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汾河水库上游总面积5268km~2,水土流失面积368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0%,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191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4%,年均土壤侵蚀量2075.3万t,占水库上游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的87.7%,是汾河水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兴建淤地坝,拦截并利用泥沙,是解危于水库、兴利于当地的主要途径。治理汾河的前五年,以工程起步,把淤地坝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现已建淤地坝62座,控制小流域面积322km~2,总库容3969万m~3,其中淤积库2592万m~3,可淤坝地480hm~2。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沂源县陡起峪流域位于三教山东南麓,属沂河水系三级支沟,总面积11.915km~2,共有1191户,3837口人,劳动力1857人.该流域在1990年前森林覆盖率只有26.2%,植被稀疏,沟道及农田基本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6km~2,占总面积的81.9%,年泥沙流失量4800万kg,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90.5万kg/km~2,人均纯收入仅405.5元,人民生活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  相似文献   

3.
<正> 川掌沟位于皇甫川流域的上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干旱严重,年均降雨量仅350~400mm,且70%以上多以暴雨形式集中在7~9月降落。该流域总面积147km~2,流域内地形破碎,沟壑密度达3.91km/km~2,沟壑面积,35.37km~2,占总面积的24.1%;沟道两岸坡度较陡,基岩、砒砂岩、红泥岩裸露,风化、冻融侵蚀严重,是皇甫川中粗砂的主要产区之一;梁峁斜坡多以黄土或沙化黄土覆盖,风蚀、水蚀剧烈,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9万t/km~2。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粗沙的来源主要是风沙(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对窟野河下游特大侵蚀模数置疑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年均输沙模数达1万t/km~2以上的就有7.7万km~2,其中窟野河下游地区的输沙  相似文献   

5.
<正> 奈木小流域位于柳河上游右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为35.33km~2,海拔高度270~480m,流域内有大沟14条,主沟长5.3km,沟壑密度2.9km/km~2。流域平均坡度5°,最大坡度18°,土壤为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风沙土和淋溶褐土,pH值8.7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20t/km~2。 该流域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暴雨集中,秋季冷凉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均降水量450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省沂源县双泉小流域位于沂源南部山区,是淮河流域沂河水系白马河一级支流上的一个小流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共248户,839口人,劳动力310人,分布在十条山梁、九条沟内,人均土地5.72亩,人均耕地1.29亩。该流域属石灰岩溶蚀区,1983年未治理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年均泥沙流失量1.25万吨,年土壤侵蚀模数3905t/km~2。  相似文献   

7.
甘川沟流域是湫水河流域的一级支沟,总面积4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5km~2,占总面积的84.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3 700t/km~2,属极强度侵蚀区。五年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1 km~2,其中,建设基本农田44.6hm~2,营造水土保持林草1582hm~2,封禁自然修复面积482hm~2,新修淤地坝16座,河坝200 m。经过重点治理,粮食单产由1890 kg/hm~2增加到2420 kg/hm~2,提高28%;人均粮食550kg,较治理前提高100kg;农林牧副各业总产值由515万元/年增加到741万元/年,提高43.9%;人均纯收入由762元增加到1094元,较治理前提高332元。农、林、牧用地比例由61:15:24调整为36:51:13,每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57.71万m~3,拦蓄径流156.9万m~3。  相似文献   

8.
<正> 1 区域概况听水河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位于黄河山陕峡谷以东、吕梁山以西,海拔高程在1100~1300m之间,属黄土残源沟壑区,涉及山西省临汾地区的隰县、蒲县、大宁三县的大部分地区,有25个乡(镇)、218个行政村、12.3万人,总面积218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654km~2,占总面积的75.6%.听水河流域是黄河流域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属黄河一级支流,该流域土地支离破碎,沟壑密度4~6km/km~2,年平均输沙模数6540t/km~2,最高地区达13000t/km~2,年均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300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当地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旱涝灾害连年发生,人民生活相当贫困,项目实施前三县年人均纯收入仅350~450元,均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地区.水土流失成为制约该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造成该地区贫穷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源.因此,利用世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对该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是减少黄河泥沙的需要,也是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县境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全县土地总面积1 612km~2,总人口36万人。新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373.4mm,是一个老、边、贫山区县,具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特点,曾经由于人垦畜踏、毁林开荒,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调,年侵蚀模数为2 445t/km~2,年土壤流失量达到159.5万t,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 411km~2,占全县面积的87.5%,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土保持》1993,(5):20-22
<正> 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的柳河流域涉及我县的福兴地、旧庙等5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场,所辖54个村,325个居民组,共有6.32万人,流城内面积989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5.8%,共有53条小流域,每条小流域面积均在10~30km~2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其中汛期降雨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年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达24m/s,多年平均气温7℃。由于干旱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植被分布不均,多为油松纯林,治理前成林覆被率17.7%,天然牧场退化,草本覆盖度小于0.3。 我县柳河流域内原有水土流失面积869km~2,占县内柳河流域总面积的87.9%,年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3334t/km~2,最高在5000  相似文献   

