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奶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546-3547
[目的]探讨适合于奶牛体外胚胎生产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奶牛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运送时间对奶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并比较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对奶牛卵母细胞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卵巢在37—42℃运输后的成熟率(11.3%)明显低于20—30℃、30-37℃的成熟率(79.3%,85.1%),20~30℃、30~37℃组间差异不显著;运送时间6h后的卵母细胞成熟率(53.2%)明显低于4h内、4—6h的成熟率(85.6%,77.8%),4h内、4~6h差异不显著;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的卵裂率(72.41%,68.18%)、8细胞率(45.24%,47.22%)、囊胚率(25.60%,18.89%)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卵巢在30℃左右4h内运回实验室最适宜,而孤雌激活和体外受精胚胎在相同条件下发育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m TBM中咖啡因浓度、精子上浮时间和精卵孵育时间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的添加浓度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的囊胚率无显著影响,但添加3 mmol/L咖啡因组的精子入卵率显著高于添加5 mmol/L咖啡因组和未添加咖啡因组的(P0.05);随着精子上浮时间的延长,受精卵卵裂率和囊胚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浮1.0 h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上浮1.5 h组和2.0 h组的(P0.05);精卵共孵育时间对精子入卵率无显著影响,但受精9 h处理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受精3 h组和6 h组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奶牛体外受精效果,研究了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IVF-100、BO和TALP三种体外受精液中的受精效果,同时比较了裸卵(NOs)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对受精效果的影响,卵巢的不同保存温度对卵母细胞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受精液IVF-100中的卵裂率显著高于BO液的(P0.05),而TALP液中的卵裂率与IVF-100和BO液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裸卵(NOs)的卵裂率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但差异不显著(P0.05);NOs的囊胚率极显著低于COCs的(P0.01);卵巢在10和37℃下保存2~3 h,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利用两种氧分压(5%和20%)培养卵母细胞并进行IVF试验,同时使用两种氧分压培养孤雌(PA)胚胎、体外受精(IVF)胚胎和克隆(NT) 胚胎,以探寻猪的最佳体外培养环境。结果显示:低氧分压不利于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其成熟率极显著低于高氧培养的,但对低氧培养的卵母细胞进行IVF时,其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极显著高于高氧培养的卵母细胞;IVF进行精卵孵育时,低氧环境下,其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高氧环境下的;PA胚胎、IVF胚胎和NT胚胎用两种氧分压培养,低氧条件下IVF胚胎的发育能力高于高氧培养的,而PA胚胎和NT胚胎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低氧培养虽不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但有利于其以后的胚胎发育,且低氧环境下IVF胚胎的发育能力高于高氧环境下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奶牛体外受精效果,研究了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IVF-100、BO、TALP 3种体外受精液中的受精效果,同时比较了裸卵(NOs)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对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受精液IVF-100中的卵裂率显著高于BO液(P0.05),而TALP液中的卵裂率与IVF-100和BO液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裸卵(NOs)的卵裂率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但差异不显著(P0.05);NOs的囊胚率极显著低于COCs(P0.01)。不同受精液及有无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提高胚胎体外培养发育率和发育质量,以昆明小鼠体内受精胚、体外受精胚和孤雌激活胚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干细胞因子对小鼠不同来源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SOM培养液中,小鼠自然受精胚、体外受精胚和孤雌激活胚的卵裂率和桑椹胚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IVN胚和IVF胚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孤雌激活胚;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干细胞因子对小鼠自然受精胚和孤雌激活胚的卵裂率、桑椹胚率、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总数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干细胞因子浓度为100ng·mL-1时,小鼠体外受精胚的桑椹胚率和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m TBM中咖啡因浓度、精子上浮时间和精卵孵育时间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的添加浓度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的囊胚率无显著影响,但添加3 mmol/L咖啡因组的精子入卵率显著高于添加5 mmol/L咖啡因组和未添加咖啡因组的(P<0.05);随着精子上浮时间的延长,受精卵卵裂率和囊胚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浮1.0 h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上浮1.5 h组和2.0 h组的(P<0.05);精卵共孵育时间对精子入卵率无显著影响,但受精9 h处理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受精3 h组和6 h组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优化幼畜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在成熟液中添加EGF和β-巯基乙醇对绵羔羊卵母细胞受精和卵裂、囊胚情况的影响,并与成年绵羊卵母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在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对羔羊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β-巯基乙醇可以提高羔羊卵母细胞囊胚率,其中添加100μmol/Lβ-巯基乙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卵裂率影响不显著(P0.05)。羔羊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低于成年羊(P0.05)。添加100μmol/L的β-巯基乙醇能显著提高羔羊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P0.05),且与成年羊卵母细胞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未添加β-巯基乙醇多精入卵率显著高于成年羊(P0.05),而添加100μmol/L的β-巯基乙醇多精入卵率与成年羊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液中不添加β-巯基乙醇时未受精率(20.0%)高于成年羊组(12.3%)和β-巯基乙醇(13.5%),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添加100μmol/L的β-巯基乙醇能显著提高羔羊卵母细胞发育能力,提高正常受精的比例并减少多精子受精的发生,但羔羊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仍显著低于成年羊。  相似文献   

9.
