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分析了红原县草原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和"以畜定草"并施的畜牧业生产理念,通过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步伐,大力推广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建设,探索"联营牧业"、草地共管等措施,遏制草地退化,解决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努力探索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  相似文献   

2.
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本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根据阿坝州牧区草地畜牧业现状.提出阿坝州实行以草定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畜控草”与新疆草畜平衡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及业内都把"以草定畜"视为对天然草地放牧管理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终极目标,"以草定畜"似乎已被广泛认同,但是,在草原牧区实现"以草定畜"依然任重道远。在新疆天山北坡,同地带、同一类型的山地草甸草地,在夏季与冬季两种不同放牧利用制度下,植被成分差异显著,在冬季放牧利用制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被成分中,阔叶杂类草及小灌木明显增多,牧草再生性减弱;而在夏季放牧利用制度下,植被成分中小杂类草与禾本科牧草明显增多,牧草再生性增强;在降水量较丰富的中山带,禁牧封育2~3年后,植被成分中饲用价值低、家畜不宜采食的粗大杂类草明显增多。"以畜控草"应该成为更加积极的草地管理态度和方式。在目前天然草地放牧量难以较大幅度减控的情况下,通过"以畜控草",可以既保持草地植被健康状况又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这对于实施牧民定居与冷季舍饲的新疆草原牧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青临 《青海草业》2013,22(2):20-22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兰玉蓉 《青海草业》2004,13(1):27-3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有1620×104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32.40%。退化草地生产力很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长期超载过牧、鼠类危害和气候变暖等影响,加快了高寒草甸的退化速度。因此,对退化的高寒草甸类草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探讨势在必行,针对退化原因,提出了以草定畜、防治草原鼠害和建立人工草地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临夏县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改良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永昌 《草业科学》2003,20(12):72-74
对临夏县天然草地现状分析表明:由于长期超载过牧,砍、挖、垦荒和干旱少雨,造成了已退化天然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75%。建立人工草地,退耕还林还草,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和草场承包,是实现该地区天然草地合理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小平 《内蒙古草业》1992,(4):15-15,17
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以草定畜”就认为是“理论上可行,实践中难行”。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适宜载畜量计算标准》正式实施之际,本文简述“以草定畜”的生产建设,维护草原生态平衡,走稳定高效积极发展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宁布  陶格套 《家畜生态》1999,20(1):27-28
草地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草地合理利用是畜牧工作的基础,畜草矛盾是草地畜牧业的基本矛盾。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个矛盾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扎鲁特旗畜草矛盾为内容,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明确减产原因,找出增产的关键,对草畜矛盾形成的原因,后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持之以恒地防治草地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侯众 《四川草原》2000,(4):35-37
仁寿县 (四川农区种草养畜生产发展的重点县 )种草养羊、养牛、养兔、养鹅、养猪发展变化很大 ,是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的典型代表。要加强搞好草畜配套 ,以畜定草工作。大力发展牧草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阐述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灭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草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的4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姜秀庭 《青海草业》2008,17(2):54-56
通过对三年来贵南县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和分析,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县天然草地载畜量的调查,美姑县天然草地严重超载,造成草地退化,发展畜牧业必须与天然草地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改良草食畜品种,实行以草定畜,达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贯彻执行《草原法》和推行草牧场承包使用责任制的基础上,为研究探索提高草地生产力和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现草原生态和牧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于1991~1994年在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对草场承包3种形式的一户、一组、一个独贵龙进行了草原畜牧业以草定畜效益工程规范项目的实验研究。实验证明,通过草地增产、合理利用和畜群科学饲养管理,可使草地畜牧业整体效益大幅度提高。4年实验区内各类饲草料增产454万kg,百亩草地畜产品产量增产近l倍,产值增长近3倍。该项目研究成果对目前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曲麻莱县实施退牧还草后的草地面积将减少到100.87×104hm2,全县理论载畜量为43.67×104个羊单位。按照以草定畜户的畜牧业生产模式,每年可出栏成幼畜24头(只),牛羊的出栏率分别达到30%和42%;全年户均总收入9182.5元,人均收入为2040元,基本达到2003年的全县乡村人均收入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落实以草定畜、促进牧区经济的“三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玛纳斯县进行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工作成效等的论述,针对本县5年来以草定畜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较为详细的论述以草定畜对牧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试图对以草定畜工作在保护环境、保障生态、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草畜平衡调控实用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实施退牧还草岩溶草地治理工程等草地建设与草地畜牧业发展实践,以实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以草定畜、以畜管草、以栏管畜、草畜平衡,对草畜平衡调控、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西藏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做了一些简要的议论,在简述退化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遵循西部大开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主张有效地加速治理退化草地,摒弃“头数畜牧业”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倡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方式。针对长期严重超载过牧引起草地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植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初步提出治理退化草地和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人工饲草基地与饲料加工基地的建立,为牲畜提供所需的营养,解决西藏现有草畜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收集野生牧草草籽,驯化野生牧草,更新人工草地,延长人工草地寿命,加强人工草地抗逆性,同时合理治理退化草地,因地制宜,以草定畜,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产品,发展畜牧业商品化,抓住加入WTO给我区草地畜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隆德县牧草随着种植年限长、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呈现退化态势,产草量低、品质差.为提高多年生优质牧草产草数量和质量,实现以草定畜,以草促畜,增加种植效益的目标,促进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隆德县牧草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将隆德县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