11.
<正> 杨家河小流域,紧靠丰都县城,流域面积9.07km~2。流域内植被稀少,治理前林草面积176.3hm~2,仅占幅员的19.4%;年均降水量1066mm,60%以上集中在汛期,日最大降雨量93.3mm;该流域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共有水利设施18处,其中小(二)型水库1座,山平塘16口,蓄引水总量37万m~3,有效灌溉面积174.5hm~2。  相似文献   

12.
<正> 黄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43万多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其中年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以上的就有15.6万km~2,年侵蚀模数10000t/km~2以上的有7.7万km~2,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极为重视,50年代初期起,就在这一地区投入经费,培养人员,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截至“八五”期未止,扣除人为破坏,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在开展治理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也非常重视,50年代初期即建立水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35-36
<正>定西地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0330km~2,辖7个县168个乡(镇),总人口282.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1.40万人,人口密度139人/km~2;有耕地52.4万hm~2,其中山坡地占87%.全区分黄土丘陵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山区两个自然类型,中北部干旱区年降水量300mm,南部高寒阴湿山区无霜期仅120d左右,生态环境恶劣.长期以来,定西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1.67万km~2,占总面积的82.1%.据测算.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252.7t/km~2,严重的地方超过12000t/km~2;年均流失泥沙8786万t,相当于流失3.9mm厚的土层,每年有199万t氮、磷、钾随泥沙流失而流失.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定西地区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以旱灾为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由于区域生态长期失调,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  相似文献   

14.
<正>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庄沟小流域,是清水河支流园河上游的一条支沟,海拔2418~1973m,面积为52km~2。流域内梁峁坡度较为平缓,15度以下面积占总面积的83.1%。土壤以灰钙土为主,有少量浅黑垆土,呈垂直节理发育,易产生重力侵蚀,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治理前年均流失水量58.3万m~3,流失泥沙19万t,径流模数11200 m~3/km~2,侵蚀模数超过5000t/km~2。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06—2015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公报》,经过10年的治理和预防,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4.62万km~2,较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减少了27.5%,水土保持成效显著,为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km~2,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内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长江上中  相似文献   

16.
正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总面积3 638.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 306.2km~2,占总面积的91%,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定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全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 640 t/km~2,年均土壤流失量为2 052万t,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区)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存条件,逐步摆脱贫困面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  相似文献   

17.
<正> 三川河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部,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161km~2,覆盖吕梁地区的方山、离石、中阳和柳林四个县。流域内黄土丘陵沟壑区占39%,土石山区占61%。全流域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767.2km~2,占总面积的66.5%。治理前,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7024t/km~2,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56万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带走大量适宜植物生长的表土,导致土壤贫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恶化,生态严重失调。重点治理前的1982年,流域内人均产粮259kg,人均收入仅69元。1983年三川河流域确定为全国八个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8.
<正> 嵩山旅游区小流域位于嵩山南麓,属淮河水系颖河支流,流域内有中岳庙、嵩阳书院、大塔寺、会善寺、少林水库、永太寺和少林寺等著名旅游景点及登封县城。流域全长20km,宽10km,总面积200km~2,境内共有28个行政村,130个自然村,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万人,人口密度为153人/km~2,现有耕地3.47万亩,水域面积4500亩,林地13.8万亩,宜林荒地2.95万亩,森林覆盖率23.8%。  相似文献   

19.
<正> 新泰市地处鲁中南泰沂山区,三面环山,地势东高西低,中部为柴汶河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6℃,多年平均降水量744mm。全市土地面积1990.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72.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670t/km~2。砂石丘陵和青石低山是该区主要地貌类型,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2%。新泰市原有坡耕地3.325万hm~2,丘陵农田隙地3.3万hm~2。这些地多分布在3°~5°的坡面上,由于其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片麻  相似文献   

20.
<正> 怀安县地处冀西北浅山丘陵区,是永定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66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00km~2,占总面积的78.1%,分属7个不同侵蚀类型区,耕地面积4.27万hm~2。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沟壑密度2.74km/km~2;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仅6.6%;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05~132天,年均降水量400mm,其中70%集中在7~9月,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147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这里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