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广艳 《农业科技通讯》2014,(5):209+247-209,247
金岛89号是葫芦岛市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自选8为母本,9818-9为父本组配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12年该品种通过辽宁省审定,适宜在辽宁省东部、西部、中部、南部≥10℃活动积温在3 000℃以上的晚熟玉米区种植。介绍了此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吉单159:1993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偏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9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5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2 cm,16~18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40 g。高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   该品种喜光、喜肥水,适宜密度为每公顷4.2万~4.5万株。施肥时应前轻后重,追肥应适当晚,以控制前期生长过盛。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和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玉米覆膜地区及山东、贵州、湖北等地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吉单180:1994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05 cm。果穗筒形,穗长21 cm,14~16行,粉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40 g。抗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和茎腐病。   该品种株型收敛,种植密度适宜范围广,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5.5万株,施肥量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区、内蒙古的通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的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10 074 kg,高产田块可达11 500 kg。   吉单209: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熟偏晚单交种,生育期12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筒形,穗长20 cm,14~16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9 g,粒大质优。高抗茎腐病、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中感丝黑穗病。   适于我国北方夏玉米早熟区种植。在吉林省中熟和中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公顷产量为10 000~11 000 kg。   该品种株高、穗位适中,株型半收敛,茎秆坚韧抗倒,适于密植。建议种植密度为平岗地每公顷5.0万株,条件较好地块每公顷6.0万株。东北春玉米区春季气温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种子易受丝黑穗病侵染。因此,应在气温高出苗快的最佳时期播种,并进行种子包衣,以防止或减轻丝黑穗病发生。   吉单131 B:198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株高30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筒形,穗长22 cm,16~18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5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倒伏。   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的部分地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可达8 500~9 500 kg。   吉单304:1994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1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800℃左右。株高264 cm,穗位高100 cm。果穗筒形,穗长20.3 cm,18行左右,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2万~4.5万株,一般公顷产量在10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福海县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年均有效积温3 000℃左右,无霜期150天。土质类型有棕钙土、栗钙土、草甸土等,适合种植玉米。一、品种选择为延长收获时间,应选择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做到收获从9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能全部收割完毕。早熟品种可选择:新玉27号、KWS3376、新实69号、新玉54号、新玉45号、新玉29号等。中晚熟品种可选择:新玉48号、新玉56号、新玉41号等。二、土壤准备  相似文献   

4.
丹玉40号(丹304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SE30为母本,自选系丹SE79-1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晚熟杂交种,需≥10℃有效积温,积温2 381.4℃左右。1993~2000年在各级各类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强。一般比各地主栽品种增产8%以上。适宜在吉林南部、辽宁大部及华北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45 000株/hm~2为宜,比空和清种均可。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关中东部灌区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的最适宜密度,选取早熟品种陕单636、陕单650,中熟品种郑单958、陕单609,晚熟品种陕单680、东单60,共3个不同类型的6个玉米品种进行试验,每个品种密度分别为45 000、60 000、75 000、90 000株/hm2,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3次重复,探究6个玉米品种的最佳密度配置。结果表明,在关中东部灌区陕单650和陕单680适宜种植密度为75 000~90 000株/hm2,陕单636、东单60适宜种植密度为60 000~75 000株/hm2,郑单958和陕单609适宜种植密度均为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6.
吉单156:1992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90 cm,穗位高12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3 cm, 14~16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较抗倒伏。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在9 000~10 000 kg,高产地块可达11 000 kg以上。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左右。 吉单222:199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900℃左右。晚于“丹玉13”3~5 d。株高280 cm,穗位高11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0 cm,16~18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2 g。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该品种株型收敛,根系发达抗倒。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及辽宁省北部地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6.0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以上。 四密21: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8年育成。1995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9 d,需≥10℃活动积温2 700℃。株高265 cm,穗位高90 cm,叶片收敛上举,耐密植,果穗粗大,穗长22 cm,每穗16~18行,百粒重39 g,单穗粒重210 g,产籽率82%。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晚熟区及丹玉13适应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四单1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4年育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经1 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4年内蒙古、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单19属高淀粉中熟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24 d,需≥10℃活动积温2 550℃。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株高265 cm,穗位高100 cm,穗长22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40 g以上,单穗粒重230 g,淀粉含量74.58%,比一般品种高3%~5%。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适于吉林省的中熟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10 000 kg左右。 四密25: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9年育成。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株高250 cm,穗位高90 cm,穗长20 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40 g,在公顷保苗6万株条件下单穗粒重200 g左右。叶片收敛,根系发达,活秆成熟。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凡适合本育9的区域均可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770 kg,比本育9增产13%。 四早6号: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1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高淀粉中早熟玉米品种,生育期116 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株高225 cm,穗位高70 cm,穗长23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7.5 g,淀粉含量74.99%。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内蒙古的兴安盟和哲盟等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8 304.4 kg。 黄莫: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7年育成。属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株高270 cm,穗位高110cm,穗长20 cm,穗行数14~ 16行,百粒重40 g,单穗粒重200 g左右。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成株21片叶,叶片上举。 该品种喜肥水,清种密度为公顷5.5万~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左右,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7.
