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11,32(4):85-86
8蚕种的浴消和整理8.1蚕种浴消的目的及适期8.1.1蚕种浴消的目的生产的蚕种卵面因附着有很多的母蛾鳞毛、蛾尿和病原体,为了保持卵面的清洁和达到彻底消灭病原体的目的,就需要将蚕种在清水中洗刷干净,同时还必须结合浴种进行卵面消毒。一代杂交种的制种形式分为散卵和平附种,散卵就要结合浴种把产在布上或纸上的蚕卵洗落下来,然后再经过卵面消毒和盐水比重进行选卵。平  相似文献   

2.
冯家新 《蚕桑通报》1993,24(2):58-58
春制越年普通种产卵于上浆布或上浆蚕连纸上,经半年保护,于冬季进行浴消.这种常规的保护技术不足之处:一是由于上浆及上浆布上的蛾尿、鳞毛、病死蛾污染卵面,若保护不当,容易使蚕种发霉、虫蛀,增加死卵;二是估产难以正确;三是占用房屋设备多.为  相似文献   

3.
邱习平 《江苏蚕业》1998,20(3):38-39
<正>越年蚕种在越冬保护期间,为了清洁卵面,除去附着在蚕卵面上的鳞毛、蛾尿、尘埃等不洁物,并彻底消灭卵面上可能附着的病原体,防止蚁蚕孵化后受到感染,必须进行蚕种的浴洗和卵面消毒.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和孵化量的多少、蚕种规格化的重要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对待,精细操作,安全、合理、严肃地执行各项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减少对蚕种的理化刺激,防止再出卵.在蚕种冷藏入库适期之前必须将蚕种整理结束,统计出各批的净种数量.  相似文献   

4.
<正> 在另二文中我们分别报导了家蚕春制越年种散卵型保护方式夏季消毒药剂的选择试验效果,以及夏季浴消的时期、方法及其后的保护等对蚕种品质和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侧重于该方法的保护效果和实施方法。一、散卵型保护效果(一)提高良卵率的效果 1985~1991年我们在生产中调查发现,现行保种方法(平附型)由于卵表和产附材料上附有蛾尿、鳞毛等杂物及卵胶,还有大量真菌存在,蚕种发霉不可避免,霉死卵率(已除去不受精卵转变成的霉死卵)比散卵型保护要高1.0~3.0%,其它不良卵率也要高0.5%以上。二项合计,散卵型保护比现行保种方法可减少蚕种损失1.5~3.5%。(二)对蚕卵重量的影响从表1可  相似文献   

5.
<正>家蚕原种出库前都需经过冷藏,蚕种冷藏单位既承担蚕种净种的冷藏,又承担夏秋种处理前毛种的冷藏。原种冷藏库与杂交种冷藏库没有条件严格隔离,因此在毛种冷藏出入库及母蛾检疫等过程中,难免有鳞毛及用具等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有病菌飘落到原种卵面。为确保原种卵面的清洁无污染,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对原种进行卵面  相似文献   

6.
汤庆坤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29-31
从种茧中选出与该品种特性不符的不良茧及发育不良蛾单独制种,与正常蛾所制蚕种对比,结果表明: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毒率明显高于正常蛾所制蚕种的毒率;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合格卵圈率明显小于正常蛾所制蚕种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不受精卵圈率、不产卵蛾圈率、卵量不足蛾圈率均大于正常蛾所制蚕种,因此,种茧选择和母蛾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蚕种毒率和提高蚕种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蚕种生产的过程中,母蛾不能将腹中的卵全部产出,遗留在体内,这些遗留在母蛾腹中的卵,简称遗腹卵。遗腹卵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蚕种产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蚕种供应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对两广二号原蚕种茧进行后期低温抑制保护,结果表明:在两广二号一代杂交种繁育过程中,对交的中系原种(932·芙蓉)在21℃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6 d,或者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4 d,母蛾产卵量均不减少,不良卵率也没有明显上升;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6 d,或者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 d,母蛾产卵量略有下降,不良卵率略有上升;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4~6 d,母蛾产卵量略有下降,不良卵率明显上升。日系原种(湘晖·7532)在21℃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6 d,或者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 d,母蛾产卵量均略有下降,不良卵率上升不明显;在16℃的温度下抑制保护4~6 d,或者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2 d,母蛾产卵量均下降明显;在7℃的温度下抑制保护4~6 d,母蛾产卵量明显下降,不良卵率明显上升。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不用低温抑制两广二号日系原蚕种茧。  相似文献   

