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休闲观光农业基本特征和发展内涵,分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原理和依据,提出了马克思休闲论、休闲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理论等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原理和理论基础;同时,还研究了海西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对接台湾休闲农业产业,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绿色生态农村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导致农村发展困难。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农村经济模式来带动农村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是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并且生态循环养殖是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的基础。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是建立一个循环的生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而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不仅满足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路径,分别为政府引导、社会促进、观光农业经营者自身努力以及观光游客的支持,以期促进我国观光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分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素,能人经济决定村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能人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如下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分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素,能人经济决定村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能人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如下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5,(9)
<正>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紧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紧紧抓住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环节,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农村人才队伍,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队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休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农业发展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休闲观光农业在城乡地区应运而生,快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开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力,科学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磊  魏文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18-9020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农民的力量,走群众路线。广大农民群众中所蕴涵的巨大潜能,正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所在,要发掘出潜能,利用好动力,关键在于赢得民心,抓好以农民为本的民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展开,四川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如何从理论上弄清楚主导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畜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牧业每增加1%,则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0446%、2.0452%、1.8279%。根据畜牧产业的经济学定性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导产业"带动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宁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64-19766,19824
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根源在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二是农业持续弱质和近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成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历史使命;三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改革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备"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与优势;二是国家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增强农发行职能作用,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三是农发行14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及其"十一五"远景规划的推出,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基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着重从以下6个方面,发挥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一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对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生产领域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态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强对农村特定群体和区域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应急体系与保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六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建设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产业萌芽发展、产业快速扩张和产业质量提升3个发展阶段,突出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在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风貌建设、推动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结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在领导、制度、产品、标准化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化战略、强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旅游组织领导体制、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力度、实施乡村旅游强力营销工程、引导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程术希 《农学学报》2019,9(7):91-94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方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科教、人才,特别是高校涉农学科建设提供的创新驱动。自2012年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一直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建设理念创新,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带动和引进区域现在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与科技。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紧紧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展开相关工作,探究出了涉农学科建设的实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西积极发展数字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经验基础,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广西地区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数字农业的现实意义,并从科技、互联网、文化三大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科教兴农,以科技为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加强社会建设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的一大重要任务.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地区的社会建设应注意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动农村社会建设的动力.同时注意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采煤塌陷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以山东省微山县地面塌陷较严重的11个乡镇作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研究区2000-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驱动因子,运用CLUE-S模型及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与驱动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在整个研究期呈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塌陷积水区2000-2005年面积增幅最大;距居民点的距离是影响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及水域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距工矿的距离是影响塌陷积水区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保护等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当前乡村突破自身发展的选择,也是超大城市发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使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西部片区的小石村,以城乡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文化融合、生态融合的“四维融合”模式,走出了远郊凋敝村落“重生”之路。新时代,城乡融合亟需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以化解城乡发展不均衡为核心任务,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