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玄参科马先蒿的结瘤固氮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在进行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考察时,在甘肃民乐县发现玄参科马先蒿可以形成根瘤,并具有乙炔还原活性。玄参科植物的结瘤固氮现象未见文献记载(文献查至1990年)。  相似文献   

2.
甘肃中西部豆科植物根瘤菌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甘肃中西部地区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资源多样性的调查,共获得豆科植物根瘤样品452份,涉及18个属,30个种,分离得到328株根瘤菌。调查结果显示:(1)本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贫乏,但适应性强,大多数都具有抗干旱、耐盐耐碱特性。(2)土壤干旱和土壤高盐浓度是影响根瘤形成的重要限制因子。(3)本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形状多为棒状、球状,部分为不规则状;颜色为红色、浅褐色、褐色、黄色,部分为白色、黑色。(4)许多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疆干旱区短命豆科植物弯果胡卢巴结瘤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弯果胡卢巴(Trigonella arcuata)是新疆干旱地区的短命豆科植物,生长于早春,生活周期短,约两个月,在盛夏之前就完成了它的一生。它能结瘤固氮,固氮活性变幅较宽。与一般豆科植物不同,苗后期它的根瘤固氮活性最高。根瘤固氮活性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土壤水分条件是植物根瘤固氮活性表达的重要因素。弯果胡卢巴根瘤内存在着吸氢酶体系,在固氮酶作用下,伴随氮的还原而产生的氢气,可以再循环利用,提高了固氮的相对效率。虽然弯果胡卢巴根瘤在各生育期不放氢,固氮效率为1,但是其根瘤内吸氢酶活性与植物生育期有相关性,初花期活性最高。此外,本文对弯果胡卢巴结瘤固氮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用乙炔还原法测定豆科、非豆科根瘤样品的固氮活性时,一般多采用剥瘤的方法制备样品。而用根系——根瘤联体(剪去茎叶只带根瘤的根系)作为测试样品,要比剥瘤法简便省时。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共生体系的存在。但往往因样品制备后温育时间,样品采集后存放的时间不同,而使固氮活性差异悬殊,我们对本所温室实验地里的苜蓿、草木樨离体根瘤(根系——根瘤联体)的固氮活性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疆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固氮是我国农业的传统经验,也是现代农业体系中维持土壤碳氮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培肥改土的有效途径。然而,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只是“固氮潜力”,并不能代表固氮能力。就根瘤菌来说,它的活动还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开发逆性环境中的根瘤菌资源并研究其抗逆特性是提高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固氮能力的关键。新疆干旱区环境特殊,豆科植物在农牧业生产、药材生产、土壤改良、防风固沙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从1983年开始,对新疆境内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根瘤菌资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6.
蚕豆根瘤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甘肃省不同蚕豆种植区采集蚕豆根瘤,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获得到11株蚕豆根瘤菌,经过蛭石粉和土壤栽培筛选试验,筛选出7株(G1、G2、G6、G7、G8、G10、G11)根瘤菌,它们与临蚕2号蚕豆有效共生匹配效果好,共生固氮力强,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永友 《植物医生》2011,24(3):43-45
用2-4-D处理水培养的棉花植株并接种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结果表明,2,4-D能诱导植株形成透明根瘤,且诱导的最佳浓度为0.05mg/kg,与豌豆根瘤菌同时处理棉苗后,可促进根瘤形成。  相似文献   

