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6311 S和珍汕97 A分批播种比较试验和开花习性及对“920”的敏感性研究表明:6311 S播种至抽穗始期80 d,比珍汕97 A长12~16 d;主茎总叶数14.6叶,比珍汕97A多1.7叶;植株较高,分蘖中等,穗型大,单株颖花数多;开花习性、花时、柱头外露率等相当于珍汕97A;对“920”反应比珍汕97 A敏感.因此,6311 S制种特性优于珍汕97 A组合.  相似文献   

2.
Ⅱ优725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用Ⅱ-32-8A与优质恢复系绵恢725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大穗型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2000-2002年我公司在荆州市丘陵山区制种1500亩,平均亩产299.3kg。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亲本主要特征1.1Ⅱ-32-8A属中籼类型,感温性弱。主茎叶片数15.5片,播始历期84d左右,比珍汕97A长24~29d。株形紧凑,繁茂性好,长势旺,茎粗抗倒。分蘖力不如珍汕97A,但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每穗着粒160粒,千粒重24g。抽穗整齐,花期集中,张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在花期相遇、天气正常的条件下,异交结实率高达65%,而珍汕…  相似文献   

3.
1 根据亲本特性,准确安排播差期 1.1 亲本特性 1.1.1 母本 母本具有比珍汕97A播始历期长(长约26d)、植株高、分蘖力强、穗型大、花期长、异交率高等六大优点。特别是母本成穗率高达80%以上,比珍汕97A高8~10个百分点。母本幼穗分化期为32d左右,珍汕97A……  相似文献   

4.
楠丰67A为籼型三系矮败不育系.该不育系穗大粒多,抗倒性好,配合力强,胶稠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柱头总外露率为43.98%,其中双外露率占25.3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为99.99%.典败为主;抗性优于对照珍汕97 A.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珍汕 97不育系与珍汕 97保持系成对回交的基本做法 ,分析了 1989~ 1998年连续十年珍汕 97不育系与珍汕97保持系成对回交结实情况。作者认为 :要使成对回交结实粒数在 10 0 0粒水平 ,不育系种植密度宜扩大到 30 cm× 30 cm,不育系单株有效穗应在 14穗以上 ,人工剪颖 12 5 0朵以上。  相似文献   

6.
乙烯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田长恩  梁承邺 《作物学报》1999,25(1):116-119
从幼穗发育的IV到VII期,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幼穗和叶片的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均高于其保持系(珍汕97B)。外施乙烯释放剂乙烯利使保持系花粉可育度明显下降;外施ACC合成酶抑制剂AVG引起两系幼穗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并使不育系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恢复,而在外施AVG的同时再施以乙烯利则AVG的恢复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7.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野败型CMS系珍汕97A和龙得浦A及其它们的保持系珍汕97B和龙得浦B的总DNA。100个引物被用于筛选RAPD标记以区分苗期CMS系(A)和保持系(B)的植株。结果表明在37℃退火温度和1.5mM MgCl2条件下,OPA12引物的扩增产物在珍汕97A和龙得浦A中出现了1600bp DNA片断,而在珍汕97B和龙得浦B中没有发现该片断。  相似文献   

9.
陈建明  卢王印  程渭树 《种子》2005,24(2):71-72
本文简述了珍汕97 A自交结实和花粉组成情况.珍汕97 A套自交鉴定袋后虽然发现有自交结实现象,其花粉镜检结果表明,在花粉组成中典败花粉达不到100%,含有少量的园败花粉和染败花粉,但珍汕97 A后代的育性都是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植株生长健壮,株高302cm,株型收敛,穗位高120cm,花丝粉色,雌花分枝较多,花粉量充足。果穗圆锥形,穗长25cm,穗粗5.5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7粒,子粒金黄色。种子拱土能力强,幼苗发育快,生育日数为128d左右,需活动积温2700℃,属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1亲本特征特性 1.1母本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狭长、黄绿色,叶色淡。成株穗下叶片较长、平展,穗上叶上冲,全株呈半收敛型。株高175~180cm,穗位90cm左右,茎秆较坚韧。叶片数18~19片,雄穗分枝一般,花粉中等,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单株散粉期7d左右。果穗为锥型,穗长14~16cm,穗行12~14行,行粒数为30粒左右,百粒重34~36g。半硬粒型。穗轴为粉红色。  相似文献   

