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技服务》2002,(5):15-15
<正> 两系杂交稻两优363是我所选育的香型籼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内进行大面积推广。 该组合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600公斤。在贵州省内作一季中籼利  相似文献   

2.
南京14号(原名南京3714)是江苏省农科院最近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的中籼稻新品种,自1984年引进种植以来,单产均名列我区籼稻品种之首。1987年在气候条件恶劣,病虫危害猖獗,水稻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我区2万多亩南京14号平均单产473.1公斤,比汕优63亩产471.95公斤亩增1.15公斤,其中亩产超600公斤的占25%,亩产超650公斤的占7%。现将近几年来南京14号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苏种 《农家致富》2016,(4):22-23
宁两优618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03。由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683S×丰恢618配组,于2010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9.2公斤,比对照II优084增产6.2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3公斤,比对照II  相似文献   

4.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优质旱籼稻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开始引入福清市试种,至今已种植8年,累计推广面积8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该品种再生能力较强,作为老品种的新应用,目前在闽南、闽北及福州地区作再生稻种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深受当地农民喜爱。自2009年起,作再生稻栽培,一股头季稻亩产400--4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475公斤;再生季一般亩产220—2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340公斤以上。由于该品种低节位分蘖力强,非常适合机收低留桩再生栽培.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具有省工、省肥、省药等特点,是目前我市推广面积最大的再生稻优质品种。现将试种结果和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优质籼稻新品种美香占2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方法培育成的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其组合是Lemont/丰澳占。该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引入云南省楚雄州小面积示范种植,2009~2010年参加云南省常规籼稻区域试验。在3年试验示范中,美香占2号表现出稻米品质优(国标优质米2级,具香味)、抗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受到示范区农户好评。2011年安排生产试验。2012年8月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02,(7):21-21
<正> 该品种2000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内推广,并在省外示范种植。2001年在贵州省都匀市,亩产608.3公斤,产量与杂交水稻K优5号(亩产612公斤)相当,生育期早熟5天。在湖南省长沙市作晚稻种植,6月17日播种,1O月18日成熟,亩产437.5公斤,比对照湘晚籼9号增产1.7%,生育期为123  相似文献   

7.
扬辐籼2号(原名381)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IR1529-68-3-2的突变体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杂交稻汕优63的高产水平,多抗质优,是一个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中籼稻新品种。1989年该品种在省中籼稻区试中增产显著,故提前进行生产试验和参加南方稻区区试。1991年4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主要特征特性 (一)产量高 1988年参加江苏省中籼稻联鉴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10个试点平均亩产535.2千克,比对照南京11号增产18%,比汕优63增产5.6%。1989~1990年参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特种稻米新品种马坝香糯引进豫南稻区后,1985~1990年通过品比、区域、生产试验和应用研究表明:该品种属中籼中熟类型,产量比非香型中籼糯稻对照种显著增产,比非香型中籼粘稻对照种略增产;糯性好,香味纯正,适口性佳,营养价值较高;抗稻瘟病,中感纹枯病,白叶枯病HS级;耐肥抗倒,耐寒性中等,株型松散适中,中矮杆,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全生育期133.5天;亩产水平400~500公斤,高者可达500公斤以上,适宜在豫南稻区种植,1990年试种10万亩以上。该品种1991年4月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杂交籼稻新品——盐两优888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4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片挺直,熟期转色好。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25公斤。盐两优888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  相似文献   

10.
用复交系谱法选育成中籼稻中熟品种E164.该品种参加两年(1987~1988) 省区试,平均亩产481.5公斤,比对照密阳23平均亩增产10.7%;一年(1989) 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2.4公斤,比对照密阳23增产8.6%.株形优良,茎秆健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米质优,1985年参加省优质米评比,居参评20个籼稻优质米之首,1987年参加中国水稻研究所63个区试籼稻品种米质测定,名列第三.三年(1987~1989) 人工接病虫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至中抗稻瘟病和白背飞虱,高抗至抗褐稻虱;田间检查,纹枯病轻.表现为优质、高产、多抗品种类型.目前省内外正在加速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王宾 《福建农业》2011,(4):10-11,17
丰优22系粤丰Ax扬恢22杂交育成的釉型三系稻,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漳平市于2008,2009年连续在中、晚稻进行示范,表现抗性中等、优质、高产,种植面积达1800亩,一般中稻亩产600公斤,烟后稻和连作晚稻亩产500公斤左右,适合漳平市作中、晚季栽培.现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  相似文献   

