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白城市洮北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比较优势,分析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找出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简史,着重回顾1978年以来河南棉花生产发展历程。比较了不同年份河南棉花种植面积、皮棉单产、皮棉总产等变化,总结了不同年代河南棉花生产特点与波动规律,分析了棉花生产下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实现河南省棉花生产复兴的生产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3.
范铁丰 《北方水稻》2012,42(2):76-80
通过总结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水稻生产的现状,指出我国水稻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并结合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对粳稻的需求和黑龙江粳稻生产的优势,阐明了黑龙江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由此证明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劲等 《中国稻米》2014,(1):5-11
发展粳稻生产是我国稻作生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南方稻区粳稻生产概况,分析了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南方粳稻发展对策,最后总结了南方粳稻生产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2012年棉花生产情况的调研,简述了东台市2012年棉花生产的产量结构与效益收入、气候特点与苗情变化情况,介绍了夺取棉花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了目前棉花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东台市进一步发挥棉花生产优势、提升棉花生产水平、增加植棉经济效益、稳定棉花生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二年制脱毒种薯体系建设及其关键技术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利用是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因繁殖周期长,病毒再侵染风险高,使种薯质量很难保证。本研究以品种脱毒和试管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环节,建成了二年制种薯生产体系。该体系将种薯生产在田间多年繁殖改进为只需一年繁殖,从而降低了病毒再侵染机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7.
林蕊桂 《茶叶》2010,36(2):105-106,120
本文阐述了茶叶生产网点调查结果,分析了本区茶叶生产现状及茶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绿色水稻生产环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主要区别;阐明了绿色水稻的生产要以转变观念、巩固树立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的思想为前提,指出了绿色水稻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衡阳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生产企业多,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品种结构不合理,除杂保纯工作不到位,生产基地有缺陷,比较经济效益不高;分析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种子价格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缺乏,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乏力;并提出了对策:扶持龙头企业,靠大做强,建立稳定、良好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制种的比较经济效益,树立信誉,扩大市场,争取政策扶持,严把种子质量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安徽省长江两岸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安徽沿江棉区杂交棉的种植现状,探索了杂交棉发展受阻的内因和外因,展望了安徽沿江棉区杂交棉生产发展的前景,同时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如何向机械化生产转移开展了讨论,为安徽沿江棉区的棉花生产走出困境寻找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使用自来水冲泡绿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等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将其产生的茶垢分别进行定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红茶产生的茶垢质量显著小于其他茶类,而绿茶、黄茶和乌龙茶的茶垢质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清香型绿茶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云 《茶叶》2010,36(2):102-104
为了有效利用夏秋季茶树鲜叶资源,进行了清香型绿茶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展清香型绿茶工艺生产,可以明显提高夏秋茶产量和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缓解采制用工紧缺矛盾,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带动了欧洲的饮茶文化。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兴起,在欧洲广泛使用。早期欧洲人所使用的茶具大都从中国进口,在中国也随之出现了特定的外销茶具。随着对茶具需求的增大,欧洲逐渐开始了本土的茶具制作,并出现了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茶具。  相似文献   

14.
朴龙求 《茶叶》2000,26(Z1):287-299
Mr. Taeryum, an envoy of Shilla Dynasty brought tea seeds from China during Tang Dynastyand the seeds were planted at Jiri Mt. by the order of King Heungduk at AD 828. During Koryo Dynasty (918-1392), Buddhism spread rapidly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the tea culture reached its highest stage of prosperity. At the Chosun Dynasty. However, the ceremonial drinking of tea vanished almost completely due to the flourishing Confucian tradition, a kind of substitution of Buddhism. But a few people have supported th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by themselves. Since the independence of Korea soon after the World War II(1945), the cultivation area of tea plants has been increased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tea drinking has become popular again.At present, the cultivation area has been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tea production has also been lifted up year byyear. In spite of continuous increased tea cultivation area, there still is a sever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tea in thecountry. Tea farmers and the Korean government should take several actions to solve to remedy the situation.In this paper the prospect for shortage of tea demand is discussed after 2003 when the high special customs du-ties for tea products is lowered from 536% to 30 or 40% in Korea and the trade situation of tea products oncountries around Korea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5类茶叶对Con 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掺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玉春  高依卿 《茶叶科学》1993,13(2):157-160
研究了5类茶对 ConA 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 掺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茉莉花茶、绿茶、红茶和白茶灌胃,均能显著促进 ConA 刺激的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但乌龙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对不同浓度 ConA 刺激的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2%的茉莉花茶、绿茶、红茶和白茶也分别高于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最适 ConA 浓度,健康小鼠为12.5μg/ml(绿茶、红茶和白茶)和17.5μg/ml(茉莉花茶),血虚小鼠为22.5μg/ml。上述结果表明,2%的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历史名茶霍山黄芽茶叶香型特征,比较其不同等级茶叶香气质和量的差异,从原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选其特一级、一级和三级茶样,以SDE法提取香精油、GC-MS配合标准样品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共检出香气成分44个,包括了萜烯醇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烷类、杂环类、萘和酚类共10类香气化合物;3个等级茶叶香气共有成分26个,其中主要成分是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乙酸叶醇酯、苯甲醛、β-荜澄茄烯、2-戊基呋喃等,前2个含量最大,这些化合物构成了霍山黄芽清香持久香气的物质基础;(2)从特一级、一级至三级茶样,分别测出41、34和32个香气成分,而且高等级茶叶香气成分个数较均匀地分布于上述10类香气化合物中;以内标法进行相对定量,测得特一级、一级的香气含量分别高出三级的香气含量33.7%、9.8%。分析认为:3个等级茶样的品种、栽培条件和加工工艺相同,采摘时间和芽叶质量则是影响其香气质(香气化合物种类)和量(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饮料的发展与研究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近20年来中国茶饮料的发展状况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总结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和茶饮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应用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简述近年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主要茶类特征成分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其异同点,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开发茶类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花茶最佳素坯原料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  相似文献   

20.
针对蕉城区春茶采后的茶树、茶园及病虫害状况,总结提出春茶采后低产茶园改造和生产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