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盐胁迫及贮藏时间对4种补血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胁迫和贮藏时间对二色补血草、黄花补血草、中华补血草和德国补血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种子萌发时的耐盐性差异,并了解适宜种子发芽的贮藏时间.试验对发芽率、胚根长度、发芽速度、耐盐指数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0 ~8 g/L NaCl浓度范围内,二色、黄花、德国补血草种子发芽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但中华补血草种子在8 g/L NaCl浓度下的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及2 g/L和4 g/L的盐处理;随着盐胁迫程度加深,4种补血草的胚根和幼苗长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盐胁迫下德国补血草发芽速度最快,黄花补血草发芽速度最慢;4种补血草有较强的耐盐性,种子萌发时均可耐8 g/L的盐浓度,4种补血草耐盐性强弱表现为:二色补血草>德国补血草>中华补血草>黄花补血草.贮藏1年的4种补血草种子的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贮藏2年的,贮藏时间对中华补血草种子发芽特性影响最小,对德国补血草影响最大,德国补血草不宜采用隔年种子育苗.  相似文献   

2.
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之间的抗旱性差异及大小,为干旱荒漠区选择出抗旱性较强的补血草植物,笔者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大叶补血草(Limonium gmelinii)、耳叶补血草(Limonium otolepis)和乡土种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4种补血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鲜重、活力指数进行了测定,并将处理7天后未萌发的种子移入蒸馏水中,测定了种子萌发恢复率。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鲜重和发芽指数呈递减趋势。PEG-6000溶液处理后,未发芽的种子在复水后可恢复萌发。黄花补血草的抗旱耐性指数最大,其次依次为二色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结合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长度、发芽速率、种子幼苗鲜重等指标分析表明,黄花补血抗旱性最强,二色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居中,耳叶补血草最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源酸枣和沙棘种子进行超干和加速老化(50℃,30d)处理,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含水量5.3%~2.4%酸枣种子,含水量5.3%~2.6%沙棘种子能维持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酶活性。老化处理后,当酸枣种子和沙棘种子含水量分别降到2.4%和3.4%时,种子的耐贮藏性增强。因此,酸枣种子和沙棘种子超干贮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对高羊茅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能影响高羊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期的延长,高羊茅种子的活力呈下降趋势;贮藏温度为-15~1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较高;经过超干处理的高羊茅种子在不同含水量(1.77%~8.11%)之间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种子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黄精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10%分别降至7%和3%,同时采用增湿法,使黄精种子含水量达到15%,在室温条件下贮藏5个月后,对黄精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超干贮藏条件是黄精种子活力有效保持的重要因素,适度超干是保持种子较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的重要途径.高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由于膜脂过氧化严重而使活力迅速下降.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72.5%.3)3%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CAT、POD和SOD活性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MDA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10%和16%含水量燕麦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控制劣变处理对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深入探索种子劣变的生理变化提供参考.燕麦种子劣变温度设置为35,40,45℃和50℃;劣变时间分别为10%含水量种子8,16,24,32 d和40 d,16%含水量种子1,2,3,4,5d和6d.结果表明:随着劣变时间的延长,10%含水量燕麦种子在35℃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40℃下各指标缓慢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45℃下,各活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50℃下各活力指标急剧下降,并且在劣变32 d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降至0%,发芽指数降至0.16%含水量燕麦种子在35℃和40℃劣变处理下,随着劣变时间的延长各活力指标下降缓慢但仍有显著差异(p<0.05);在45℃和50℃下,随着劣变时间的延长各活力指标急剧下降,并且在劣变5d时发芽势和发芽率降至0%,发芽指数降至0.此外,劣变温度、时间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燕麦种子活力的下降有显著(p<0.()5)影响,在45℃条件下劣变24 d处理可以较好评价不同含水量种子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南桔梗种子贮藏期间生活力不断下降的问题,将同一批南桔梗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再经过回湿处理、老化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干处理时间的增加,桔梗种子含水量逐渐降低,与自然含水量对照种子相比,经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了较高水平,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高于对照3%~5%、9.6%~21.4%,回湿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低7.3%~28.2%,膜系统完好程度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3%~66.1%,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10.5%~40.7%,耐贮性显著提高。研究认为,南桔梗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合水分应在3.06%左右。  相似文献   

8.
将同一批桔梗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然后经过回湿处理、老化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干处理时间的增加,桔梗种子含水量逐渐降低,与自然含水量对照种子相比,经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了较高水平,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高于对照3-5%、9.6-21.4%,回湿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低7.3-28.2%,膜系统完好程度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3-66.1%,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10.5-40.7%,耐贮性显著提高。结论:南桔梗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合水分应在3.06%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2个早籼稻品种的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温度设置55℃、65℃、75℃、85℃、95℃、105℃6个处理水平,时间设置6h、24h、48h、72h、96h 5个处理水平进行高温干热处理,然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并对不同种子状态高温干热处理前进行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水稻超干种子的含水量低而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比干种子、潮种子强,即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大禾谷品种超干种子在处理时间6h时,能耐受105℃高温干热处理,其种子发芽率无明显下降。在特定的条件下,超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的处理安全温度比干种子、潮种子更高,所耐受处理安全时间更长。水稻不同品种超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NaOH处理对结缕草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微 《种子》2010,29(1)
测定经30%的NaOH处理60 min后的结缕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及葡萄糖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结缕草种子经NaOH处理后萌发时间缩短,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明显提高,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上述指标均较大幅度地高于对照组种子。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对含水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α-淀粉酶在种子萌发前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发芽后,其活性迅速下降。葡萄糖含量变化的趋势是先升后降,在萌发的第15天达最大值。改善种皮的通透性和调控呼吸代谢途径是打破结缕草种子休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