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培与土培栀子显微结构及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生栀子枝条插入水中诱导出不定根,分别进行溶液静止培养和土壤培养.60d后测定生物量和相关生理指标,并对根、茎、叶横切面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水培栀子生物量低于土培栀子的,含水量增加.与土培叶片较厚、较长相比,水培叶片变薄、变短、变宽;水培叶片表皮细胞大于土培叶片;与土培叶片柱状细胞整齐排列的栅栏组织相比,水培叶片缺乏柱状细胞,代之以球状小细胞无规则排列,且有较大的细胞间隙;水培叶片叶绿素b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土培叶片的,表明水环境下植物对光能吸收有所下降.叶绿素a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2种条件培养叶片中差异不显著.水培栀子茎维管较土培栀子稍粗.2种培养条件下植物根系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差异显著:水培栀子白色或淡绿色根系比土培栀子褐色多毛的根系长1/3以上,有二级根和少量三级根,缺乏根毛;水培栀子根皮层细胞排列较疏松,部分细胞解体形成通气组织,而土培栀子根皮层细胞排列较致密,没有通气组织;水培栀子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土培,呼吸强度则低于土培,表明栀子适应水生低氧环境所表现的分解代谢下降和氮代谢增强.  相似文献   

2.
探明花叶细辛对水生环境的生态适应性,为其作为水培园林植物材料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设置水生和土培2种生境,对花叶细辛的根、茎、叶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土培相比,水培条件下花叶细辛根与茎的薄壁细胞增大,薄壁组织减少,茎表皮细胞及厚角组织减小,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减小,栅栏组织减少,栅栏组织细胞增大,排列疏松,并出现了通气组织.因此水培的花叶细辛具有典型的水生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特征,花叶细辛对水生环境的生态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以白鹤芋为材料制作徒手切片,进行去根与不去根2种处理,比较水培与土培对白鹤芋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根的根冠已退化,薄壁细胞层数减少;分生区顶端分生组织向前,靠近根冠;成熟区根毛数量多,排列整齐,相对退化;表皮无角质层,皮层薄壁细胞相对土培根排列更为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微管柱木质化程度低.  相似文献   

4.
水培与土培红掌根系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培条件下红掌根系结构的变化。[方法]以红掌为材料,制作徒手切片,用水培与土培2种培养方式比较不同培养环境对红掌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红掌土培根的表皮细胞近外侧有角质层,水培根没有。水培根的薄壁细胞比土培根排列更为疏松,细胞间隙增大。经过番红染色后,植物根的木质化细胞壁呈红色。红掌的土培根比水培根的红色区域要多,维管柱直径相对大。土培和水培的根伸长区细胞没有明显区别,但土培根伸长区很短,成熟区根毛长短大小不一。水培根的根毛排列整齐。[结论]水培环境中根系内部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并不影响植物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水培植物提供参考。[方法]以海芋的水培植株及其相应的土培植株为材料,石蜡制片和染色后,观察了根系的解剖结构,测量根表皮厚度。[结果]海芋的水培植株及其相应的土培植株在根冠体积及根冠淀粉粒的数量、表皮厚度、皮层结构差别明显。水培根的根冠体积小,淀粉粒的数量少,土培根的根冠体积大,淀粉粒的数量多。水培根的表皮厚度小于土培根。水培根的皮层中含有大量通气组织,土培根的皮层中为普通的薄壁细胞,不存在通气组织。土培根中靠近外皮层和内皮层的薄壁细胞的胞间隙小,皮层薄壁细胞的胞间隙较大。[结论]海芋的水培植株的根系结构已产生较大的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吊兰水培与土培根系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观叶植物配方配制营养液,将土培吊兰洗根,进行去根与不去根处理后放入营养液中培养,与相同条件下土培吊兰相比较,继而对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根系做徒手切片观察.试验表明:(1)水培试验中,去根比不去根的长势好,且生根快.(2)水培根系水生根根毛退化,且多为一次根系,气生根根毛较多.(3)在显微镜下观察,水培吊兰根系表皮较薄,皮层细胞体积较大,木质部退化;土培的表皮多磨损,皮层细胞致密,木质部多元型.  相似文献   

7.
水培对紫背天葵扦插苗某些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水培对紫背天葵扦插苗某些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是获得紫背天葵插枝适宜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 ,经水培处理 ,紫背天葵茎、叶、根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均明显优于土培 ;且显著提高了扦插苗各项生理指标 ,1~ 3叶期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土培提高了 1 4.33%~2 5 .45 % ;光合速率分别比土培提高了 9.67%~ 2 9.69% ;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 69.1 5 %~82 .3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虎尾兰根系对水培的适应性,为水培花卉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叶虎尾兰为材料,制作徒手切片,采用水培与土培2种培养方式,观察并比较根系外观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在形态上,土培短叶虎兰根系坚硬,表面粗糙,侧根发达,而水培短叶虎尾兰根系生长速度慢,直径较小,根毛退化。从解剖结构来看,土培根的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外覆盖较厚的植被皮,而水培根系表皮较薄,皮层细胞体积较大,髓部占中柱面积较小,木质部退化;短叶虎尾兰根中皮层部位存在含晶细胞。[结论]水培虎尾兰植株的根系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不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水培与土培绿萝的根系形态及结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水培和土培绿萝的根系形态及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水培绿萝根系长,侧根少,有气生根和根毛;土培绿萝根系短而粗,侧根多,根毛有脱落现象。两者的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应用32P研究砂培法和水培法条件下,烟草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砂培法培养的根对磷素吸收量所占全植株的百分率随培植时间而减少,而茎则随培植时间而增加,在水培法中:在整个培植期间根茎的吸收变化不大.两种培植方法在叶中的分布情况都是:下叶>中叶>上叶.从比活度看,烟株各部分的吸收情况,根>茎>下叶>中叶>上叶,并且两种培植方法对磷的吸收量都与培植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但水培比砂培吸收量多.  相似文献   