12.
镇稻1号(原名7038)是我所用“矮黄种×农林22”杂交选育成的中粳新品种,具有优质、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1989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广种植。 产量表现 1985~1986年参加省中粳稻组区域试验,两年的平均亩产为480.82公斤;1987~1988年参加省早稻、玉米、西瓜等不同茬口的后季稻生产试验,1987年平均亩产390.92公斤,比盐粳2号增产9.87%;1988年平均  相似文献   

13.
中籼品种南京玉籼在1991~1992年江苏省中籼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078kg。在1993年江苏省中籼稻生产试验中,产量比对照盐籼156增产7%以上。大面积试种示范,亩产超过500kg,高产田块达550kg/亩以上。稻米外观半透明,基本上无心腹白,粒形细长,整精米长度7mm以上,长宽比为317∶1,米质7项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部颁一级米标准。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和褐飞虱。该品种全生育期143天左右,株高100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一般有效穗21万/亩,每穗实粒93粒,千粒重26g。株型紧凑,生长清秀,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性和抗虫性较好的中籼品种,适宜在苏中、沿江和苏南丘陵中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邯豆四号(原邯195)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用邯73×邯8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脂肪含量高的特点。200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03002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22号”。1产量表现2000~2001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中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6.34%;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7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3.8%。2000~2001年河北省大豆区试,2年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8.44%;2002年河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6.6公斤,比对照冀豆七号增产…  相似文献   

15.
中86-44是用(浙辐802/广陆矮4号)F_1为母本,与HA79317—7复交育成。经南方稻区区试及多地试种示范,表现良好,一般亩产450~500公斤,高产田块亩产在500公斤以上。稻米品质和对病虫害的抗性也比较好。1991年在湘、鄂、赣、浙等省试种约20万亩,1992年通过了湖南、湖北两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面积达70万亩左右。中86—44,在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过程中,均获得较好的收成,群众反映该品种熟期适中,耐肥抗倒,高产、稳产、抗病,米质好,是目前一个综合性状较理想的早籼新品种。被定为1992年湖南省重点推  相似文献   

16.
Ⅱ优 1 2 9是用Ⅱ - 32A与镇恢 1 2 9(优良恢复系明恢 6 3作母本 ,红莲型高产恢复系特青 1号作父本选育出的优质、抗病强优恢复系 )配制的优质、高产和抗病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该组合 1 997、1 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 ,1 998年破格提升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1 1 生育期全生育期 1 45d左右 ,约比汕优 6 3迟熟4d。在南京、句容地区 5月 1 0日播种 ,8月1 7~ 2 1日始穗 ,8月 1 9~ 2 3日齐穗 ;在盐城地区 4月 30日播种 ,8月 1 5~ 1 9日始穗 ,8月 1 8~ 2 2日齐穗…  相似文献   

17.
“常优一号”系常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武运粳7号”作母本,“R254”作父本,经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良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0年引进试种,“常优一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省肥节本、适应性强等优点。经试验示范种植,一般亩产在600kg左右,高产田块亩产可突破700kg。该品种已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8.
田白糯1号由广州市田园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育成。2006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2004、2005两年春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98.1公斤和809.7公斤,分别比对照种香白糯增产17.6%和16.2%.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春季生育期80—83天,比香白糯早熟1天。2005年省生产试验结果为:该品种平均亩产鲜苞819.8公斤,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2007,(9):41-42
1.石家庄8号 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2001年河北省审定,2003年国家审定。适宜在冀中南麦区水地、半干旱地及肥力较好的旱地种植。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3公斤,最高亩产598公斤;国家区试平均亩产498.7公斤,最高亩产605.59公斤。2004年在沧州吴桥高产示范,春浇2水亩产648.2公斤。2001—2006年在河北辛集市马兰农场,全生育期一水不浇,干旱年亩产380-430公斤,平水年亩产440—500公斤,丰雨年500公斤以上。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干热风、熟相好、籽粒饱满、光泽好等特点。具体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20.
南京 16号原名南京 30 152 ,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米品种之一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全生育期14 5d左右 ,株高 115~ 12 0cm ,分蘖力中等 ,一般每亩 15~ 17万穗 ,每穗 160粒左右 ,千粒重 2 7~ 2 8g ,抗白叶枯病、稻瘟病 ,耐肥抗倒 ,后期熟相好 ,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50kg,所有稻米品质指标都达新颁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1 选育经过1983年正季用台湾品种Si -Pi6810 32作母本 ,印度品种UPR10 3- 80作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