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缙云山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健身梯、休息区、缙云寺、公路旁、狮子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从旅游开发强度、旅游接待承载力、游客行为习惯等方面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缙云山景区游道附近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游道附近植物群落盖度、植被平均高度、物种丰富度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旅游活动的干扰,离游道越近,植物群落受到的扰动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群落特征,为喀斯特山地草地植被恢复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海拔、坡向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展开研究。[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中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和优势度最高,但其重要值和优势度随样点海拔的升高呈现出下降趋势;优势种数目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出增加趋势。[结论]海拔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文  张建利  莫本田  王普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66-17969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群落特征,为喀斯特山地草地植被恢复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海拔、坡向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展开研究。[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中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和优势度最高,但其重要值和优势度随样点海拔的升高呈现出下降趋势;优势种数目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出增加趋势。[结论]海拔是影响喀斯特山地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游憩地带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憩活动对重庆缙云山游憩地带植物的影响程度与规律.结果表明:游客的踩踏会直接导致游道附近乔下植被盖度、物种数、灌木高度、草本高度和乔下植被完整度降低,游客对离游道近、向阳的缓坡地带树干表面光滑植物的刻划伤害严重.因此,强化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植物保护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憩活动对重庆缙云山游憩地带植物的影响程度与规律. 结果表明: 游客的踩踏会直接导致游道附近乔下植被盖度、物种数、灌木高度、草本高度和乔下植被完整度降低, 游客对离游道近、向阳的缓坡地带树干表面光滑植物的刻划伤害严重. 因此, 强化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植物保护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坂山不同海拔高寒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对祁连山山脉东段大坂山高、中、低(3 025、3 405、3 813 m)3个不同海拔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结果]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其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相对较低;群落相似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高度物种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大坂山不同海拔高寒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坂山不同海拔地区高寒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对祁连山山脉东段大坂山高、中、低(3025、3405、3813m)3个不同海拔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结果]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其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相对较低;群落相似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群落的β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高度物种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明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道附近太白红杉林植物多样性受干扰程度,以公园板寺新村的太白红杉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对干扰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游道附近林地受干扰后,物种组成及优势度变化明显,多样性明显升高,群落盖度明显降低,幼苗数量明显降低;与石阶步道比较,木质栈道附近林地的多样性指数明显低,群落盖度及各层盖度均明显高,与对照样地之间群落物种更相似。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道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明显,木质栈道相对于石阶步道对乔下植被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林盘是川西平原地区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农村聚落形态,具有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植被是构成林盘的核心要素,了解植物群落的历史变化过程可以为传统林盘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掌握传统林盘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然后选取成都市郫都区4个林盘样地和3个灌渠边林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从而比较不同时期林盘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林盘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群落中的传统优势种杉木、楠木及柏树已经被黑壳楠取代,林盘植被趋向单一化;竹子的物种丰富度大为减少,竹林退化严重;灌渠林地中桤木及柏树被枫杨和构树取代,竹类基本消失。[结论]川西平原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变迁破坏了传统农业系统中人口、耕地和林盘之间到的平衡,从而导致了林盘植被群落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立地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陕西吴起县内封禁流域进行植被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类型内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调查区域内植被群落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物种组成相对单一,结构简单。地带性植被类型为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群落;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貌部位表现为梁顶〉沟底〉梁坡〉沟坡,在不同坡向表现为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阳坡多样性指数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S"形变化趋势,37°左右达到最大值。[结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植物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种类、群落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路线法,调查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约16科2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优势种群为狗尾草、刺苋、芝麻和狗牙根,优势植物群落为狗尾草草丛、狗尾草+刺苋草丛、芝麻草丛、狗牙根草丛,主要分布在水位156~150 m消落带。这些1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为须根系或直根系,分别分布在地下20和40 cm左右土壤中,对库区消落带表层水土保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物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葳  秦翠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00-16501
