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旬阳县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项目计划58.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4.67万亩,荒山造林23.1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旬阳县大力实施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9年以来,旬阳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63.8万亩,新建特色林业基地34.9万亩,使全县特色林业产业基地累计达到110万亩。其中青竹面积达到27万亩,狮头柑面积达到2万亩,蚕桑面积达到10万亩,新点橡子12万亩,核桃、板栗、拐枣等干果基地18万亩,  相似文献   

3.
杨峰 《陕西林业》2003,(6):40-40
以多种形式促进林业发展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旬阳县在落实林业政策过程中,积极探索非公有制林业运作机制,在经营多元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其成功经验可圈可点。实践证明,非公经济为全县林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显示出强劲的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改善旬阳县狮头柑产量、质量,笔者总结了狮头柑建园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实现该产业在旬阳县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旬阳县长防工程建设的看法与建议李永安(旬阳县长防办)1990年,旬阳县被列为长防工程建设的首期启动县,三年中共完成重点工程人工造林4600多公顷,占下达任务4333ha的106.8%。经省长防办随机抽样检查验收,1990年度的核实率为90.4%,成...  相似文献   

6.
油用牡丹具有独特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在陕西省旬阳县资源丰富。笔者总结了当前旬阳县油用牡丹的发展优势及发展现状,从土地选择、整地与施肥、栽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几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培育管理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为今后旬阳县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旬阳县林业局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行四重监督,着力打造林业行业廉洁形象.……  相似文献   

8.
旬阳县1991年肚倍产量骤减,当年产量仅为9万 kg,是1990年产量的40%,是1989年产量的60%。减产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肚倍生产中的“树、虫、藓”三要素固然是产结肚倍的先决条件,但外部环境气象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旬阳县1991年肚倍减产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虫源,而在于当年2~3月份气温几次回升后的骤降。旬阳县1989年人工放蚜855.2ha,次年(1990年)倍子产量22.47万 kg;1990年人工放蚜达到1824.9ha,比先年(1989年)扩大了113.3%,然而1991年倍子产量却下降了59.9%。  相似文献   

9.
9月14日,一架运五型飞机在结束旬阳县梨园寨播区最后一架次施工任务后顺利返航,至此全省今年飞播造林施工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0.
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南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达到保护森林资源,一江清水送津京,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的目标是各级政府和林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对旬阳县林业经济现状与发展潜力的分析,指出了旬阳县林业生产中存在产业规模较小、投入不足、经济效益低、龙头企业带动不强等现实问题。提出了挖掘当地自然潜力,促进旬阳林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水洞沟流域概况水洞沟流域位于安康市旬阳县双河流域的西南部,总土地面积为16.89平方公里,流域形状长13公里,沟道平均比降为9.3‰,  相似文献   

12.
旬阳县经过上世纪70年代大面积发展,1984年旬阳油桐面积和产量就跃居全国第15位,陕西省第一位,1999年旬阳油桐被列入全国名乡大典,旬阳县被命名为油桐名乡,当时全县油桐面积为42万亩,主要分布在蜀河流域,旬河流域及汉江两岸的23个乡镇(其中以仙河、蜀河、双河居多),品种主要有小米桐、大米桐、对年桐、柿饼桐、葡萄桐等9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绿化汉江两岸荒山,旬阳县1981年首次开展飞播造林,二十多年来共飞播44个播区造林90余万亩,取得一定成效。旬阳飞播除做好地勤服务和其它工作外,最重要的是抓了播区地面植被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魔芋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了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从种植前的准备、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三方面,对旬阳县魔芋栽培技术做了较为详细叙述,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旬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先抓种苗建设,计划在县境内建设200亩示范苗圃基地,以适应山川秀美工程需要。目标确定后,县林特局快速行动,及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旬阳县苗圃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确定项目承建单位,紧锣密鼓地全面实施。经努力,示范苗圃建设被列入全省县级示范苗圃建设计划,多年已建成以国有吕河苗圃为中心,白柳、城关、双河等镇苗圃为辐射的示范苗圃基地100亩,培育侧柏容器苗、花椒、板栗、葡萄、枇杷、核桃、桠柑及本地乡土树种荷仓杏、狮头柑等苗木400余万株。  相似文献   

16.
白喜梅 《森林防火》2014,(1):8-9,12
介绍了2013年10月12日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白柳镇佛洞村发生的森林火灾基本情况,浅析了导致这一森林火灾伤亡事故的内因、外因,结合开县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对我县火源管理、指挥员培训、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森林火灾报告和新机制探寻等方面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旬阳县拐枣发展及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拐枣具有独特高效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在陕西省旬阳县资源丰富,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70%左右。本文总结了当前旬阳拐枣的发展现状及培育管理技术,并有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旬阳拐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前到过旬阳县城的人都有这么一个印象——缺乏绿色,山城四周光秃秃的,公路旁岩石裸露龇牙咧嘴,犹如城市脸上布满道道疤痕。而今,当你置身祝尔康广场,徜徉于祝尔康大道,放眼望去,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柏树,公路旁娇翠可人的爬山虎,河道边绿意正浓的金丝柳……  相似文献   

19.
浅议旬阳县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旬阳县自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项目造林62.4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4.6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7.3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截止2009年底,国家累计投资6.46亿元.经过1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旬阳县北属秦岭南坡,南属巴山北坡,典型地貌为浅山、丘陵,兼有中山、河谷等地貌形态。由于历史及人为原因使其成为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度很大、生态、生存环境脆弱区域,从1982年开始至今的20多年里,历届县委、县政府矢之不渝地狠抓汉江沿岸造林绿化工作。特别是在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