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宝鸡市甘蓝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剖析,重点论述了栽植越冬甘蓝的可行性,提出了在宝鸡市发展越冬甘蓝完全可行,并对宝鸡市越冬甘蓝适宜栽植区进行了规划,总结了一系列越冬甘蓝栽培技术,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越冬甘蓝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蓝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介绍了早春甘蓝、夏甘蓝、秋甘蓝、越冬甘蓝的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甘蓝几种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越冬甘蓝成为冬季蔬菜生产的生要品种之一,由于过去推广的撑杆拱膜栽培技术费工费时.而且物料投资较大.严重制约了越冬甘蓝种植面积的扩大,而越冬甘蓝无撑杆拱膜栽培技术,是一项既省工省时,又减少物料投资的新型栽培技术,深受菜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李平 《农技服务》2006,(5):13-13
利用小拱棚种植伏白菜、早秋菠菜、越冬甘蓝和西瓜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剑 《农村科技》2014,(1):56-57
<正>近年来,随着叶城县设施农业生产的发展,温室越冬茬蔬菜栽培面积和蔬菜种植种类有所增加。越冬茬蔬菜,经济效益较高,但由于栽培技术较难,农民不易掌握,在栽培管理中存在管理粗放、病害严重,蔬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根据我县越冬茬蔬菜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出叶城县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越冬甘蓝已推广多年,但没有完全发挥出该品种的特点。特别是露地种植越冬甘蓝效益忽高忽低,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结合近年来的推广经验,现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春白菜、制种葫芦、越冬甘蓝一年三作三收,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采用这种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可生产春白菜1000~1500千克,收获葫芦种75~125千克,越冬甘蓝1500~2000千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县白水江沿岸尚德镇甘蓝、辣椒等蔬菜生产已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2-3月份上市的露地越冬甘蓝对补充冬春淡季缺口,平衡市场供求起着重要作用,产品远销青海、宁夏,重庆、兰州等地,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以越冬甘蓝为主茬的露地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春甜玉米——夏辣椒——越冬甘蓝)投资少,见效快,病虫害少,技术容易掌握,经济效益可观,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越冬甘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冬甘蓝耐寒.不加任何设施保护,能露地安全越冬。省工,省本.管理方便。结球紧实,叶片肥厚.中心柱较短,品质优良,食味佳,叶球净重1kg左右。能在12月至翌年3月陆续上市,比大棚甘蓝提前上市,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而且,冬季栽培无病虫害危害,不需使用农药.生产出的甘蓝是一种优质无公害蔬菜和绿色农产品。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冬暧大棚西瓜、夏白菜、越冬甘蓝周年三种三收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能利用大棚周年生产反季节蔬菜,每667平方米(1亩)可生产西瓜6500千克、夏白菜4000千克,甘蓝3000千克,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甘蓝是我国北方主要春菜种类之一。越冬甘蓝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春季蔬菜供应的丰欠。制约越冬甘蓝栽培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秋冬季的天气。在黄淮流域.正常年份越冬甘蓝露地栽培可以安全越冬且丰产优质。天气异常年份越冬甘蓝常出现冻死或未熟抽薹现象,不能安全越冬,给生产效益和市场供应带来不利影响。针对秋冬季天气异常状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安吉县推广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粮经轮作等生态高效新型农作模式,既能提高土壤质量,改良生态环境,又能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稳粮增效、优质高产,成效明显。该文介绍了"菜稻"轮作、"西瓜-水稻"轮作、"鲜食大豆-水稻"轮作、种养结合等种植模式,并具体介绍了越冬甘蓝-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和越冬甘蓝与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河北省玉田县虹桥镇朱庄村农民朱占元采取甘蓝-西瓜-棉花-甘蓝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每667m^2纯收入4500—4800元的高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露地越冬甘蓝种植深受各地农民的欢迎,但往往由于种植模式不当,效益不高.现将近两年来的高效种植模式做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露地越冬甘蓝种植深受各地农民的欢迎,但往往由于种植模式不当,效益不高。现将近两年来的高效种植模式做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辛集市中里厢乡一带农民采用甘蓝—天鹰椒一年两作栽培模式,即在天鹰椒定植前利用拱棚覆盖栽培种植一茬甘蓝,由一年天鹰椒一熟制变为一年甘蓝—天鹰椒两熟制,效益显著。此栽培模式下,平均亩产甘蓝3950kg,天鹰椒225kg,共收入47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1早春甘蓝栽培要点1  相似文献   

17.
菏泽地区高新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蔬菜新品种越冬甘蓝系列在各地报刊报导后,很多读者来信询问有关问题,现统一答复如下: 1什么叫越冬甘蓝? 甘蓝,俗称圆白菜、包心菜,是一种市场上十分普及的大众化蔬菜.一般栽培方式为大棚、小拱棚、露地春栽或秋栽,利用冬闲地,一般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冬栽春收,补充淡季市场,这就是越冬甘蓝.越冬甘蓝现有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由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农科所(邮码:274021,电话:0530-5511236)推出的优质蔬菜新品种越冬甘蓝,最近被山东省农科院确定为首选推广的反季节特优蔬菜。 该品种有三大特点:一是上市早。越冬甘蓝冬季已形成半包球,元旦、春节前后上市;同时越冬甘蓝3月初采收完毕,不耽误脱毒马铃薯等春季作物的栽植。二是投资少。越冬甘蓝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云和县地处山区,历年来是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理想地区,如黄源乡、云丰乡等地,特别是夏季甘蓝反季节栽培更是普遍,每到8、9月份就有大量甘蓝畅销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增效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连年种植,甘蓝的抗逆性、抗病性减弱,产量减少,当地农民便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城里人谈“甘”色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县农业局适时推出了无公害栽培夏季甘蓝载培技术,并受到农民的欢迎。经过几年的总结,高山无公害夏季甘蓝反季节栽培技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0.
李宗兰 《农友》2002,(3):15-16
双膜花生——夏季菠菜——越冬甘蓝一年三种三收,使各季都错开供应高峰期,价格高,效益好。我们在生产中,具体运用后,一般每亩产鲜花生500公斤,产值1500元,夏菠菜1000公斤,产值1000元,越冬甘蓝产量为2000公斤,产值2000元,每亩总产值为4500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膜、地膜等费用(农膜可使用2—3年)共计1050元,纯收入超过30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