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根书艺术之所以意趣横生,在于它以一种生命寄以另一种生命,通过艺术语言达以沟通灵魂。根书作品的线条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或骤然凝同,或起伏跌宕,或激起飞扬,痛快淋漓,节奏明快,犹如音乐的旋律荡漾心头,让观者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放逸和畅达。品之赏之,  相似文献   

2.
文龙 《花木盆景》2005,(12):34-34
1996年我在宜宾市花市购入一天然象形为棘桩,经几年养护造型于2002年基本成型(图1),题名为《三江龙》。2003年春,我与几位桩友欣赏《三江龙》总觉得作品没有发掘树桩的自然之美。作品造型呆板,重心不稳,枝脉不清,景深不够,虽然有层次但疏密不分,是一件平庸之作,没有体现出神韵和灵气。  相似文献   

3.
根书是根的艺术,书法是笔墨艺术,根书是根艺与书法相结合后所产生的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所以,对一个根书创作者来说,他必须同时具备根艺与书法的基础,否则将无法步入根书之门。举个例子:本人是教师,同时也从事根书创作,平时有不少学生拿着一条很是平常的分叉状根材问:“老师,这条根能做成个“人”字吗?”答:“完全可以,但这样的根太平淡、太无味了,  相似文献   

4.
根艺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民族艺术,根艺有两大种类,即观赏型和实用型。根书属观赏型之一,是根艺领域中的一个支流。根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靠拼接或编扭而成的,另一种则是用完整的根材创作出来的(如右图)。本文所指的是后者,前者取材广泛,只要根须像偏旁部首或其形状具书法中运笔技法并富抑扬顿挫之感即可取之,  相似文献   

5.
根艺作品     
家和万事兴作者取树根形象之精妙,结合书法艺术辩形造字,不甚雕琢,形势天成,一根成字。作品内容多用古典诗词,伟人名句,哲理名言,根书内藏耐人寻味又极具欣赏性。家在此山中作品的形态朴素自然,色泽幽古,断面处纹理有山石光泽,造型美观:主峰崔巍厚重,层峦叠嶂,乃是实写;次峰雅逸,仅以山形勾勒,大块留白,乃是虚构。次峰底部二人对弈,云意隐隐,俨然一处神仙洞府。整件作品,意境缥缈,若家在此山中,常与仙为友。  相似文献   

6.
马英 《花木盆景》2000,(6):42-42
该作品取我国的伟大和强盛为主题,扬华夏国威,振民族豪气。作品系一完整的杜鹃树根,原生长在一山溪岩坎上,有部分根系裸露在外。发现时,觉得根形奇特,便采挖下来,截掉四根小树枝(即成形后的四条脚),将其翻转一看,一头巨兽形象映入眼帘,便带回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22,(12):84-85
<正>根书,是一种以枯根代替笔墨将书法与根艺合二为一的艺术。在中国根书艺术领域中,有两大派别:一种是拼接型根书,即创作者按传统书法的结构把每个字拼接出来再组成一幅作品;另一种是不拼接型根书,即每个字形自天成,不拼不接,顺乎其势,只稍加处理就成根字,再将每个根字组成一幅根书作品。阳春根书艺人追求的就是第二种,一根成字,浑然天成,气势磅礴。这种高难度的根书,使得阳春根书在全国根书艺术中独树一帜,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更具欣赏性和收藏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第七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在广东中山市古镇镇举行,参展盆景近千盆,盛况空前。顺德温雪明先生送展的一盆六角榕作品《百态图》,尽管获得了展览金奖,却由于其特殊的形态,受到众多盆友的各种评议。  相似文献   

9.
《凝固的旋律》是我的第一件作品,根材是父亲挖地时挖出的。制作时,我先小心翼翼地剥去根皮,稍稍打磨,显其光洁的质感。上保护层时,我想根材本身是淡黄的,再涂上清漆就会显得刺眼,于是决定上蜡。将其均匀地涂在根材上,用酒精灯烘烤,使蜡融化并渗入木质然后再用软布仔细磨擦,使其表面光滑并且反光柔和。配上底座后,一件作品便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0.
根艺二品     
这是作者从莱州湾畔的云峰山上挖掘出来的一株百年黄荆根,作品高43cm,创作于香港回归前夕,较生动地表现了一位慈母对远方儿女的思念之情。虽仅是一个背影,但那份东方女'生的内在美却被鬼斧神工的天赐佳根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这样一件作品,作者最初的创作思路却仅是打算制作一个笔挂,  相似文献   

