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与增收     
一、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特点 1.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很大,主要是受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等的影响.1979年国务院决定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18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水平平均上调25.7%,并将粮食和油料的超购加价幅度由30%提高到50%,又对棉花实行超购加价30%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市场前沿     
《农家致富》2011,(4):20
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成常态新年后,农产品价格近期重拾升势,并向下游的食品饮料行业蔓延。业内人士认为,在供需趋紧的背景下,随着种植成本的上升和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将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3.
CPI上扬与农产品价格上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利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契机推动粮食、生猪等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以确保农民增收.结合经济学原理和相关学者的研究对农产品价格和CPI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经验分析,并选定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合适的VAR模型对农产品生产价格和CP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完善检验的结果,对农产品价格和CPI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户模型的粮食补贴政策绩效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塘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并根据调查地区的现实状况,设置补贴强度、农资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等情景条件,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与农产品价格变化呈现出正比关系,但与要素价格变化呈现反比关系,且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乘数效应。建议提高粮食补贴标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比价是对两种农产品相对收益变化的反映,研究农产品比价关系,对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2001—2013年的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并从农产品综合比价和单项比价两方面研究了当前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关系,利用相对效益系数法分析判断农产品比价之间的合理程度。研究发现,该时期农产品价格均呈上涨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来,大豆、棉花和糖的价格波动比较剧烈,而粮食价格则相对稳定;农产品比价的波动较平稳,目前均较为合理。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稳定粮食生产、完善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  刘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976-2978
根据农业价格指数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数据仓库,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反映价格指标的历史和现在数据资源,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揭示农产品价格与畜牧业、林业与渔业等相关因素价格的动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以白菜为例的农产品价格,实现农产品区域供求平衡,并为政府和农户提供结构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制定农业支持与保护对策的理论依据,在比较研究中国农业支持与保护的环境和条件基础上,对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此认为,中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措施以农产品价格支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支持为核心,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农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不受限制的政策、措施,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和粮食储备制度以及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抓好农产品供应仍事关大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供应,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农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农  相似文献   

9.
何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56-18958
以贵州省的粮食价格为例,通过构建GARCH模型,测算粮食价格指数对数收益率的VAR,以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粮食的VAR具有波动性,进入2010年之后VAR正在逐步增大,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呈递增趋势。针对粮食价格变动特征,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的建议: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市场监督,维持市场秩序;健全农产品调控体系,平抑农产品价格;加强流动性调控,防范热钱炒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将健全粮肉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在12月13日举行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提出,今后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继续完善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政策。为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健全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完善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机制,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为继续完善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政策,各地要切实落实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未完全与国际接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种粮成本高,形成比较劣势的同时又直接影响长期底部价格,从而影响了国际接轨,也影响了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及相关政策取向;二是美国粮食保护政策扩大了比较优势,使中国农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更加困难。中国应着力降低种粮成本,逐步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其农产品补贴和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尽快使农产品价格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一、农产品价格高涨原因分析2010年,农产品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涨字当之无愧成为年度热门名词。上半年以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品种农产品涨价为主角,下半年粮食、棉花、食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开始发力接棒,一波接着一波,上演了涨价的集体狂欢。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玉米疯层出不穷,在农产品轮番上涨之后,无奈的老百姓,只能用类似的冷幽默面对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的视角来研究整个农产品市场的关联度对于调控农产品价格、降低中国农产品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年8月3日—2021年5月28日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周度数据,借鉴Diebold和Yilmaz提出的关联性测量框架,考察了农产品价格网络关联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论:(1)从总定向关联来看,禽类、蛋类和肉类价格受其他类农产品价格影响较大,且这3类农产品价格对其他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较大。(2)从两两定向关联来看,蛋类与禽类价格、蛋类与肉类价格、肉类与禽类价格、水果与水产品价格、蔬菜与水产品价格以及蔬菜与水果价格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定向关联性。(3)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总关联度呈下降趋势,但中国农产品价格网络关联结构在此期间较为稳定。由此可见,将农产品市场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农产品价格的关联性,能够为稳定中国农产品市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市场在种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分析农户对价格机制的行为响应是破题的关键。采用种植行为响应模型检验了价格预期、农产品市场风险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根据粮食价格、油料价格和化肥价格调整其种植行为,粮食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3%;油料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6%,有效灌溉面积约增加0.30%,化肥投入量约增加0.29%;化肥价格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减少0.08%,化肥投入量约减少0.20%。另外,农户会对农产品市场风险做出响应,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投入量都会减少,而非农收入的增加会降低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为了保障主产区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监测并引导农户的价格预期、推广粮油作物价格险和创新目标收入制度,以完善粮食主产区的价格支持体系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标价格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介绍粮食目标价格制出台背景和论述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制面临目标价格确定难、有效补贴方式确定难、具体补贴金额核定难和农民生产决策难四大问题。针对目标价格制度实施难点,提出以成本收入相结合原则确定合理目标价格、借鉴国外经验创新补贴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健全完善粮食期 货市场和建立消费者补贴机制等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农产品的流通价格为研究对象,从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出发,调查了贵阳市农产品各流通环节的成本构成以及价格变幅情况。归纳了贵阳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通过对各流通环节成本构成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控制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物燃料的发展引发了近期新一轮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尽管国际粮价在近期已经大幅回落.但生物燃料的发展对粮食市场将产生长远的影响."生物燃料对粮食市场(安全)的影响"在目前主要体现为粮食盈余地区和粮食匮乏地区的分配问题,即价格和贸易问题.国际粮食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农产品市场和能源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粮食市场将长期偏紧,价格在高位运行将成为长期趋势,中国的粮食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新的形势,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生产效益下降趋势明显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稀缺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传统计量经济预测方法无法解决非线性、小样本的价格预测的问题,建立了基于EMD(经验模态分解)-SVM(支持向量机)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模型,以1997-2011年中国农产品集贸市场小麦月度价格序列为例对其进行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与常用传统计量经济预测方法和智能化模型比较,基于EMD-SVM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模型精度有明显提高,提供了适用于中国农产品波动规律的农产品价格短期预测的新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游凤  黎东升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72-175
目标价格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介绍粮食目标价格制出台背景和论述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行粮食目标价格制面临目标价格确定难、有效补贴方式确定难、具体补贴金额核定难和农民生产决策难四大问题.针对目标价格制度实施难点,提出以成本收入相结合原则确定合理目标价格、借鉴国外经验创新补贴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健全完善粮食期货市场和建立消费者补贴机制等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