×(长×八)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而(约×八)和(长×八)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对互助八眉猪保种场现有的155头八眉猪,将基础群公、母比例确定为1∶10,其中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的比例为1∶3∶6。最后,建立了高原八眉猪的二元和三元杂交繁育体系。[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高原八眉猪的合理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多态型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我国4个地方猪品种(八眉猪,黑河猪,内江猪和荣昌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遗传多态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猪血情 AKp 有 AA,BB,CC,AB 和 BC5种表现型,结果表明这些表现型分别受3个复等位基因 AKp~A,AKp~B 和 AKp~C 支配。计算了各品种AKp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对品种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64头杜洛克、长白、八眉和关中黑猪的二、三元杂种猪的主要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杂种猪的肌肉pH、系水力、嫩度、总色素和熟肉率等与其母本品种(八眉猪和关中黑猪)比较,无明显差异;以杜洛克为父本、八眉猪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较以长白为父本、关中黑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在肉质性状、尤其在肌纤维和品味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6.
精子黏合分子1 (SPAM1)是一种在受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精子抗原,以10 个中外猪种的20个无遗传相关公猪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猪SPAM1基因的部分第二外显子和第三内含子2 个DNA片段,经PCR产物直接测序并作序列比较分析后在外显子2和内含子3上分别鉴别到1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位点,其中外显子2上的T>A碱基颠换(M191T-A)可导致其编码的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SMART软件分析显示M191T-A处在SPAM1蛋白糖基水解酶保守域的编码区.建立PCR- TasI -RFLP方法检测了4个西方商业猪种以及8 个中国地方猪种791个个体在M191T-A位点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在八眉猪、莱芜黑猪、米林藏猪、杭猪、剑河白香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中检测到突变型等位基因A;而在二花脸猪、民猪、五指山猪和皮特兰猪中仅存在TT基因型,表现为极端的单态分布.  相似文献   

17.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seven Chinese indigenous pig breeds (Meishan, Erhualian, Hezuo, Bamei, Qingping, Tongcheng, and Huainan) and three exotic pig breeds (Large White, Landrace, and Duroc)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DNA differential display technique by means of eight primer combinations. A total of 123 reproducible band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mean Nei's gene diversity, and mean 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 for each pi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se the Nei's standard genetic identity and distance were estimated, which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dendrogram tree for the 10 pig bree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and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for evaluat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s of pig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八眉猪SLA DRA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 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八眉猪SLA DRA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分型,并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22头八眉猪中共检出2种等位基因(A和B)和3种基因型(AA,BB和AB),其中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对不同SSCP带型的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发现该基因仅有一个核苷酸突变位点(c.3093 A→C),为错义突变,使甲硫氨酸(Met)变为亮氨酸(Leu),并且该氨基酸位于抗原结合位点上。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八眉猪遗传杂合度(He)为0.351 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08 8,且经χ2适合性检验,八眉猪在此位点上没有偏离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八眉猪SLA DRA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5个多态蛋白(酶)位点碱性磷酸酶(Akp)、蛋白酶抑制物1(PI-1)、后白蛋白1(Po-1)、后白蛋白2(Po-2)和铜蓝蛋白(Cp)分析了清平猪、阳新猪、南阳黑猪、南城黑猪、东乡花猪、杭猪6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大小依次为:南阳黑猪(0.4142)、南城黑猪(0.3057)、阳新猪(0.3032)、东乡花猪(0.2606)、杭猪(0.2478)、清平猪(0.2416),通过计算Nei(1978)标准遗传距离,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6个品种聚成2大类:清平猪、南城黑猪、阳新猪、南阳黑猪聚成一大类;东乡花猪与杭猪聚成另一类。  相似文献   

20.
郭远玉  侯生珍  杨葆春  刘永福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97-11698,11701
[目的]为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的利用及优良二元母猪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首次引入白色杜洛克、大约克夏和长白猪作为父本,分别与青海互助八眉母猪杂交,研究杂交父本对青海互助八眉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筛选最佳杂交组合。[结果]以杜洛克、大约克夏、长白猪为父本对青海互助八眉猪进行杂交改良,生长速度、胴体瘦肉率、母猪泌乳量均有较大提高。以白色杜洛克(♂)×青海互助八眉猪(♀)或长白猪(♂)×青海互助八眉猪(♀)的杂交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青海互助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同时具有青海互助八眉猪的优良肉质性能,更适应市场的需求。[结论]在生产中应大力开展白色杜洛克或长白猪与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生产繁殖性能高的杂一代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