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适、优质、高产杂交籼稻川优52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优5240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新近育成的恢复系泸恢5240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而成。该组合分蘖较强,株型集散度适中,剑叶直立,产量水平突出,适应性强。200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泸恢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蜀恢527/多恢57的杂交后代F7优良株系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04R-1051杂交育成的籼型恢复系。泸恢37含有Pikm和Pik-1基因,具有高抗稻瘟病、恢复力和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的特点。泸恢37于2012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川香优37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中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于2010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川绿优5240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不育系川绿38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田间长势旺盛、丰产稳产性好、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抗病性强、适口性好等特点。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川恢1618是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利用常规杂交技术、辐照技术和花药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的优良籼型水稻恢复系,具有穗大、千粒重高、米质优、配合力强、恢复性好、抗稻瘟病力较强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米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其中花香优1618(花香A/川恢1618)和泸优1618(泸98A/川恢1618)2个组合已分别通过四川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陵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不育系陵1A与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属偏大穗型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于2012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内6优5240系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与内江内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香型抗病不育系内香6A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立、稳产性好、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的特点。201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泸恢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用中间材料抗18作母本与泸恢5240杂交,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抗稻瘟病籼型水稻恢复系。利用该恢复系已组配出宜优1611、玉龙优1611、川优1611、神优9611和川优8611等优质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9.
德优825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德香074A与恢复系泸恢82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5。该品种2008-2009年在江汉平原大面积种植,表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泸优524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泸优5241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002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1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较强,株型集散度适中,剑叶直立,产量水平突出,适应性强,201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泸香615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泸恢615与自育不育系泸香91A配组育成的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较强和适应性较广。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泸恢625是四川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大穗型籼稻恢复系,具有穗大、高配合力、抗病、强恢复力等特点,于2012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培育的杂交稻新组合川358优625于2013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泸恢524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优良籼型水稻新恢复系,具有穗大、千粒重高、米质优、恢复性好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培育的杂交稻组合泸优5241(002A/泸恢5241)于2011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高产广适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60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Ⅱ优602是用籼粳杂交选育的偏籼型恢复系泸恢602与Ⅱ-32A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优,抗性较好,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16,(4):88-89
泸香优17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泸香078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优良、高产稳产等特点,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4013)。  相似文献   

16.
川优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106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泸恢1611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9—2020年参加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其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级,于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9,(5):15-16
以抗稻瘟病恢复系成恢178为母本、高配合力恢复系乐恢188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择,育成了抗稻瘟病新恢复系绵恢919。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稻瘟病的特点,与川317A所配杂交组合川优7919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6,(6):17-18
宜恢2905是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用宜恢1577与绵恢725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恢复系,具有株叶型较好、恢复力强、米质优、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所配组合宜香优2905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川358优62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三系新恢复系泸恢625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358A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米质较优、丰产性好、抗倒、耐寒性强、后期转色好,于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7,(2):17-20
泸恢6684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IR71743-871-2-2/泸恢17)F_2单株作母本,蜀恢527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选育、南繁加速稳定的方法创制的三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直链淀粉含量高(26.4%)等特点。配制的高直链淀粉型组合川谷优6684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泸恢668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所配杂交水稻新组合的表现,并讨论了高直链淀粉型杂交组合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