[目的]介绍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500人居住的小城镇的生活污水的工艺设计。[方法]包括人工湿地的面积、基质和植物等的设计。设计中湿地的长度为34.3 m,宽为26.6 m。将页岩和粗砾石的组合填料作为湿地的基质,湿地植物为1/3芦苇和2/3茭草组合植物系统。[结果]该设计工程造价总费用为10.305万元,为传统工艺的10%-50%。[结论]与其他直接利用人工湿地去除污水的工艺相比,该设计利用厌氧池对预处理的污水进行二级处理,使较低浓度的废水流进人工湿地,最后经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彭晓佳  李朝君  张文佺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30-15332
[目的]了解湿地植被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的不同导致其对氯、磷等营养盐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不同的土壤质地、湿地中的植物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湿地土壤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方法。[结果]研究不同农业模式下氯、磷等农业污染物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从而评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氮、磷等污染物净化能力,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内源农业污染具有不同的吸收净化功能。[结论]堤内经济作物种植模式下的污染源氮磷含量高于养鱼业,粘质土壤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总体高于沙质土壤。研究结果对于湿地的保育、修复和优化。以及今后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常卫民  杨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391-12392
[目的]研究风化岩路基边坡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长动态变化,为类似立地条件下边坡生态防护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区组设计法建立24个试验小区,对不同植物群落覆盖度、地上生物量、灌木生长速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人工植物群落覆盖度明显大于对照,后期基本达到70%以上,其中,“狗牙根+高羊茅”群落、“紫穗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狗牙根+高羊茅+白三叶”群落的覆盖度较大,防护效果较好。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8月中下旬达到峰值,其与时间的动态函数关系与“s”形曲线较为吻合。供试灌木的生长速率在7、8月份达到峰值,生长速率曲线方程可用二次函数表示。[结论]根据植物群落生长动态变化规律选择适于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所需植物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泊湖湿地不同群落下土壤SOC、N的剖面分布规律。[方法]选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下的青海湖小泊湖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群落类型土壤SOC、N的含量及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不同群落类型下土壤SOC及N含量差异显著;SOC和N含量在剖面分布上表现为表层大于底层;SOC在剖面的变异系数大于土壤N的变异系数。[结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越高,有机碳含量越大,有机氮越容易矿化,土壤碳氮比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膨化食品中铝污染水平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平  蒋旎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61-7962
[目的]建立ICP-MS测定膨化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对成都地区销售的膨化食品中的铝污染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方法]在成都地区的商场超市、餐饮店、农贸市场和路边摊点采集各种膨化食品57份,样品经微波湿法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测定其中铝的含量。[结果]试验测得,从农贸市场和路边摊采集的油炸膨化食品铝含量超标严重,超标率达100%,最高含量达872.00 mg/kg。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670 mg/kg,相关系数为r=0.999 9,回收率为98.53%~102.01%,测定结果的RSD为6.5%。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准确度高、方法简便、线性范围广。[结论]建议新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应更加严格控制膨化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对农贸市场和路边摊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西蟒河珍稀植物的濒危机制。[方法]以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对5个空间尺度(100、400、900、1 600和2 500 m2)和6个径级(DBH5 cm、5 cm≤DBH10 cm、10 cm≤DBH15 cm、15 cm≤DBH20 cm、20 cm≤DBH25 cm、DBH≥25 cm)的谱系结构及其在不同研究方向上的改变规律进行分析,据此分析群落成因。[结果]珍稀植物群落谱系聚集程度和空间尺度是正相关的。随着径级的增大,群落谱系整体上都表现为谱系聚集,谱系结构聚集程度相对平稳。[结论]山西蟒河珍稀植物群落在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径级下都表现出显著的谱系结构,说明在蟒河珍稀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生态位理论的作用更加重要,而中性理论的谱系随机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青刺果几个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方法]以丽江大具乡白麦村青刺果丰产示范林为试材,通过对青刺果的几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产量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并对产量形成起直接重要作用的数量性状。[结果]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数量性状是冠幅和单花序果数,冠幅主要是通过单株果数来影响单株产量,在生产中要注意协调好冠幅和单花序果数的关系,单果重与单株产量也有正相关关系,在生产中也可适当考虑。[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青刺果的丰产栽培和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抚远东极机场周边不同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抚远东极机场周边不同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为制定抚远东极机场鸟击防范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和标本鉴定的方法,对抚远东极机场周边草本植物组成进行统计,结合机场鸟类生态研究中不同植物群落对昆虫、鸟类影响的调研数据,分析抚远东极机场周边植物群落对机场鸟类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该机场周边共有野生草本植物102种,隶属于34科84属,其中优势植物17种。[结论]抚远东极机场周边草本植物组成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