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材线虫瞬间致死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高温处理对松材线虫致死的影响。分别设置48℃、49℃、50℃和51℃四个不同温度处理,对处理1min后的松材线虫分离液进行了取样镜检,统计死亡情况;同时对4种高温处理1min后的线虫分离液于25℃保温30min、60min和120min后线虫死亡情况进行了取样镜检。分析显示,死亡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51℃线虫死亡率达到100%。同时模拟了松材线虫温度一死亡率由线,拟合优度达到99.96%。  相似文献   

2.
利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苯胺蓝、吖啶橙等染料对松材线虫进行染色处理,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松十才线虫经不同的荧光染料染色后,产生不同的荧光效果,且荧光效果均强于其自发荧光。尤其以吖啶橙荧光染色山专为明显,雄性松材线虫的生殖器官交合伞可以表现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效果。这些结果对于利用荧光染色的方法研究松材线虫形态特征及其分类鉴定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80℃下松材线虫的冷冻保存方法,比较不同冷冻保护剂对松材线虫低温保存的保护效果,以及解冻后松材线虫的繁殖情况。结果表明:15%甘油对松材线虫保护效果最好,解冻后存活率达36.5%,其次为10%甘油、20%甘油、25%甘油,保护效果最差的是1%二甲基亚砜(DMSO);解冻后线虫能够正常生长繁殖,冻存3天和冻存30天的线虫存活率和繁殖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菌和带菌松材线虫对赤松的致病性,明确松材线虫在松树萎蔫病中的地位,为致病机制研究及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赤松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每块组织接种无菌松材线虫250条,培养12天后,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对愈伤组织进行染色,分析无菌松材线虫对赤松愈伤组织细胞活性的影响。以赤松组培苗和4年生盆栽实生苗为对象,每株接种无菌松材线虫和带菌松材线虫(组培苗250条,4年生苗3 000条),分别于18天和35天后统计2种类型线虫接种所致松苗萎蔫率,并对植株体内线虫进行再分离,分析2种类型松材线虫对赤松幼苗的致病能力。【结果】无菌松材线虫接种导致赤松胚性愈伤组织严重水渍化,TTC染色为米黄色或淡粉色,证明愈伤组织已失去活性。无菌松材线虫和带菌松材线虫接种均能导致赤松组培苗萎蔫,接种18天后,萎蔫率分别为70%和60%;萎蔫植株中均可再分离到松材线虫,其每株平均分别为599±567条和365+240条,二者差异显著(P0.01)。剩余外观健康的赤松组培苗中也分离到线虫,但数量较少(仅10~20条)。2种类型松材线虫接种引起赤松盆栽苗同等程度的萎蔫,接种35天后的萎蔫率均达80%,无菌和带菌松材线虫致萎蔫植株中均可再分离到松材线虫,其每株平均分别为34 733±34 162条和25 057±21 410条,但差异不显著(P=0.508)。其余外观尚健康的松苗也进行线虫分离,2株接种无菌松材线虫的植株体内线虫分别为486条和22条;接种带菌松材线虫的2株松苗中,1株分离到646条线虫,另1株没有分离到线虫。【结论】无菌和带菌松材线虫均对赤松具有致病性,松材线虫是赤松萎蔫的直接原因,伴生细菌并非赤松萎蔫的必须因子。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15,(6):40-44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共同构成松材线虫复合群体,为松材线虫病的病原物。拟松材线虫危害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研究工作不如松材线虫细致。近年来,随着拟松材线虫致病性增强现象不断被报道,人们逐步加强了拟松材线虫研究。本文从拟松材线虫分类学特征、致病性研究及与松材线虫关系等角度对拟松材线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作为外来入侵种,逐步取代拟松材线虫占据生态位。初步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两种线虫的繁殖能力差异关系密切。本研究采取了两种方法,即离体条件竞争试验和体内竞争试验比较二者繁殖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繁殖水平明显高于拟松材线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混合物长时间培养后,松材线虫逐步竞争淘汰拟松材线虫。除此以外,离体培养和体内竞争结果均表明,竞争条件下松材线虫的繁殖力高于非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7.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刘伟,杨宝君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Nickle(简作Bx)的形态与非病原拟松材线虫B.mucro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伊氏杀线真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松材线虫的联合毒力。[方法]使用Esteya 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通过线虫的形态变化、死亡率及死亡速度3个方面测定E.vermicola与Bt联合对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经过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处理过的线虫会出现内容物渗漏,体腔收缩、弯曲、断裂的现象;高浓度的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联合处理松材线虫可以明显地提高线虫的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100%;联合处理的线虫死亡速度较快,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用这两种生防微生物在合适的浓度下混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松材线虫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是引起松树死亡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的病原。