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2005~2014年例行监测数据对沱江成都段水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沱江成都段在2014年间,氨氮最高超标倍数为3.69倍,总磷最高超标倍数为1.50倍。显示污染类型以氮磷类和有机类为主。2005~2014年间,污染河段范围增大的同时,超标河段的污染程度也有所加重,主要污染河段出现在毗河和中河。2013年成都市沱江流域COD排放量6.89万t,氨氮排放量0.81万t,总磷排放量0.16万t,分别占成都市排放总量的36.3%、36.6%和42.5%。其排放以城镇生活源和农业源排放为主。在此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为理论基础,选取钱塘江(杭州段)2011~2018年典型的经济指标和水环境污染排放指标,构建了钱塘江(杭州段)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相关性计量模型,模拟了钱塘江(杭州段)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钱塘江(杭州段)重点工业废水排放量、重点工业废水排放量中COD排放量和重点工业废水排放量中氨氮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拟合曲线都呈现直线型负相关关系。说明钱塘江(杭州段)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改善空间,其水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以韶关市芙蓉新区为例,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区域内各镇2017、2020和2030年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桂头等9镇仍有可利用容量,重阳镇2017、2020和2030年将出现氨氮水环境容量不足情况。  相似文献   

4.
武汉北太子湖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并采样检测,得到武汉经济开发区北太子湖水质现状及实际入湖污染量,并以此估算了湖泊降解系数,参照吉奈尔-狄龙(Kirchner-Dillon)模型计算得到了湖泊的水环境容量,化学需氧量(COD)水环境容量为322.19t/a,总氮水环境容量为38.29t/a,总磷水环境容量为1.09t/a。水环境容量表示水体可容纳污染量的上限,也可作为其净化及稀释能力的度量。北太子湖的污染物需削减量如下:化学需氧量为0t/a,未超出水体自净能力;总磷为2.16t/a,超出水体自净能力198%;总氮为0.26t/a,超出水体自净能力6.7%。北太子湖水体总磷排放量严重超标,需放在污染治理的首位。  相似文献   

5.
廉今兰  金星 《绿色科技》2012,(11):134-135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了PAFCS絮凝剂和改性粉煤灰,联合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经60mg/LPAFCS絮凝沉淀处理,去除率为COD52.1%、NH3-N13.5%、TP61.9%、浊度97.9%,再经改性粉煤灰吸附,在灰水比5:100,吸附3h的优化条件下,去除率为COD81.8%、NH3-N78.3%、TP87.5%,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文  陆斌 《绿色科技》2020,(6):264-266,269
指出了海南分界洲岛为典型的海岛型旅游度假区,以分界洲岛为例,探讨了分界洲岛的旅游环境容量情况,主要从该岛的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旅游空间环境容量外,其余3项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功能设施环境容量以及旅游社会环境容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分界洲岛旅游环境容量建设的策略,并为分界洲岛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测算表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为11213人次/d ,年生态环境容量为314万人/年,旅游环境容量为10789人次/d ,年旅游环境容量为302万人次/年。分析了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得出了大明山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的合理容量不宜超过302万人次/年。  相似文献   

8.
监测的某化机浆厂每吨浆废水发生量在24~55 m3/t之间变动,高浓化机浆废水经过了沉淀—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降至500 mg/L左右,去除了废水中90%的污染负荷。对好氧出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试验,探讨了主要处理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3,H2O2和FeSO4.7H2O用量分别为2和3 mmol/L,COD去除率为86.1%,用空气作催化剂在1.2 L/L用量下可使废水COD去除率再提高5.6个百分点,达90%以上。在工程上,曝气可引自好氧处理的风机房,节省了工程投资。在工厂现场完成放大试验后,设计建造了催化氧化工程,工程运行表明:COD在500 mg/L的好氧出水经过氧化处理后排放水COD降至54 mg/L,生化需氧量(BOD)降至17 mg/L,悬浮固形物(SS)降至32 mg/L,色度降至30倍,完全满足新国家排放标准(GB 3544-2008)。  相似文献   