12.
春季低温对小麦花粉育性及粒数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拔节后遭遇春季低温,每穗粒数下降,产量降低。为探明春季低温引起每穗粒数减少的生理原因,以春性小麦扬麦16和半冬性小麦徐麦30为供试品种,研究小麦倒二叶出生期(昼夜5℃/–3℃)、孕穗期(昼夜8℃/–1℃)和开花期(昼夜12℃/4℃)分别进行低温处理对小麦花粉育性及每穗粒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倒二叶出生期和孕穗期低温均导致2个小麦品种在二胞花粉期和三胞花粉期花药中的多糖物质淀粉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绒毡层解体延迟;孕穗期低温还造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异常、出现微核等情况,影响正常雄配子体形成;花粉败育率表现为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孕穗期低温处理>开花期低温处理,徐麦30败育率高于扬麦16;3个时期低温均显著降低了2个小麦品种结实小穗数、每小穗结实粒数和每穗粒数,以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穗粒数降低的幅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春季低温引起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绒毡层延迟解体、花药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导致的花粉育性下降,是春季低温导致小麦每穗粒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楚和 《种子科技》2001,19(6):363-364
1 生物学特性1.1  T0 974 :株高 85~ 90 cm,茎秆较细 ,叶片窄挺细长 ,分蘖能力强 ,成穗率高。主茎叶 13片左右。播始历期 82 d左右 ,幼穗分化 2 5 d左右。花粉量足 ,花期时间短 ,花时早 ,单穗开花 6 d左右 ,阴雨天花药能正常开裂。1.2 金 2 3A:株叶型好 ,分蘖力中等 ,成穗率高 ,茎秆细软 ,感温性强。主茎叶 12片左右 ,播始历期 74 d左右 ,幼穗分化 2 5 d左右。颖花开颖角度大 ,柱头外露率高 ,双边外露率 4 5 % ,单穗花期 5 d左右。2 制种技术措施2 .1 选择适宜的制种季节。地点选在丘陵区 ,土壤为黄红麻泥田及河沙泥田。父本在 3月 3…  相似文献   

14.
95年由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汕型杂交稻汕优14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珍汕97A与该所自育的恢复系成恢149配组育成,是一个丰产性好,抗性较强的新组合。 该组合全生百期143天左右,分蘖较强,苗期长势旺。叶色淡绿,叶片上举。亩有效穗16至18万,穗着粒142粒左右,结实率84%,千粒重29克。出糙率81%,精米率71.5%,整精米率50%以上,米质中上。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育成不育系开花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军  吴献强  梁庆平 《种子》2012,31(3):104-107
为了掌握源A5、源A10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三系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于2010年3~6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对源A5、源A10珍汕97 A、金23 A的开花习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年南宁的自然条件下,源A5整体开花历期为14 d,单穗开花历期为6d,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0.71%,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7.7%,柱头外露率为66.9%,颖壳张开度29.1°;源A10整体开花历期为14d,单穗开花历期为6d,同在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3.79%,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9.2%,柱头外露率为72.9%,颖壳张开度30.3°.珍汕A整体开花历期为15 d,金A整体开花历期为17d,单穗开花历期同为7d,开花盛期均出现在第4天,开花时间分别为09:00~13:00、08:00~ 14:00,开花高峰期分别为11:30、11:00,闭颖开花率分别占30.2%和35.4%,柱头外露率分别为46.7%和77.3%,颖壳张开度为26.4°和25.6°.  相似文献   

16.
1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S6—05:河北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幼苗绿色,基鞘紫色;全株叶片数17~18片,叶脉白色;株型紧凑,株高160cm左右,穗位35cm左右;雄穗分枝11~14个,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粉量中等;花丝绿色,穗柄中等,苞叶长,果穗筒型,穗长19cm,穗粗4.4cm.秃尖小,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个,百粒重38.4g,粒马齿型,黄色,穗轴白色。  相似文献   

17.
汕优36辐水稻1品种来回:组合为珍汕97A×IR36辐,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选育。2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株高90cm。叶鞘紫色,叶色淡绿,主茎叶片数15~16片。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穗总粒数110~140粒,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26g。谷壳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常用保持系穗期耐旱性测评及育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陶龙兴  符冠富  宋建  乐明凯  王熹 《作物学报》2009,35(12):2296-2303
以负压式土壤湿度计和取土烘干法双重监控盆栽试验的土壤水势变化,观测我国15个常用水稻保持系的穗期耐旱性和育性特征。结果表明,K22-B、金23-B及II-32-B等保持系为穗期干旱胁迫钝感材料,而珍汕97-B、中9-B及协青早-B等为穗期干旱胁迫敏感材料;参试保持系在开花期(花粉粒充实期到小穗灌浆初期)比孕穗期(花粉母细胞分裂期到花粉粒充实期,15 d)对干旱胁迫更敏感;保持系孕穗期干旱胁迫主要伤害颖花育性,其胁迫指数与空壳率正相关(r = 0.6988**), 开花期干旱胁迫不仅伤害颖花育性并影响小穗充实,其胁迫指数与空壳率正相关(r = 0.7660**),也与秕谷率正相关(r = 0.5230);穗期耐旱性与其正常生育条件下的穗部结实性状不具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抽穗结实期的温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通过中粳稻在不同抽穗结实期的温度与产量变动情况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委在穗数和每穗粒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为抽穗结实期的日均温。当抽穗期(6天)日均温为25.1℃、灌浆结实期(10天,花后10-20天)日均温24.7℃、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23.5-24℃时,结实主张千粒重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张传贤  吴晓宏 《种子》1990,(4):45-47
汕优系统组合在我国杂稻生产中占很大比重,目前推广面积达一亿亩左右,占杂交稻面积的60%以上。宁波等地区珍汕97A 是主要的不育系,但它在成熟过程中遇雨而穗上发芽的现象十分显著。这些地区珍汕97A 一般年份芽谷率10%左右,轻年也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