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白狼山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城东5 km,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狼山保护区内自然风光壮丽,拥有成片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极佳。为发展当地经济,带动旅游市场,白狼山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在风景区内打造了一系列基于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本文阐述白狼山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对风景资源质量展开评价,并分析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四川茶乡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乡众多,四川茶乡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茶产业发展良好、重视生态旅游,并且四川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目前茶乡生态旅游面临诸多困境,发展茶乡生态旅游具有带动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四川绿茶"品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旅游营销和加强旅游规划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97-20599,20777
介绍了铜仁地区的环境与资源概况,指出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的特点,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发展前景,强调研究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并且随着多年来对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的生态旅游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区不断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梵天净土,桃园铜仁"旅游品牌。与此同时,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强调要在总体规划、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精品旅游线路战略,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构建旅游发展空间;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拓宽旅游市场;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以期对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湾湖风景区景色怡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人文景观,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兴生态旅游产品,是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统筹规划、强化特色、打造品牌、规范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夏津县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与生态养老产业可行性为对象,旨在深入开发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将风沙区水土保持与发展生态养老项目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成国家级旅游养老风景区。通过对项目建设基础,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项目投资估算与项目经济效益的深入分析,探讨夏津县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及生态养老产业园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以及提高夏津知名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容量是景区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容量,以此协调旅游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对森林型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陵源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日容量以及不同季节空间容量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空间容量夏半年为7000 人/d,冬半年为3840人/d,年均容量为204.6万人次.以上结果为天子山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及风景区相关旅游产业的开发、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休闲旅游、体验营销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针对沙坡头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提出了沙坡头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及体验营销策略,为沙坡头5A景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业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初步调查分析,作者通过对黄河三峡旅游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政策、民众意识、客源市场等方面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优势分析,针对影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在三峡旅游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生态省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与生态旅游的目标完全一致.在生态省、市、县的建设指标中,与旅游或生态旅游相关的直接指标有旅游环境达标率,间接指标有物种多样性指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等.生态旅游对这些指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生态旅游的规范是实现生态省建设指标,构建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生态旅游通过教寓于游的潜移默化,对大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对当前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规范,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推动生态环境教育.虽然浙江几乎包括了北半球纬度30°地理带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但资源与环境只是载体,必须使它们成为产品才能有效地传播生态旅游形象.生态旅游品牌的创立需要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和一批符合国际高标准的生态旅游产品,旅游的各个要素能满足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要求.参14  相似文献   

11.
王丽  宁炯  余子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6-14877,14927
根据养生旅游及道教养生文化的相关理论,从区位条件、环境资源、客源市场3个维度剖析茅山的养生旅游开发背景,指出茅山风景区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旅游"快餐化"问题突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茅山开发养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明确道教养生主题,营造和谐生态环境,开发特色产品,完善服务体系"的茅山养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南京市钟山风景区1987-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转移矩阵和地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其地类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2年,钟山风景区针叶林和非林地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增加;600m幅度下的钟山风景区地类信息熵值空间格局层次感较强,1987年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按信息熵值可分为高值区和低值区2个区域,其中高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的中部,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区和山岳景观区;2002年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按信息熵值可分为3个较高值区域和1个较低值区域,高值区域分布于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的中部以及自然景区北部,低值区域位于自然风景区南部;1987-2002年,研究区地类信息熵低值区域在减少,高值区域在增加,但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说明土地利用结构向多样性发展,均衡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3.
以旅游生态足迹为理论模型,结合统计数据对长白山地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进而分析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2005年长白山地区的统计数据为例,计算长白山地区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5年长白山地区整体生态旅游环境存在0.009 9 hm2/人的生态盈余,其中延边地区尚存在较大旅游生态盈余,白山市地区已经出现旅游生态赤字.根据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的判断可知,延边地区生态旅游环境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白山市地区存在不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济东  庞洁  和太平  文祥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22-10425
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是广西南宁市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鉴定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了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52属1431种(含变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48种,裸子植物8科14属42种,被子植物145科702属1341种;②物种种类组成相当丰富,引种栽培种占优势;③地理成分较简单,以热带和亚热带成分居多;④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热带边缘性明显;⑤引种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特有种、古老种极少。  相似文献   

15.
徐培  熊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95-16596
通过对九江庐山周边风景区乡村游客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游客在庐山周边风景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旅游动机,对不同特征的游客的乡村旅游动机差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黄丹霞  李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74-13978
以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为例,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考察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由政府、旅游开发商、经营商和旅游者以及总体造成的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并从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出生地、居住时间和旅游相关性分析了居民的感知差异,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云玉  冯达  温亚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18-8220
基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无序开发、利用的现状,从区域旅游活动的理论出发,在介绍太白山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旅游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太白山地区生态旅游规划机制,并提出了通过相应的引导、监督和激励机制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黄冈市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黄冈市特色旅游发展应依据区域资源的独特性采取以教育旅游和名人旅游为主打品牌,以禅宗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为次要品牌,以其他特色旅游资源为补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近年来备受游客热捧,且景区开放期间游客长期处于饱和状态的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为例,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李克特量表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旅游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运用SPSS17.0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结果。针对调查结果,对百里杜鹃景区未来旅游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常兵  邱天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76-6578
以黄山温泉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市场发展的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SWOT"方法的相关结论,确定出温泉景区的主导功能定位与"拥泉而眠、尽享桃源"的旅游发展理念。同时,遵循黄山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加、减、乘、除"法则的规划策略与实施建议。其最终目的在于为游人创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提升温泉景区的游览品质,打造黄山"飘雪温泉"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