铁研368是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T0278为母本,铁T0759红轴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密晚熟玉米单交种,适宜在辽宁境内活动积温3 000℃以上的晚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铁研368 是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T0278 为母本,铁T0759 红轴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密晚熟玉米单交种,适宜在辽宁境内活动积温3 000 ℃以上的晚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泽亿81是铁岭市银州区泽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自选系M413为母本,自选系L5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在2018~2019年辽宁省登海联合体中晚熟试验中表现突出,2020年并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丰产性好,抗病抗倒,抗旱性强,叶片持绿性好等特点。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 850℃以上的辽宁省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东单L09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7M12为母本,自选系7M1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18年辽宁省中晚熟组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1131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抗倒伏、品质优良、活杆成熟等特点.适宜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中晚熟玉米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69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单69号是以自选系D993为母本、太早126-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特早熟品种,需≥10℃积温2 300℃左右;2008—2009年,在各级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质;适宜春播特早熟区种植,种植密度以60 000~67 500株/hm2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和比较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方法]根据玉米自交系、杂交种茎杆抗拉弯强度,比较了107份自交系和13份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结果]107个自交系中,有14个自交系抗拉弯强度值在4.0 kg以上。13个杂交种中,登海618、瑞普959、大丰30、大丰26、太玉339抗倒性表现较好,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结论]抗拉弯强度值越高,抗倒伏能力越强。抗拉弯强度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抗倒伏能力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0号的选育与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劲松  徐青松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174-1175,1193
晋单70号(原代号GS05-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早48为母本、自选系白H 217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早熟、低秆、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经多年试验示范表明,该杂交种丰产性、稳产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忻州市生育期123 d,需≥10℃有效积温2 350℃·d;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2010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0006。  相似文献   

14.
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长单525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长单52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于2003年以外引自交系KY9903为母本,以自选自交系KY414-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玉米单交种。在各级试验中,长单525表现为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玉米特早熟区、中南部复播区及有效积温在2 000℃以上的同类地区种植,每公顷留苗5.25万~6.00万株。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瑞普959是以WX523为母本、WX318为父本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0、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产量11 563.5 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26增产7.3%。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41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6%。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其主要特点为抗倒伏、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等,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耐密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先玉335和大丰26为供试材料,采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这2个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下,先玉335和大丰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和百粒质量)之间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对穗数、百粒质量及产量影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对百粒质量与产量影响显著;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百粒质量和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先玉335与大丰26均在密度为8.1万株/hm2和66.6 cm+33.3 cm宽窄行配置模式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玉米Lancaster群5个改良自交系为父本,Reid群和Dom群5个骨干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设计组配25个玉米杂交组合,研究5.5万株/hm~2、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各杂交组合及亲本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种植密度下,25个玉米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37.12%、134.90%和127.86%,且杂种优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PH4CV改良自交系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较高。在5.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一般配合力以自交系PH5AD最高,为7.02;在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以自交系PH4CV最高,分别为20.73和18.24。以PH5AD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适宜稀植,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植条件下易获高产;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较耐密植,以J1577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宜稀植。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种的耐密性。以夏玉米育种上常用的4个基本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万~15.0万株/hm^2范围内设计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穗部性状、倒伏倒折率和产量的影响,旨为耐密型玉米育种提供合理的选系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4个参试玉米材料的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长度增大,当密度超过某一个范围后倒伏倒折率明显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2.0万~13.5万株/hm^2;而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的穗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倒伏倒折率明显较低,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对同一玉米材料的主要生育期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影响。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种植密度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选择耐密型自交系时低代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应〉13.5万株/hm^2,在选择耐密型杂交种时还要保证穗粒数和穗粒重不能降低得太多,对耐密型杂交种进行鉴定时设立一年多点异地鉴定并适当加大鉴定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同单36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长453为母本,同3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早熟春玉米品种,1998-2002年在各级各类试验及生产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好等特点,产量在8500~9500kg/hm2,适宜在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