11.
茶树根系跨膜主动吸收氟的表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茶树根系跨膜主动吸收氟的过程,采用溶液培养法分析了茶树吸收氟的动力学特性,探究了温度、代谢抑制剂和氯离子等因素对茶树根系主动吸收氟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吸收试验可用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拟合,获得动力学参数Vmax=13.9μg·h~(-1)·g~(-1)(根干重,DW),Km=0.59 mmol·L~(-1)。与在25℃培养条件下相比,低温处理(4℃)明显抑制了茶树对氟的吸收,抑制率达到49.75%。代谢抑制剂2,4-Dinitrophenol(2,4-DNP)、叠氮钠(NaN_3)和正钒酸钠(Na_3VO_4)均抑制了茶树根系对氟的吸收过程,而且随着代谢抑制剂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根系氟含量和累积量也随之不断减少。在2,4-DNP、叠氮钠和正钒酸钠浓度分别为2、0.2mmol·L~(-1)和0.6 mmol·L~(-1)条件下,茶树根系氟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6.1%、39.1%和20.6%。当营养液中氟和氯浓度均为5 mmol·L~(-1)时,氯离子显著抑制了茶树对氟的吸收,抑制率达到73.1%,存在拮抗作用。从表观上分析,茶树根系对氟的吸收是一个与跨质膜电化学势梯度、代谢能量和载体蛋白有关的主动运输过程。  相似文献   

12.
茶树根愈伤组织及发状根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茶树发状根,生产茶叶中的有用物质,以大田茶树的根为材料,在离体培养下对其诱导发状根.结果表明,从茶树根愈伤组织中诱导出的发状根具有生长快、无向地性、密生白色根毛和较强的分枝能力.发状根分枝,存在直接分枝和在发状根上出现瘤状突起后在其附近发生侧根2种类型.发状根及其愈伤组织轮换在不同组分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发状根的分化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外植体在本研究的所有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不同品种的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野生植物豆腐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为了了解豆腐柴不定根生长潜力与诱导特性.于冬季在室内对豆腐柴进行了基质培养和溶液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豆腐柴枝条在冬季具有生根潜力,是否生根与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关系.在相同温度和光照下,土培豆腐柴枝条只长侧芽,不长根;而水培豆腐柴不仅长出了侧芽,还有10%的植株(清水培养)诱导出不定根.在水培条件下,平衡矿质营养能够促进根系诱导和发育,1/10Hoagland营养液中的豆腐柴比清水培养下提早6d出根,至44d时其长根的植株是清水培养的3.3倍,出根率达到33.33%.水培豆腐柴根系粗壮,呈爆炸状,很少分枝.生长素对豆腐柴不定根诱导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土栽和水栽条件下银皇后的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栽银皇后(Aglaonema'Silver Queen')要比土栽银皇后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具体表现在前者的根系嫩白,叶色更鲜绿。另外,两种栽培条件下银皇后的生理特性也有较大的差异。清水处理的水栽银皇后根系活力要低于栽银皇后的根系活力,但经100mg/L吲哚丁酸(IBA)处理后水栽银皇后的根系活力显著提高。水栽银皇后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要显著低于土栽银皇后,而水栽银皇后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稍高于水栽银皇后。水栽银皇后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都高于土栽。  相似文献   

15.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树组织培养技术在茶树种苗快速繁殖、辅助育种、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阐述了以茶树根、茎、花、种子等为外植体开展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研究,并提出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褐化、污染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丘陵红壤泡桐──茶树复合系统根系与凋落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项研究以进贤县温圳茶场泡桐茶树复合茶园为对象,探讨了桐茶复合系统的根系与凋落物状况,结果表明:桐茶复合茶园1m土体内根系总量比纯茶园多30.70%,茶树根系70.00%~80.00%以上分布在40cm以上土层,而泡桐根系则80%以上分布在40cm以下土层,二者营养生态位协调,不存在争水争肥矛盾。桐茶复合园年凋落物总量高出纯茶园21.90%,归还土壤的营养元素总量高出纯茶园17.00%,从而使茶园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马德良  王斐  琚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18-12419,12431
[目的]为室内观赏花卉水培移栽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君子兰、吊兰、海芋、白掌、龟背竹5种花卉为试材,洗净根系土壤,并剪除腐朽和老化根,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根系后进行水培栽植。观察不同批次试材水培后的生长情况。[结果]水培时间对君子兰的生根时间、水生根生长及老根腐烂情况均有影响;试材株高小于15cm、水温为12~15℃时,植株容易水培成功。吊兰和海芋很适合水培,水培后3d即有水生根长出,且水生根为白绿色,观赏价值极高,老根大部分腐烂。白掌和龟背竹在移栽后4d长出水生根,老根腐烂较慢。[结论]吊兰、海芋、白掌、龟背竹较适合水培,君子兰水培时应选择适当的植株和温度。经常换水或营养液、控制好水位是水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