8.
条锈菌侵染早期小麦叶片RNA和rRNA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示踪方法研究了条锈菌侵染早期小麦叶片的RNA和rRNA合成。结果表21h期间,表现不亲和性反应的叶片总RNA合成有所增加,而亲和性反应寄主叶片则低rRNA合成未受侵染影响。在接种后39~45h期间,只有呈亲和性反应的寄主叶片RNA和大幅度增加。对rRNA各组分合成的测定表明条锈菌侵染所影响的只是大分子量rRNA,胞质和叶绿体rRNA的合成也存在差别。文中讨论了上述变化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氟乐灵对作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作者于1978~1983年在黑龙江垦区大面积大豆田里应用氟乐灵灭草,并观察对大豆和后茬作物影响所进行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用药量和土壤不同含水量对大豆生育、产量、根瘤生长、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和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的毒害。每公顷施用1.0~2.5公斤有效量氟乐灵大豆出苗,出苗后的生育和根瘤的形成及其固氮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大豆减产1.7~9.4%。田间施药后,虽然经过春、夏、秋、冬四季的十几个月时间,较高用药量对后茬作物小麦、玉米等仍有残留毒害作用,致使这些作物的生育受抑制,产量下降。最后对当前推广应用的氟乐灵剂量进行了商榷,对下茬作物安排及如何解决药剂对根瘤影响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宁夏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宁夏野生及栽培豆科植物结瘤固氮资源的调查,从24属47种豆科植物根部采集到根瘤样品748份,通过调查显示:兴隆山棘豆和单叶黄芪为新发现的豆科结瘤植物;此地区根瘤主要为黄色或褐色,性状以球形和棒状为主,主要着生在侧根;影响宁夏豆科植物结瘤的因素有水分、土壤肥力和植物的生育阶段;根据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和利用状况,将宁夏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分为干旱区、山坡草地区和耕地区.  相似文献   

11.
大豆接种根瘤菌,在生茬地上种植多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在重茬豆田接种,效果则下降,甚至难以表现增产效果,这已被众多的实验所证实。近年来一些报导指出,大豆根廇菌接种效果之所以较差,有的是因土著根瘤菌数量多,竞争力强,导致接入菌种不能占据结瘤位置,有的是因接入菌种与栽培的大豆品种间亲合力较差,根瘤菌不易进入大豆根内,不能形成有力的共生固氮体系。为了探讨土著根瘤菌对生茬地和轮播地大豆的结瘤固氮关系。1984年我们对石河子地区145团8号田大豆的自然结瘤、固氮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提供在石河子地区有效地接种大豆根瘤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叶片受新月弯孢菌侵染后的细胞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与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玉米叶片受弯孢菌侵染后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病菌侵入后,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着寄主细胞病变、坏死,菌丝可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随病菌侵入和在寄主体内扩展,寄主细胞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超微结构变化,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解体,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并最终解体、坏死、变形。细胞化学标记定位发现,受侵寄主细胞壁中纤维素、木聚糖和果胶质的标记密度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健康组织,表明细胞壁降解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产生与病菌侵染和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是许多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虽然这种线虫在这些寄主范围内已发现有许多小种或株系,但对这些小种还缺乏明确的描述,并且有些小种似乎还能适应新的寄主。洋葱是蔬菜作物中被害最严重最广泛的一种,但萝卜、欧洲防风、蚕豆、豌豆和大黄也被侵染。至少这些作物中的一些被侵染草莓、燕麦和其它作物的一个小种所侵染。  相似文献   

14.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和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5%和35%条件下,分别设不接种(对照)、单接根瘤菌、单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双接根瘤菌与摩西球囊霉等4个处理。结果发现:干旱胁迫显著抑制沙打旺AM真菌侵染率(P<0.05),而接种根瘤菌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显著促进摩西球囊霉对沙打旺根系的侵染(P<0.05)。接种AM真菌不仅显著提高沙打旺对P的吸收(P<0.05),而且明显促进根瘤的生长。无论是在干旱条件下或是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双接根瘤菌与摩西球囊霉处理对沙打旺生长及养分吸收的效应显著高于单接菌处理,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以及N、P、K等吸收量均为最大。结果表明:AM真菌与根瘤菌双接种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大豆、烟草与地黄寄主上14 个大豆孢囊线虫(SCN)种群形态与分子鉴定的基础上, 对雌虫的孢囊和阴门锥进行形态观察和测计。结果表明:烟草SCN和大豆SCN的各测量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地黄SCN的阴门窗长(43.8μm)和宽(33.9μm)显著小于其他两者(P<0.05); 同一寄主不同SCN种群之间的形态也存在一定差异; 阴门裂长和下桥长具有稳定性, 可以作为鉴定大豆孢囊线虫可靠的形态特征。3 种寄主种群侵染大豆(‘荷豆12号’)的试验表明, 大豆SCN能侵染大豆并能形成雌虫, 而烟草SCN和地黄SCN未能侵染大豆和形成雌虫。本研究结果表明SCN不同寄主种群存在形态变异, 而它们对大豆的寄主适应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薇甘菊柄锈菌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检疫温室条件下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寄生菌——薇甘菊柄锈菌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可以侵染植物叶片和叶柄等营养器官。受侵染部位起始出现褪绿斑,12~15d,自叶背产生黄色冬孢子堆,并逐步坏死和脱落,最终致寄主死亡。冬孢子黄至暗褐色,包埋在寄主组织中,无明显休眠期。高湿条件下,冬孢子易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用悬挂法对29个科、62个属的72种植物进行了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菊科植物天门冬、紫茎泽兰、向日葵、地胆草上形成褪绿斑,但未发现菌丝和吸器。薇甘菊柄锈菌可成功侵染薇甘菊和同属植物假泽兰。  相似文献   

