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各器官内源细胞分裂素(iPA)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5-19d稻株叶和叶鞘中内源激素iPA的含量较低,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d以后,内源激素iPA含量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前期(齐穗后19d)下部节位茎中iPA含量高于上部节位,低位芽长于高位芽;后期(齐穗后33d)上部节位茎、芽的iPA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则快于下位芽,可见,再生芽萌发生长与内源激素iPA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花生未成熟子叶丛生芽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果针入土后45天左右的花生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含高浓度6-苄基腺嘌呤(BA)的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ux光照和26±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诱导产生幼芽。其中5号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BA20mg/1+AD100mg/l+蔗糖3%+琼脂0.85%),芽诱导率达92.5%。截取诱导苗带叶腋茎段转接在8号(MS+BA40mg/l+YE0.01%)、9号(MS+BA30mg/l+YE0.01%+AD50mg/l)两种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ux光照和23~28℃条件下,培养21天开始出现丛生芽,42天后(8)号和(9)号两种培养基均有95%以上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小苗。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出15个以上小芽,多的达50个以上。  相似文献   

3.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25-30天的花生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H300mg/L+PVPP0.3%+椰计50ml/L+蔗糖4%+琼脂0.8%)培养基中,置300lux弱光和20℃±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产生丛生芽;在MS2中诱导培养后的去子叶幼胚的生长点切去,在改良无激素培养基(MS1)中培养14天,转入MS3(MS+BA6.0mg/L+NAA0.4ml/L+D-生物素0.1mg/L+CH300mg/L+酵母浸出物200mg/L+椰计50m/L+PVPP0.3%+蔗糖2.5%+琼脂0.8%)培养基,置25℃±1℃,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21-28天,80%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带叶小苗..平均每外植体产生8.1个丛生芽,最多可达40个.诱根后小苗移植田间80%植株成活并开花结实。品种(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盐粳2号脱壳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不同浓度琼脂对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在分别进行脱分化、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试验时,当琼脂从0.5%提高到1.0% 植株再生率均显著升高。在继代和分化培养基琼脂浓度均为1.0%时植株再生率最高,而脱分化培养基0.5%或1.0%琼脂和分化培养基1.0%琼脂 组合,再生率最高,两者均为1.0% 琼脂反而降低。试验还表明,随着培养基中琼脂浓度提高,愈伤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含量上升。较高浓度(1.0%)琼脂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内源ABA含量显著高于较低浓度(0.5%)琼脂的,而ZRs含量则显著较低。同样,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较高浓度琼脂分化培养的愈伤组织内源ABA含量显著地高于较低琼脂的,而ZRs含量则相反,但差异不显著。 V 关键词:琼脂浓度:精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培养和高频率芽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以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影响下胚轴细胞再生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用附加2,4-D的培养基对下胚轴切段进行短时间的预培养可显著提高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力,使芽再生率达90%以上;AgNO3对细胞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丝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有益效应不明显;下胚轴的上端比下端产芽早,但两者产芽率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基因型对同一培养条件反应不同,芽分化频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6.
以较低浓度(0.2、0.4、0.8mg/L)的2,4-D作为水稻(OryzasativaL.)的外植体(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的生长素类激素,发现0.8mg/L的2,4-D能较早地使胚的盾片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但这些愈伤组织在原培养基上不能分化出绿芽。含0.2mg/L的2,4-D能在胚芽鞘节等部位产生一些较光滑、致密、白色颗粒状的结构或愈伤组织,虽然它们出现较迟,但这些结构物能在原诱导培养基上逐渐转化成芽簇,并产生一些纤细的根。将芽簇分割成小块,转移到加有KT等的成苗培养基上,能形成大量的幼苗,绿苗频率达80%以上,明显高于一般报道的水平。试管苗经大田种植后生长整齐一致,能产生出正常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以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殖体,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激素(6-BA,KT,ZT,NAA,2,4-D,GA3)进行培养试验,探讨外源激素对芦荟外植体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A最有利于芦荟芽分化,其次是KT,ZT对芦荟芽分化不敏感,NAA对芽生根诱导能力较2,4-D强,生根培养以MS+NAA0.25mg/L AC(活性炭)0.20%为最适,生根苗根系发达且移栽成活率高;低浓度糖对分化有利,高浓度的糖对生根有利。  相似文献   