为了研究松材线虫的致病性,该文对松材线虫的接种量进行研究,对3年生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后的发病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以及发病等级的描述。3年生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LN001后,每株接种量为10000条时,发病率、感病指数、死亡率3个指标均达到最大值。接种松材线虫LN002后,每株接种量为8000条的松苗,在接种第47d时,感病指数达到100。3年生黑松苗接种松材线虫8000~10000条,为适合进行松材线虫接种试验的接种量。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松材线虫病发展和检疫现状,提出了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松材线虫病检疫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林间设置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引诱剂,对引诱到的松褐天牛进行分离,10分钟后就能检查出有无病原线虫的存在,50分钟后线虫全部游离到水中。该方法具有在病害传入早期及时发现和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微波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对利用微波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木材厚薄大小、含水量多少、在微波处理炉腔内怎样堆放,以及环境温度、微波功率等因素的如何变化,只要SWB-Ⅱ型隧道式微波除害处理设备显示的木材表面温度大于68℃,持续30min,就能有效地杀死松木中的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4.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速度快、潜伏侵染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滁州市沙河集林业总场自1992年染病以来,将全场作为一个治理区,并区别不同类型,系统地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疫情概况沙河集林业总场位于滁州市西部,东经117°54′~118°16′,北纬32°06′~32°28′30″。年平均气温15℃左右,降雨量900~1200mm。经营总面积163万hm2,其中有林地122万hm2,松林09万hm2,占738%。松林以马尾松、黑松为主,生长良好,是“关内第一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交通发…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种植茯芩并杀死其中的松材线虫、松褐天牛达到安全利用的方法。研究表明:疫木种植茯苓第63天,样木中的松材线虫可全部死亡;第77天松褐天牛可全部死亡,种植240 d后,茯苓可采收,每立方米疫木可收益约1 100元。对利用疫木种植茯苓在种植技术、时间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病检疫检验取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个样本分别采用木条(10g)和0.6cm钻头钻取的木屑(10g)作为分离材料进行线虫分离,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线虫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其差异不显著,两种取样方法对线虫检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对19个样本分别采用木条(10g)和用1cm的钻头钻取的木屑(10g和5g)3种分离材料进行线虫分离,同样利用方差分析对虫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其差异也不显著,3种分离材料对线虫检验结果同样没有影响。因此,利用电钻取样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快速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苦楝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致死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苦楝树皮和苦楝果实的酒精提取物对松材线虫进行生物活性实验,发现两种提取物在100mg/kg时对松材线虫皆具很强的致死作用。这是应用植物提取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40%克线磷乳油、3%克百威颗粒剂、35%阿维菌素乳油及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种药剂,分别以6种浓度梯度对松材线虫进行室内药剂生测,初步筛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为40%克线磷乳油,其最佳的使用浓度为200mg/L。  相似文献   

19.
选用来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le病疫区的6株病树和1块沙发板条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疫木直接保湿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发育成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0℃恒温条件下培养72h,幼虫的成虫率25%,高于25℃的成虫率。30℃培养72h,25℃培养96h以上时进行松材线虫快速检验,结果受疫木中线虫的分布和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综述了寄生松科植物的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的线虫23种,松材线虫的寄主松科植物108种、携带昆虫40种及发病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