17.
 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了蚕豆萎蔫病毒2号(BBWV-2)分离物PV131和P158侵染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和蚕豆(Vicia faba)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受PV131分离物侵染的昆诺藜叶肉细胞质中膜结构大量增生,形成有膜状结构、大小泡囊及电子致密物质的特殊膜增生区;病毒粒子散布在细胞质中,形成大块结晶体和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直径约75nm,横切面由9个病毒粒子组成;受PV131侵染的蚕豆叶肉细胞中也形成膜增生区和管状结构,未见病毒结晶体。受P158分离物侵染的昆诺藜和蚕豆叶肉细胞病变情况与PV131分离物相似,形成膜增生区和相同的管状结构,在蚕豆叶肉细胞中也未观察到病毒结晶体。上述结果表明:2个BBWV-2分离物虽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引起的细胞病变程度有差异,但其细胞病理学特征是由病毒基因结构所决定,与寄主的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8.
苜蓿是一种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高的优良牧草,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能力强,而且耐盐碱,产量高,不仅是各类家畜的优质饲料,也是很好的绿肥作物。为了提高它的产量,选育出适于新疆自然条件下侵染力强,固氮活性高,适应性广的优良菌株,我们在1988年做了苜蓿根瘤菌优良菌株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明确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过程及机理,对防治稻瘟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稻瘟病菌常用致病菌株GUY11和ZB25,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量表达菌株,并通过荧光显微观察菌株侵染寄主水稻过程中侵染结构的形成与发育,包括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染钉形成、侵染菌丝增殖、坏死斑形成及产孢。另外,通过比较过量表达菌株对稻瘟病高抗水稻和易感水稻的侵染过程,发现侵染过程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侵染钉的穿透和侵染菌丝的定殖。本研究为分析稻瘟病菌对寄主水稻的定殖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小麦抗白粉病菌侵染乳突反应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对小麦白粉病菌与不同抗性寄主相互作用中乳交反应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微结构上乳突反应是所有侵染位点的共有特征;大量线粒体、多聚核糖体、高尔基体及各种小囊泡参与了小麦乳突的形成;进入乳突沉积区的小囊泡首先形成一个个结构致密的小颗粒,然后堆积起来形成乳突的内部主体和核心,其外围是细胞器解体后沉积的一层染色淡而均匀的无定形物质;乳突沉积开始的早晚、沉积速度及持续时间决定着乳突最终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抗性强弱;乳突抗性取决于乳突沉积的早晚与速度,而不是最终沉积量即乳突的大小。乳突抗性强的材料如KhaplixCc8总是在入侵栓进入前已形成较完整的半圆形乳突。而高感寄主如高加索,绝大部分乳突物质是在病菌入侵栓进入后沉积的,所形成的多是沿吸器颈部周围沉积的筒状元抗性乳突。病菌侵染点附近寄主细胞壁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强是所有寄主的一种普遍反应,且无明显的抗侵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