8.
甘蔗脱病毒技术及其增产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改良热处理结合分生组织培养方法,把切取的甘蔗芽洗净后先经过高温短时间热处理,杀死部分病毒,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取经过处理的材料的分生组织尖端0.2-0.3mm,迅速接种到添加适当激素、生长素的启动培养基上,在25℃下暗培养。身待长出愈伤组织后转入光培养,接种到另一添加适当激素、生长素的丛生芽培养基上,不久即产生丛生芽及绿苗;将绿苗接种在添加适当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0天后待根长2-5cm时炼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脱毒苗效果显著,可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因型甜菜叶柄的组织培养及植株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6种不同基因型甜菜叶柄的离体培养结果。实验通过预培养、诱导分化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建立了甜菜快速繁殖程序。结果表明:甜菜幼苗先经MSB附加一定量的6-苄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组合的培养基中预培养,再取叶柄(带叶片)转入MS附加6-BA和NAA的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不定芽发生频率为18.3%~47.5%,不同基因型材料,诱导率不同。采用MSB或MS大量元素减半,附加一定量的萘乙酸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率在80%以上,移栽成活率高达10%。  相似文献   

10.
剥粒菠萝是我国台湾省选育的优质菠萝新品种,在我国华南地区极富推广潜力。自1986年10起,我们对粒菠萝试管苗作了较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材料影响芽的诱导和增殖,液体振荡培养方法是提高增殖系数的关键技术,附加6-BA、K+、NAA、IAA各1ppm或6-BA,Kt各1ppm和NAA0.5ppm及硫酸腺嘌呤100ppm的培养基,芽或苗的继代增殖率都较高,培养基附加IBA1-3ppm和NAA0.5ppm或IBA1-2ppm和Kt0.3ppm激素组合,对壮苗生根有利,砂糖代替蔗糖获好的培养效果,经试验,已掌剥粒菠萝组培快繁全过程技术及应用于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1.
金线莲组织培养与人工栽植研究:Ⅱ,芽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线莲是一种名贵珍稀中药材.本研究表明,用金线莲节段为培植体,经培养能大量快速繁殖这种濒危药用植物的种苗.节段的腋芽分化过程中,有腋(侧)芽萌生和原球茎增殖两途径.以固体培养基培养一个节,经3个月侧芽再生.其最高的繁殖培率平均可达5,1倍.不同的金线莲品种繁殖速率不同,以广西、福建金线莲增殖速率为高.固体和液体浅层培养的效果相同.使用MS基本培养基对芽繁殖倍率比1/2MS、减量MS培养基提高了23.3、51.5%.激素BA对芽的增殖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BA5ppm、NAA0.5或0,3ppm的激素浓度组合为芽增殖诱导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以黑绒观音莲小球茎顶端切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结果显示,在MS培养基中加入较高浓度的6-BA对顶芽和丛生芽的诱导及继代增殖有利:生根培养基可用1/2MS+6-BA0.3-0.5mg/L NAA0.8-1.0mg/L,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到混合30%-40%珍珠岩的椰糠中,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自然变化温光条件下培养有利于瓶苗的生根和生长,提高瓶苗素质及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以紫苏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紫苏外植体芽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苗龄、黑暗时间、激素浓度及配比对紫苏芽再生均有较大影响。取13d苗龄的下胚轴先在分化培养基(MS+3.0mg/L BA+0.3 mg/L NAA)黑暗预培养8d后转为14h/d光照条件培养可获得较高的再生频率。诱导芽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mg/L BA+0.3 mg/L IAA。  相似文献   