采用胞质内精子注射法(ICSI)构建牛显微受精胚胎,探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精子状态及精子操作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牛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成熟培养20 h、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用于ICSI时,ICSI卵的形态完整率分别为94.6%(175/185)、97.2%(173/178)和96.4%(189/196)(P〉0.05);成熟培养24 h和28 h的卵母细胞,其ICSI卵的卵裂率(73.4%和70.9%)和囊胚发育率(31.8%和29.6%)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0 h的卵母细胞(61.1%和20.6%)(P〈0.05)。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注射获能精子时,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72.7%和31.4%)高于未获能精子组(69.4%和29.3%)和不运动精子组(71.5%和30.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含5%,10%和15%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获能精子后对成熟培养24 h的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PVP浓度为5%和10%时,ICSI卵的卵裂率(73.2%和66.9%)和囊胚发育率(32.7%和29.7%)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15%PVP浓度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51.0%和16.3%)(P〈0.01)。结论认为,选用获能精子,并使用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对成熟培养24 h的牛卵母细胞进行ICSI操作,有利于ICSI卵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激活方法对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猪卵母细胞原核形成及其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成熟44~48 h的猪卵母细胞为试材,通过用ICSI法对其进行受精,然后用不同激活方法激活,研究了不同激活方法对ICSI卵母细胞原核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化学激活处理组的猪卵母细胞的原核形成率显著高于没有经过激活处理组,Ion(5 min)+6-DMAP(4 h)组的原核形成率为38.08%,Ion(5 min)+NCSU23(3 h)+6-DMAP(4 h)组的原核形成率为47.78%。各处理组的分裂率差异不显著,但2个激活处理组的分裂率较高。不经激活处理组的囊胚率为3.82%,Ion(5 min)+6-DMAP(4 h)组的囊胚率为15.49%,Ion(5 min)+NCSU23(3 h)+6-DMAP(4 h)组的囊胚率为10.70%。[结论]2种激活方法的原核形成率和囊胚率差异不显著,都可用于ICSI猪卵母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合于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以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最佳培养体系。[方法]通过对成熟的牛卵母细胞分别采用传统培养体系(对照组)和过渡培养体系(试验组)进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体外培养,研究了不同组合的培养体系对受精率和卵裂率的影响。[结果]以受精液为TALP液,受精卵培养液为60%TALP液+40%M-199液+5%FCS的过渡培养体系能够提高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7.8%和55.6%。[结论]受精液为TALP液,受精卵培养液为60%TALP液+40%M-199液+5%FCS的过渡培养体系为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以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最佳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通过向水牛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DNA实现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0~22 h后随机分为2组:①在体外受精7~10 h或18~20 h后向卵胞质内注入约7.5 pl 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溶液;②分别注入单个精子与约7.5 pl 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混合物,观察外源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受精卵胞质内注射的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囊胚基因表达率与ICSI-Tr差异不显著(P0.05),且IVF 7~10 h时注射的分裂率、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均显著高于18~20 h(P0.05)。[结论]水牛IVF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基因能获得转基因胚胎,且IVF后7~10 h注射的效果优于IVF后18~20 h注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GSH)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体外培养,研究了谷胱甘肽(GSH)对牛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添加谷胱甘肽组的桑囊率分别比对照组高3.34%和2.26%,囊胚发育率分别比对照组高4.57%和4.05%,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GSH在牛体外受精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国龙  张敏  李思强  王海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87-5888,5916
[目的]研究卵泡微环境对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质量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从不同直径大小的卵泡中收集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卵母细胞核形态;采用Annexin-V-FITC/PI法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受精卵体外培养,并计算受精率及受精卵的囊胚率。[结果]大卵泡(〉10 mm)和小卵泡(〈3 mm)内颗粒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3~7和7~10 mm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凋亡率(P〈0.05)大卵泡和小卵泡内的大量卵母细胞呈现出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及胞浆浓缩等凋亡特征。3~7和7~10 mm卵泡内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明显高于大卵泡和小卵泡(P〈0.05)。