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兰坪县境内发生断奶前后仔猪头部及眼睑肿胀,共济失调,惊厥,麻痹不能站立,病程短促,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剖检全身淋巴结水肿,内脏均水肿,特别是肺系膜淋巴结及胃壁水肿尤为突出。采集病料送云南省兽医防疫总站检验,分离出β溶血性大肠杆菌,诊断为猪水肿病。1发病情况近4年来,境内在改良生产母猪聚集地区,断奶前后仔猪先后陆续发病85窝328头(其中未断奶发病13窝35头,50 kg以上猪发病7头),死亡204头(其中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65头,呈急性经过5~12 h死亡48头,经治疗222头中治疗无效死亡91头)。阴雨连绵季节多发。11月份以后发病…  相似文献   

2.
猪水肿病又名胃肠水肿 ,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以运动障碍 ,叫声嘶哑 ,颜面、眼睑、颈部水肿为特征。 15~ 2 0kg断奶后的仔猪易感 ,35~ 5 0kg的猪也有发生 ,突然发病 ,很快死亡 ,给养猪业带来较大损失。我们临床上应用猪水肿抗毒注射液 ,配合对症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县新发乡一养猪户在 2 0 0 2年的春天从市场购买 6 0头2 0kg左右断奶仔猪 ,第 3天发现猪突然死亡 1头 ,并在猪死亡的第 2天有 10多头猪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多数体温升高到40 .5~ 41℃ ,行走不稳、摇摆 ,…  相似文献   

3.
水肿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的多发病,是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是由毒素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结肠系膜、面部、眼部、头部及全身水肿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很高,可达95%~100%,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后死亡,个别呈最急性死亡。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猪水肿病于2001年8月20日~10月20日在怀安县六屯乡、柴沟堡镇两乡镇流行,发病猪多为20~40kg的断奶仔猪。据调查有1326头发病,死亡1185头,死亡率达89.3%;柴沟堡镇某养殖户饲养86头,…  相似文献   

4.
某集约化养猪场,近几年来小猪发生一种类似猪水肿型疾病,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使用抗菌素药物疗效一般不理想,大多病程较短,突然死亡较多。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化验,初步诊断为猪水肿病,现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集约化养猪场2001年8~9月份生产仔猪560头,其中死亡仔猪100头,发病年龄多在断奶后不久,断奶后死亡82头,占82%;断奶前死亡18头,占18%。一窝中一般发生1~3头,而且生长快,膘情好的猪多发,有些猪往往无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经检查发现,栏舍大多阴暗潮湿,粪便未能及…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发病率不高,但通常是致死性的。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并具共济失调和惊厥等神经症状,死亡极快,病程短,致死率高。本病通常呈散在发生,传染性不明显,通常在一窝仔猪中,营养良好、较肥壮而生长快的仔猪先发病。断奶喂饲大量精料、突然调换饲料和饲养方式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缺乏硒等微量元素也与该病有关。由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发病率逐渐升高,死亡率也很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笔者现将近三年遇到的病例总结如下: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3~4月龄也偶有发生,在春秋季节多发。在仔猪群中以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常突然发病,个别迅速死亡。2临床症状2.1最急性的常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中图分类号:S858.282.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090200404-0034-022.2急性的常表现为突然倒地,四肢做划船运动,口吐白沫,眼睑水肿,少数发病数小…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的病原尚未完全症实,一般认为是由溶血性大肠杆囷引起的一种毒血症,又称为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断奶前后的仔猪容易发病。断奶后突然改变饲料,肠内容物的PH值发生改变时,给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出现病原性。饲料过于单纯也可诱发本病。其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的流行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麻痹和惊厥等神经症状.死亡快,病程短.致死率很高.给规模化猪场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断奶后幼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也叫猪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病,俗称“红眼病”,为高致死性细菌性传染病。水肿是该病的特征症状,以头部特别是眼睑水肿,伴随神经症状,突发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危害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常见病原菌的血清型是O139:K82(B),O2,O8,O139,和O141等。1诊断要点1.1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残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体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1.2临诊症状主要是突然发…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笔者遇到过数起典型病例,对本病有了较深认识,现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后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剖检胃壁和肠膜显著水肿为主要特征。在东宁县绥阳镇东山区一猪场,有断奶仔猪76头。2006年2月份,该场仔猪突发水肿病,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拒食,面部、眼睑水肿,精神沉郁,心跳  相似文献   

13.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般以断奶仔猪多发,近年也有育肥猪发病,是危害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笔者通过临床应用,认为“高效畜宝康”与地塞米松配合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2008年4月初,阜平县某养猪户新购的一批刚刚断奶3天的仔猪,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为:眼睑、头部水肿,走路摇晃、运动失调,发病不到一天,即有两头个体最大的猪死亡,遂邀笔者前去就诊。2临床症状一般发病突然,个别仔猪常见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病情稍慢的表现精神沉郁,眼睑水肿,严重的上下眼睑仅剩一小缝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义和  宁志利 《养猪》2002,(3):40-40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仔猪多发的急性肠毒血症.散发,病急,死亡率高.常见一群中体大、膘好、生长快的个体先发病,突然减食或停食,共济失调,有神经症状,头部、眼睑明显水肿,急性发病几小时突然死亡,剖检特征性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呈胶胨样水肿.一旦发现水肿病,及时抢救,是减少死亡的关键. 1 水肿病的治疗 ①当猪群发生水肿病时,可紧急接种仔猪水肿病油乳剂三价灭活苗(10毫升/支,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定植于仔猪小肠的溶血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在猪群中通常个体最大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及剖检时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为特征。病程短,死亡快,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普遍被认为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头部、眼睑水肿和神经症状,剖检时在下丘脑、胃壁、肠壁及肠系膜等处发生水肿。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有时4月龄猪也偶有发生),尤以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常见。该病发病急,死亡快,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现将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猪水肿病 仔猪开料迟,骤然断奶,饲料质量不稳定,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本病发生、流行的诱因。 1.1症状水肿病暴发初期,病猪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猪,精神沉郁,食欲停止,粪便干燥,体温正常,随后突然兴奋不安,出现出神经症状。常见眼睑水肿,随病情发展水肿逐渐延至颜面、头部、颈部,病程1-2d。  相似文献   

19.
猪水肿病是仔猪常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以神经症状和全身水肿,特别是胃大弯、肠系膜及脑部水肿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星期内的仔猪,数日龄至4月龄的仔猪都有发生。采食量大、生长快、体况健壮的猪最为常见。体重在8~15千克,而且同窝生长健壮的仔猪发病率较高。本病发病率虽不高,但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虽然有些猪在急性感染后可痊愈,但通常表现为发育迟缓,造成饲料回报率低,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确认所有养猪的国家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以突然发病死亡或出现后肢运动障碍为特征的仔猪疾病,经诊断为仔猪硒缺乏症。 发病特点 多发生于断奶后仔猪,无明显的季节性,水泥圈、饲料比较单一且生长较快的仔猪最易发生。 临床症状 急性型饲喂时争抢食物中突然死亡;有的在追赶、捉猪等惊吓后倒地死亡。一般患猪开始无明显症状,偶见仔猪走动时腰背拱起,刚一迈步就跌倒,或后肢轻瘫,拖曳行走。严重时后肢不起呈犬坐姿势。持续发展仔猪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下痢。耳尖、下腹部、四肢皮肤呈现紫红色大面积瘀血,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