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五味子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研究炮制对五味子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五味子生品、醋五味子、酒五味子和蜜炒五味子的挥发油得率分别是1.66%、1.50%、1.40%和1.34%;从各挥发油中分别检出46种、49种、48种和50种成分;对其中34种成分进行了鉴定。本研究为五味子炮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的干燥果实,分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本文从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学、种子发芽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等方面对五味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五味子的深入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五味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各地栽培技术仍不完善,霜害和药剂危害时有发生,根据海城地区危害,提出五味子霜害防治方法,并针对五味子药害发生特点,提出防治及补救技术措施。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具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泻、敛汗等功能。近年来,北五味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五味子栽培过程中,晚霜危害和药害对五味子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筛选优质五味子品种,对4个北五味子和5个南五味子的显微特征、总糖、总酸、粗蛋白、粗脂肪、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东起蓝田县西至陇县的4个南五味子品质都较优。开水中浸泡几秒再捞出晒干的南五味子品质综合最优,推测此初加工方法优于采后阴干。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又名山花椒,俗称北五味、南五味。北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其肉质厚,油分多,皮色深紫,泽润无燥性,品质较优。近年来对五味子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人工栽培已是大势所趋。人工种植五味子,栽培架式、病虫害防治等,对其丰产、稳产及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文中所涉及的五味子皆是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6.
对北五味子、北五味子南引品种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从性状、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两者在性状、薄层色谱上差别甚微,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者均含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且含量有较大差异。人工栽培的北五味子南引品种中所含的五味子甲素、乙素含量均高于北五味子,只有五味子醇甲含量稍低,但与药典规定标准(≥0.4%)相比仍高出56%,说明极具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滋补类中药材,以北五味子为佳.北五味子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多糖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北五味子多糖抗肝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五味子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采用RP-HPLC分析,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北五味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为参照峰确立了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35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华中五味子中获得高纯度五味子酚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95%乙醇热回流对华中五味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酚的含量,选择高含量产地的样品提取物通过正、反相硅胶柱层析法进行纯化,从中制备出高纯度的五味子酚.[结果]四川产华中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酚相对含量较高,从中可制备较多量的高纯度五味子酚.[结论]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法能够简单快速地从华中五味子中获得高纯度五味子酚,丰富了获得五味子酚的资源和制备方法,为五味子酚化学和生物学的可持续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南五味子5个产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与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及无机元素对道地药材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五味子生长的5个产区土壤pH值在6.55~7.25,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变化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98.18%、93.58%;土壤pH值、全钾含量变化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4.14%、16.60%。南五味子样品中五味子酯甲含量平均为0.33%,但五味子酯甲含量变化较大,变异系数为33.2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Mn与南五味子酯甲含量相关性显著,说明Mn对南五味子酯甲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影响,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与五味子酯甲含量之间、土壤与南五味子中无机元素含量之间未呈现显著相关,即南五味子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北五味子叶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日变化,为今后人工合成木脂素类成分和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超声提取五味子叶片的木质素类成分,并利用HPLC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袭进行含量测定。3种木脂素类成分在叶片中的含量从6:00时至9:00时呈上升趋势(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在9: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9:00时至15:00时呈递减趋势;15:00时至18:00时又呈上升趋势(五味子甲素在18: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同一节位叶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  相似文献   

12.
对吉林省内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五味子药材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五味子醇甲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含量测定。本试验建立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为98.10%,RSD=1.57%(n=5)。临江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高,靖宇的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最低。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故应根据实际药用需要进行产地采购。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系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作物,具有润肺、肾、止汗、止泻、涩精、生津、益智等功效,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早期对五味子的利用主要以采摘野生五味子为主,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人工栽培五味子,栽培技术日渐成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10多年来已成规模。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是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作为一味大宗道地药材,五味子对许多疾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性。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发现五味子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抑郁、抗肿瘤、保护受损神经元,提高记忆力等作用,在医疗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五味子的应用现状、品种选育、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花芽分化、光合特性、植物营养元素等栽培生理,黑斑病、白粉病、女贞细卷蛾等常见的病虫害防治,以及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多糖、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药理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五味子今后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五味子属为五味子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果用和观赏价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东南亚一带。中国共有10种,主产于西南至东南部。广西现有7种,即冷饭团、毛南五味子、冷饭藤、异型南五味子、南五味子、仁昌五味子和广西南五味子。文章介绍了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和利用现状,并对其合理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引种驯化及综合利用研究等3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影印培养法,以浓度为1/2MIC的五味子水煎液、五味子醇提物、百部水煎液、百部醇提物对耐环丙沙星大肠杆菌作用24 h,观察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变化。结果表明:五味子水煎液、五味子醇提物、百部水煎液、百部醇提物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株均无明显耐药性消除作用,五味子水煎液、五味子醇提物对人工诱导耐药菌株有一定的耐药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和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的干燥成熟果实。北五味子用GA3、6-BA、KT和ABA不同浓度间、不同天数间的处理后发芽数量对比不是很明显,是低温处理后的正常出苗。南五味子几乎没有发芽。北五味子总酸含量245.52 g/kg显著高于南五味子总酸含量23.98 g/kg。但南五味子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3.66 mg/g、2.04 mg/g)高于北五味子(0.60 mg/g、0.20 mg/g)。表明秦岭地带南五味子品种相比东北引进的北五味子有一定优势,开展南五味子规范化栽培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各采收期北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各采收期北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寻找最佳施肥方案以及最佳采收期。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周边山坡暗棕壤上人工栽培五味子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配方施肥(F)、配方施肥+草炭(FP)、配方施肥+草炭+锌肥(FPZ)和配方施肥+锌肥(FZ)处理。测定北五味子产量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草炭和锌肥可以提高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草炭和锌肥配施效果更佳。配方施肥+草炭+锌肥(FPZ)处理与对照相比可提高北五味子产量71.31%,与单施化肥即配方施肥(F)处理相比产量提高25.70%。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含量逐渐变小,而籽粒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逐渐提高,草炭对北五味子籽粒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影响较大,施用草炭可以显著提高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五味子生产的快速发展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伊春市局部地区距离农出较近的全光五味子连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除草剂漂移药害,给五味子生产带来了较大危害。为了指导各地加强药害防控工作,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和推进五味子生产,2007~2008年,我们对伊春市五味子重点栽培区开展了五味子受害情况跟踪调查、五味子受漂移药害定性试验研究、田间漂移药害自然和人工诱发防控试验,初步摸索出了五味子受漂移药害的一些防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吸附活性白土、活性炭、硅藻土、钙质膨润土、高岭土、活性氧化铝、氧化镁、凹凸棒土的脱色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五味子果实溶液、藤茎溶液吸光度,测定五味子果实、藤茎中总三萜含量,计算五味子果实、藤茎样品的脱色率、总三萜的保留率。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对五味子果实提取液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可达60.47%,活性炭对五味子藤茎提取液的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达到69.24%,并且对总三萜的保留率相对较高。8种吸附脱色剂中,凹凸棒土对五味子果实溶液脱色效果最佳,活性炭对藤茎溶液的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