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惠明茶是景宁县的历史知名品牌,惠明白茶更是荼中珍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当今“名茶大战”中,进一步扩大惠明白茶种植面积,研究改进其加工工艺技术,制作高品位的惠明白茶,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吉庆勇  何卫中 《茶叶》2009,35(4):211-214
研究长效控释肥对惠明白茶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对其促进生根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扦插基质内添加一定量的长效控释肥,持续、均衡为插穗补充营养,能显著(P〈0.01)提高了插穗生根率,增加了生根数、根长、促进插穗萌芽,缩短生根时间。基质中添加长效控释肥能影响惠明白茶插穗扦插生根过程叶绿素、可溶性糖、总氮、核酸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核酸对惠明白茶扦插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全氮含量对生根影响不大。其中以长效控释肥占基质体积比的2.5%~4.5%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2.08%、65.75%和23.63%,生根时间比对照缩短了14d。  相似文献   

3.
王建林  何卫中  潘正贤  丁四芳 《茶叶》2004,30(3):167-168
白茶是我国稀有茶树品种,本文通过实地观测调查,并以种植在景宁的安吉白茶、迎霜、鸠坑品种为对照,对景宁白茶品种优良单株的形态特征、发育特性、品种种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选育景宁白茶品种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景宁白茶种质资源调查与育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白茶是我国稀有茶树品种,本文通过实地观测调查,并以种植在景宁的安吉白茶、迎霜、鸠坑品种为对照,对景宁白茶品种优良单株的形态特征、发育特性、品种种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选育景宁白茶品种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景宁白茶品种资源调查与种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茶是我国稀有茶树品种,本文通过实地观测调查,并以种植在景宁的安吉白茶,迎霜、鸠坑品种为对照,对景宁白茶品种优良单株的形态特征、发育特性、品种种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选育景宁白茶品种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景宁白茶两个品种的特性、母本园培育管理、短穗扦插及茶苗管理技术;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时间、不同基质与景宁白茶扦插成活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张丽芬 《茶叶》2018,(2):98-101
茶旅,是一种以茶为重要载体的、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兴茶叶产业发展方式和旅游模式。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服务体验。文中阐述了景宁县发展茶旅慢游产业的目的和优势,规划构思了景宁县茶旅慢游产业发展的几种方式,并针对发展方式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景白1号、景白2号为2014年浙江省新审定的白化茶树新品种(统称景宁白茶),春季新萌发的芽叶在生长过程中的一定时间段内表现为乳白色,芽叶洁白如玉,所制干茶滋味鲜爽,香气清高持久,并具有独特的蛋黄香。但景宁白茶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优良茶树新品种,在其鲜叶采摘方面,鲜有系统的研究。因此,研究掌握其白化鲜叶采摘标准、采摘时间段和洪峰期时间,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充分组织人员及时采摘,最大限度地发挥景宁白茶的优良特性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化茶的有性后代遗传分化大、稳定性差,因此,其繁育主要依赖于无性育苗。常规茶树的短穗扦插或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基本上适用于白化茶,但白化茶的无性繁殖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叶昌松 《茶叶》2013,39(2):67-69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惠明茶为卷曲形细嫩绿茶。随着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变化,在绿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红茶、乌龙茶、香茶等品种。通过对景宁惠明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叶昌松  包佐淼 《茶叶》2011,37(1):39-41
惠明茶是景宁县重点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实施"以茶富民"战略,制订规划,出台茶产业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茶产业,以达到农民致富目的。本文阐述了分析了制约夏秋茶生产的成因以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永青  林敏莉 《茶叶》2016,(4):199-201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县农业主导产业,惠明茶是县里的传统产品,有着上百年的历史,面对目前市场竞争,本文就如何通过实施品牌加强战略,达到进一步提高金奖惠明品牌力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包佐淼  叶昌松 《茶叶》2011,37(2):111-112
产于浙南山区的惠明茶,因其品质特优,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名扬四海。本文阐述了景宁惠明茶的历史渊源与茶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叶昌松  刘建平 《茶叶》2012,38(1):40-42
本文着重介绍了景宁县茶叶良种化推广工作措施与经验,分析了惠明茶良种化工作取得成效的原因,提出了今后惠明茶良种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美霞  陈晓阳  吴政孺  林杰 《茶叶》2021,47(1):21-25
‘木禾种’与‘鸠坑种’、‘龙井种’并称为浙江三大有性系茶树品种,然而对‘木禾种’成品茶特征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指标检测和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三种方法对7个‘木禾种’原料加工的成品茶进行分析,旨在获取‘木禾种’在茶类适制性、成品茶辨别度上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结果表明‘木禾种’在黑茶陈香纯正,红茶显甜香,各茶类均具有一定的适制性;‘木禾种’成品茶水浸出物含量整体偏低;与丽水香茶、寿眉白茶、贡眉白茶、武夷岩茶、熟普、茉莉花茶、金骏眉7种成品茶比对结果,‘木禾种’的7个成品茶的识别率平均达到了99.24%,具有非常高的外形辨识度。本文还分析了‘木禾种’茶树在各类茶的适制性,其成品茶具有非常高的品种辨识度,可为‘木禾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昌松  杜一新  包佐淼 《茶叶》2011,37(4):255-257
景宁县是著名金奖惠明茶的原产地,茶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分析景宁县茶叶生产现实,依然存在着生产条件未经改良,产业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施肥不科学,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单一等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持续稳定发展。鉴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白茶功能性成分及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茶是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近年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其产量在六大茶类中的占比逐年增加。文章重点对白茶中主要功能性成分以及白茶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突变、抗癌及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俊奇  程永祥  丁洁平  程挚 《茶叶》2021,47(1):43-44
近半个世纪茶尺蠖在临安茶区呈间断性暴发,本文根据生产中监测数据和调查考证情况,分析每次茶尺蠖暴发与气候、茶园生产管理的改变和迁徙等因子的关联性,找到关联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指导生产中及时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控制茶尺蠖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9.
刘祝安  袁航 《茶叶》2014,40(3):160-163
概述了‘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优势,分析了‘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强化茶文化产业的整体包装和前瞻性策划,增强政府扶持及政策引导,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有助于促进‘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