来源于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母细胞,其卵裂率和囊胚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卵泡微环境是影响牛胚胎体外生产的主要环节,直径为3~10 mm卵泡内颗粒细胞质量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较高,卵泡直径对卵母细胞受精及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卵泡液(直径大于10mm)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共收集1759枚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在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0%,30%和50%的卵泡液(bFF,bovinefollicularfluid),成熟培养24h后,孤雌激活或者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对比10?F和10%胎牛血清(FBS),以及观察微滴培养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孤雌激活组中,bFF浓度对卵裂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胚胎囊胚发育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体外受精组中随着bFF浓度增加而卵裂率下降(P<0.01),而且囊胚率也下降(P<0.05)。在10%的bFF组中,孤雌激活囊胚率和体外受精囊胚率分别为47.1%和38.0%,囊胚扩张率显著高于其它组。从试验得出,添加10?F有利于卵母细胞胞质成熟,且不会降低到受精率,而且可以替代FBS;微滴培养不利于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为优化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提高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奠定基础.[方法]以带有3层以上卵丘细胞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为材料,分别在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和受精液中添加重组人VEGF165,研究VEGF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在成熟液中添加10ng/mLVEGF,水牛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由57.3%提高到72.3%,差异显著(P<0.05,下同);体外受精后的受精卵分裂率由41.0%显著提高到53.3%.在受精液中添加10 ng/mL VEGF,水牛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分裂率由41.9%提高到63.0%,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囊胚形成率由17.0%显著提高到32.6%.在成熟液和受精液中同时添加10ng/mLVEGF,水牛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分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由43.4%和19.0%极显著提高到64.3%和27.2%,囊胚细胞数由89.5显著提高到106.8.[结论]VEGF能促进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因此可将VEGF用于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的优化,提高水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系小鼠体外受精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D-1、B6DF1和C57BL/6小鼠的卵母细胞采用直接、去卵丘细胞、切割透明带法处理后,分别进行体外受精、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CD-1和B6DF1小鼠体外受精率及受孕率均高于近交系C57BL/6小鼠。3个品系小鼠卵母细胞3种不同处理试验,受孕率差异均不显著;去卵丘细胞卵体外受精率(11%~23%)均显著低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受精率(34%~60%)和切割透明带卵的受精率(48%~65%),而C57BL/6小鼠的卵经切割透明带后体外受精率显著高于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受精率。C57BL/6小鼠理想的体外受精方法为切割透明带法,而CD-1、B6DF1小鼠切割透明带卵受精率与其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受精率差异均不显著,因此这2个品系可直接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进行体外受精,其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通过向水牛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DNA实现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0~22h后随机分为2组,①在体外受精7~10或18~20h后向卵胞质内注入约7.5pL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溶液;②则分别注入单个精子与约7.5pL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混合物,观察外源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受精卵胞质内注射的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囊胚基因表达率与ICSI-Tr差异不显著(P>0.05),且IVF7~10h时注射的分裂率、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均显著高于18~20h(P<0.05)。[结论]水牛IVF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基因能获得转基因胚胎,且IVF后7~10h注射的效果优于IVF后18~20h注射。  相似文献   

19.
EGF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超  周国利  朱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57-558,562
[目的]为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方法]对EGF的理化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进行阐述。[结果]EGF、IGF和TGF等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因子可大大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受精率,并对受精卵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众多生长因子中研究的最多的就是EGF。EGF能够促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卵丘细胞扩散,调节卵母细胞胞质成熟。[结论]对EGF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哺乳动物卵子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以及胎儿的发育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体外受精等技术和胚胎工程的发展提高可靠的保障。但对清楚了解EGF及其受体的性质和作用机制仍存在很多问题,且对表皮生长因子对体外受精的作用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