14.
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茶在生产过程中,其相关因子:菌种、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含水量、pH及杂菌的预 防等对菌茶正常的培育影响极大。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菌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严格选择抗性强、发菌快、稳定性强的菌株前提下,认真控制好培养基含水量(55-65%),培养温度(25-30℃),pH值(处于自然状态下)同时合理确定菌体的生长点,对综合 提高菌茶的品质与生产量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对规范化菌茶徨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印楝愈伤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印楝幼嫩枝条和叶片,在含有BA(0 ̄0.5mg/L)和NAA(0 ̄2mg/L)的MS培养基中,于25℃±2℃下暗培养15 ̄25d,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出现2个生长峰,愈伤组织生长期和培养基中激素组成影响双峰产生时间,但不愈改变愈伤组织生长的双峰性质。在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中,于25℃±2℃下光培养15 ̄30d,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分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与愈伤组织来源和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修剪程度对富贵竹脚芽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剪植株萌牙所需时间为11-12天,中剪的为13-14天,轻剪的为15-16天,对照的为17-18天。(2)轻剪的脚芽生长量极显著优于重剪,中剪和对照显著优于重剪,轻剪、中剪和对照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轻剪、中剪对早出粗壮脚芽的作用显著大于重剪,对照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脚芽萌出后,不同修剪程度对脚芽直径增长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宏义  李岩 《杂粮作物》2002,22(1):48-49
剥取小于0.3mm的马铃薯茎法进行组织培养。在诱导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分化成芽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激素条件,诱导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1mg/L+蔗糖3%+琼脂0.6%,分化培养基为MS+GA30.5mg/L 蔗糖3%+琼脂0.6%。这种方法可提高分化成芽率,最后获得马铃薯脱毒苗。  相似文献   

18.
以花生品种远杂9102成熟种胚发芽12d、4d的幼叶为外植体,对花生幼叶不定芽诱导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较高浓度的6-BA(8mg/L)、较低浓度的NAA(1mg/L),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0%以上。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8mg/L+NAA0.5mg/L+AgNO32mg/L 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5mg/L+NAA2mg/L+AgNO32mg/L。同时试验发现种子预培养4d的幼叶不定芽诱导率较预培养12d的高 花生幼叶近叶柄基部切口处不定芽诱导率较高,是较理想的不定芽诱导部位。以远杂9102预培养2d的子叶作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进行试验,确定MS+6-BA4.5mg/L+2,4-D2.2mg/L为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9.8%,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KT(0.15mg/L)。  相似文献   

19.
木薯渣发酵柠檬酸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本薯渣为原料发酵柠檬酸的基础条件,以蔗糖豆芽琼脂为种子培养基,以过筛后的麸皮培养二级种曲,发酵培养基为木薯渣20g,麸皮2.8g,甲醇2.1mL,水50mL(甲醇于接种前加入)每份培养基接种10^10个黑曲霉(Asp.niger)孢子pH值自然,35℃培养20h后,于28-30℃发酵。以所耗总糖计,产酸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切花菊‘白扇’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次氯酸钠为表面消毒剂,确定最佳的消毒浓度及消毒时间;以山梨酸钾、次氯酸钠和代森锰锌为抑菌剂,确定开放式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抑菌剂的最佳组合,建立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为0.1%(V/V)次氯酸钠消毒15 min;在初代培养基中,抑菌剂最佳组合为50 mg/L代森锰锌、0.01%(V/V)次氯酸钠和5 mg/L山梨酸钾,该组合的污染率较低,为36.7%。开放式培养中芽的生长情况、诱导率均无显著差异;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阶段,抑菌剂的最佳组合为40 mg/L代森锰锌、0.01%(V/V)次氯酸钠和5 mg/L山梨酸钾,芽的增殖系数和生根率较高,分别为5.93%、80.0%,芽生长良好,与常规组培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