9.
旅游环境容量是景区调控游客规模、实现景区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据。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按这些指标对大峡谷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2 395人次;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71 850人次。空间环境容量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限制因子,游客量随季节分布明显且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大峡谷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提出具体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壹  刘彬 《绿色科技》2023,(4):151-157
为研究唐山市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通过“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的方式充分获取了该市活动水平数据,使用排放因子计算法,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形成了2020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20年唐山市SO2、NOX、CO、VOCs、NH3、PM10、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8.64万t、17.97万t、747.29万t、12.08万t、7.75万t、18.76万t和9.00万t;工艺过程源是多种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其中SO2、NOX、CO、VOCs、PM10、PM2.5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排放量的77.07%、48.99%、95.86%、77.48%、44.60%、65.04%;扬尘源对PM10污染物排放量贡献最大(贡献率48.46%);农业源对NH3污染物排放量贡献最大(贡献率92.26%);排放量较大的区域集中在迁安市、滦州市、丰南区一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浙江省东阳江流域存在的污染问题,结合东阳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在适宜地区建设A/O预处理、高效垂直潜流(二级)、表流串联人工湿地系统对制药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该湿地系统进水量16000t/d,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对影响东阳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4%、62.3%,出水COD、NH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2.5mg/L、3.77mg/L,从而能有效改善东阳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同时在经济和运行管理上也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浮-水解酸化-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处理了阿胶生产废水,处理规模120m^3/d,原水COD1800mg/L、BOD5800mg/L、NH3-N50mg/L,SS800mg/L,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即COD≤100mg/L、BOD5≤20mg/L、NH3-N≤15mg/L、SS≤70mg/L。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费用低、管理方便、操作容易、无二次污染产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闽东湿地2003—2009年水质长期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水质改善指数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引入灰色关联度技术探讨闽东湿地水环境变化的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东湖湿地不同河段水质污染状况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五里亭为东湖湿地的主要污染源,其中NH3-N(82.1 mg.L-1)、BOD5(52.6 mg.L-1)和TP(27.9 mg.L-1)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兰田水质污染较轻,主要污染物为DO(3.4 mg.L-1)和COD(3.4 mg.L-1)。五里亭—东湖断面改善程度较明显,其中以DO(418.01%)、NH3-N(88.33%)、石油类(67.32%)、BOD5(61.79%)等改善最为明显;兰田—东湖断面水质改善程度较低,除DO(12.9%)有所改善外,其他水质参数均呈不同程度恶化。东湖湿地水质变化与宁德市蕉城区社会经济的关联值较高,其中蕉城区第三产业总产值是影响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因子,灰色关联度达0.9093~0.9787;蕉城区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和蕉城区第二产业总产值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灰色关联度分别达0.8981~0.9497和0.869~0.9444。  相似文献   

14.
根据湖南省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湘江流域201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1年湘江流域人均生态足迹为2.160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39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1.7209hm^2,生态足迹的需求是生态承裁力的4.9倍,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生态协调系数DS=1.179〈1.414,协调状态较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5.
陈斌  程欢  肖诗 《绿色科技》2021,(6):38-41
通过对滠水河黄陂段水质及主要水污染源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核算,得出了影响滠水河黄陂段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是农田面源,其COD Cr、NH3-N、TN、TP分别占黄陂区境内总污染负荷的22.2%、43.0%、40.9%和40.6%,其次是畜禽养殖。针对滠水河黄陂段水体污染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防治农业养殖污染、强化农村面源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松花江宾西工业园区所处的寒冷地区气候特点,以多点循环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试验工艺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望对污水厂在低温下的运行给出指导,进而保护冰封期松花江的水质。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试验工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COD、NH3-N及TN及TP的去除效果下降幅度均较小,在低至14℃时仍能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株洲市生活污水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年中,分4个季度(每季度3天,每天4次)对株洲市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地点的生活污水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BOD5和Inorg-P;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中午和傍晚前后的浓度较高,早晨和半夜则较低,冬、春季节的污水污染物浓度皆高于夏、秋两季,居民、餐饮业密集区的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商业区和混合区;污水中氮、磷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目前株洲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主要工业污染源废水年排放量相当,CODcr、BOD  相似文献   

18.
析了澧水张家界段的5个省控监测断面的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澧水张家界段整体水质均能达到Ⅱ类标准值以上,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主要污染原因为城市污水的排放和农业污染。建议在城市污水处理、强化农业污染源治理、增强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为张家界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