11.
李良 《花木盆景》2000,(2):42-42
瞧,图中的这条根雕龙,似像非像,身躯蜿蜒而雄浑,威风凛凛,气势非凡,但又根味极浓,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它肢爪强劲有力,呈昂首回望之势,翘尾照应,生气勃勃,栩栩如生,分明是一幅巨龙腾飞图,预示龙年风调雨顺、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2.
陆文 《花卉》2012,(3):31-31
树桩盆景很注重表现错节盘虬的头根,而有些盆景作品的树型、枝法布局都很好,偏偏因缺少一、二条根,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对于一些基础好。但局部缺根的树胚(指嫁接效果理想的树种),宜作人工补根。使其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3.
韩学年 《花木盆景》2007,(12):26-31
这几件作品的桩坯都是在广西梧州地区从不同的盆友处购得,几件桩坯都显得非常平凡,甚至觉得有点出众的羞陋难看,无一般野桩山松的雄浑苍劲、斑驳嶙岣的特征,欠缺合适的枝托,更难套上常规的盆景形体,不吸引选桩人士目光。几位桩主都认为,这类桩坯并非造景之材,难以侍弄,少有人喜爱,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14日我从本县一杨姓兰友手中,购回下山春兰一蔸,其叶俏丽翠绿,其花似梅,梅吐工整正气,外三玉辩紧扣似荷。蚕头相咬如向内团结心,乃梅非荷。再细观其玉容全姿,萼、捧、唇,有如荷花之洁白,洁白之上,晶亮透背的红蒿纹有如红太阳之光芒从中央向八方散射。  相似文献   

15.
欣赏连明良先生的盆景,总能给人赏心悦目、清新可人之感。常言道:“见作品如见人”,连明良先生的为人之道,亦如其作品一般,让人觉得亲善、和蔼和开朗。  相似文献   

16.
杨梅 《花木盆景》2004,(11):35-35
中华蚊母,金缕梅科,蚊母属,在湖北主产于清江流域。大叶中华蚊母多生长于江河溪边的乱石岩隙之中,坯桩多古朴苍老,悬根露爪,又加上其本身具有生命力强、枝条柔软、易蟠扎、耐修剪等诸多优点,备受广大盆景爱好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胡化斌 《花木盆景》2004,(10):46-46
根艺创作是因势造形,因形赋意的过程。但一根多形,一形多意,给创作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所以,根艺作品的品位决定权,始终掌握在创作手中,不是天赐好根就能创作出佳品上品的。  相似文献   

18.
馨情洋溢     
温馨的5月有个特别的日子——母亲节,被称为“母亲之花”的康乃罄,其花色极其丰富,色彩鲜明艳丽,呈现出生动自然之美。如您能发挥创意亲手为母亲设计一款造型别致的花艺.那定能赢得母亲的欢心.快快动手吧!  相似文献   

19.
艺真 《花木盆景》2000,(5):33-33
此作品由一块去皮树干段和一件根桠交缠。树干段木材去皮后的自然纹理好似水波,女性嬉水身态潇洒悠然。什么样的女性能能有如此水性神通,看来唯有水神。匠心斋主人将其命名为“洛神弄泳”并配诗云:洛神出巡足威仪,今日淡装弄波嬉。清妍婉丽倍可爱,闲情逸致有真趣。  相似文献   

20.
曾宪烨 《花木盆景》2003,(12B):19-19
雄、秀、清、奇是盆景造型中的四大树相。雄:干、躯矮霸,根板爪立,枝粗托密,亭亭华盖,有如力士相扑、霸王举鼎,大气、磅礴。秀:干、躯挺秀清丽,根板配合桩型,粗枝大托,枝繁叶茂,有如翩翩公子、妙龄少女,文静秀丽。清:干、躯清瘦简约,根板爪立清奇,枝叶扶疏,不繁不简,超凡脱俗,有如文人雅士、得道高僧,宁静志远。奇:干、躯、根怪异突兀,鬼斧神工,不守成法,出人意外,枝叶随意,气韵神奇、诡谲,有如侠士高人。冯龙生的作品《吹箫引风》,得清字诀,亮丽动人,实为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