9.
春繁夏秋用蚕种,为了压缩卵龄,适时浸酸,入库,以达到孵化齐一的目的,夏用种必须在投蛾后10小时、秋用种必须在12小时内收种,收种后的母蛾腹内还有很多残存卵。春用品种通过移位产卵,产下的蚕种可以留作次年春用。但秋用品种在春繁夏秋用种时,投蛾12小时(或10小时)收种后的母蛾腹内残存卵,势必白白浪费。近年来虽然在制种技术上强调了合理种茧保护、迟交、长交、暗产,并适当提高产卵温度等措施来减少腹内残存卵,但总不能使母蛾体内的蚕卵充分排出并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桂蚕N2在繁育过程中,中系原种存在不良卵较多的问题,使蚕种折净率低,蚕种产量、质量受影响。为了探明所配雄蛾对产卵性能的影响,设计两个中系亲本分别与不同品种雄蛾交配的试验,调查各处理所产蚕种的无效卵圈、产卵量和不良卵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C9C与不同品种的雄蛾交配,对无效卵圈数影响不显著,对单蛾产卵量和良卵率的影响显著;NC99R与不同品种的雄蛾交配,对无效卵圈影响不显著,对单蛾产卵量影响显著,但对良卵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蚕种质量安全是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蚕种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面临改革。调查了全国及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了广西蚕种母蛾统检存在的问题,评价了广西实行母蛾自检制度的可行性,探讨了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立新的广西蚕种质量监管模式、加大母蛾动态抽样力度和成品卵抽样检验覆盖面、加强蚕种生产单位母蛾自检能力建设、加快成品卵检验新方法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桑蚕品种932和芙蓉是两广二号的两个中系亲本。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因出现932羽化齐一,而芙蓉羽化分散的情况,使芙蓉母蛾与932雄蛾对交经常需要冷藏932雄蛾,但932雄蛾的不耐冷藏性会使杂交原种芙蓉×932出现空圈多、有效卵圈少、蚕种净种率低等问题。为探究冷藏处理932雄蛾对蚕种质量的影响,调查了在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条件下处理932雄蛾后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有效卵圈数有显著影响,932雄蛾冷藏温度越低、冷藏时间越长,则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越差;对不良卵率和良卵量的影响因交配的芙蓉雌蛾的出蛾时间不同有差异;932雄蛾最佳冷藏条件为5℃、24 h。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调查目的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产卵蛾,产卵量少,遗腹卵多,不受精卵多等问题,严重影响蚕种的质量和产量。据有关调查资料,这与原蚕饲育,蛹期保护有密切关系。但是,除此之外,蛾期的技术处理关系如何呢?本试验设计,是针对生产中的存在问题,以本省现行二化种作材料,从发蛾以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于蚕种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现行蚕种价格和每张(盒)蚕种卵量已不适应当前蚕种生产和经营,为此,浙江省农业厅研究决定,从1994年春用蚕种开始,对各级蚕种价格及每张(盒)卵量作适当调整。1、各级蚕种合同订购价格:一代杂交种,春用种每张(盒)20元,秋用种每张(盒)17元,原种每张70元;原原种每蛾8元;母种每蛾9元。2、一代杂交种卵量由春秋种24000粒/盒及23400粒/盒一律调整为25000粒/盒。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蚕种正常生产中,一般都在发蛾当天早晨4时感光,促进羽化。但在实践中,常有不少母蛾在收蛾结束后,还在继续产卵。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设想,把感光时间提早,促使雌蛾提早羽化,使母蛾充分成熟,提高交配效果,可能会促使母蛾在一定时间内产出卵多,留存卵少,达到提高产卵量、增加制种效益和降低蚕种成本的目的。本着这一想法,我们在1984年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蚕种生产中健康雌蛾产下的卵受精率由交尾率决定,产出率由交尾时间决定,因此雄蛾的交尾能力是保证单蛾产卵量及受精率的关键,雄蛾交配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交尾率下降,易散对,不受精卵和遗腹卵增多,造成极大的浪费。以下是我们在雄蛾保护与使用过程中的几点做法。1保护雄蛹是保护雄蛾的基础(1)收茧后如某品种由于健蛹率过低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雄蛹与对交品种的雌蛹对交比例过大,则要推后该品种的削茧时间,应安  相似文献   

17.
<正> 合理保护雄蛾是提高蚕卵品质,增加卵量的主要措施。雄蛾保护不善将使体力消耗,活力降低,影响交配,从而降低蚕种品质。在制种期,工作量大,时间紧,繁忙中往往轻视了雄蛾的管理,造成缺雄而影响生产的完成。制种时正处于高温、干燥的气候中,无低温设备,尤其近几年在农村合作制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月至3月,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工作人员赴宾阳、贵港、兴业、合浦、灵山、宜州、河池、环江以及南宁等地蚕种冷库,对2018年秋制春用原种及一代杂交种进行成品卵质量检查,主要检查蚕种孵化率、良卵率、良卵数、病卵率、产卵面积以及外观包装等,在母蛾镜检的基础上对成品卵进行质量调查,给全区蚕种质量上了“双保险”。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品位茧丝蚕品种“川山×蜀水”蚕种保护各阶段的技术处理要点及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春制越年种、夏制越年种保护工作到位的基础上,原种保护单蛾良卵率97.57%,孵化率达到96.93%以上。  相似文献   

20.
普通蚕种成品检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后的次代蚁蚕可检出微粒子孢子。其经卵胚垂直传染个体频率约30%左右。如依母蛾批毒率0.5%为容许极限,胚传病卵率的容许值是0.15%。且在整批散卵蚕种中呈超几何分布,故可运用f二项近似式进行数理统计,确定抽检数量及其合格标准。此项检疫是弥补母蛾检疫中难予判定的再检验;也是加强蚕种生产监管,全面提高蚕种质量,禁发重毒蚕种,确保丝茧育安全的商品化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