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年以来,肥城市认真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把农村税费改革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改革的思路抓税改,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索,整个税费改革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民在2001年,农民负担总额为7164万元,人均98.16元,比税改前总额下降了3407万元,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地方财政收入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5元,比上年增长6%。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措施是符合农村实际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农经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统计局(1997)309号文件要求 ,对全市76个乡(镇)、649个村民委员会、6180个村民小组的经济情况全面调查统计汇总。200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850826万元 ,其中 :农业总收入280566万元 ,占9.8% ;林业总收入9  相似文献   

3.
尹文才 《云南农业》2004,(11):24-24
潞西市位于云南省西部 ,是德宏州府所在地 ,全市地域面积2987km2,2003年市辖7镇8乡 ,两个农场 ,84个村(居)民委员会 ,农业人口25.86万人 ,人均耕地0.142hm2(2.13亩)。按照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 ,潞西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和州税改办及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集体的收入将大幅度减少,许多村将面临着无钱办事的尴尬境地,如何解决好村级经费保障问题,则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收入的减少将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等方面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及早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来自农户的收入将大幅度减少。从摸底的情况看,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735万元,村均37604元,人均57元,比改革前分别减少4136.1万元、23094元、35元,减少38%。全市1785个村,改革后有1535个村集体收入减少,而且将来还有可能随着土地的减少而相应减少。 ——不少村有限的收入将难以维持村级事务的正常运转。据调查,目前维持一个村正常运转的基本费用一般每年需要3万~5万元。以平度市郭庄镇为例,每村每位干部每年工资支出4000元、办公经费500元、误工补贴2000~3000元、其他补贴2000元。按照这一标准,一个1000人口以下的村按3个领导职数算,仅维持正常运转就需要3万元,也就是说,目前维持一个村的正常运转最少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郑州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以下简称股改),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现将郑州市农村股改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市开展股改工作的村(组)主要集中在金水区、上街区、中原区和郑东新区。目前全市共有186个村(组)已经完成了股改工作(48个村,138个村民小组),其中金水区164个村(组)完成股改工作(26个村,138村民小组),占全市股改数  相似文献   

6.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17个乡,共62个居委会、558个村民委员会。全市共有30.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24万,占60.16%.农村拥有劳动力6.89万个。  相似文献   

7.
<正>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决定》指出:要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零售网络的建设,到2012年,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重庆市商委主任周克勤说,目前占全市2/3人口的农村消费还占不到全市消费的1/3,农村消费严重滞后,启动农村消费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8.
一、取得的成效 按照河南省政府要求,周口市于2011年3月在全市全面启动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据统计,2011年,周口市10个县市区中共有3 505个行政村向县级农监部门申请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并通过批准,实际实施3 190个,占全市总村数的67%,共争取财政奖补资金29 181 万元,居河南省第1位.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启动林改以来,通化市有78个乡镇,997个行政村,122万农民参与了林改。目前,主体改革已经结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共完成林改面积1011.75万亩,占全市应改面积的95%。农民参与率达98%,千户农民测评满意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地处宁、镇、扬丘陵农业区 ,全市土地面积 65 97 1 5平方公里 ,其中所辖县郊土地总面积为6398 0平方公里。 1 998年来 ,全市总人口 5 32 3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2 5 6 0 8万人 ,耕地评测 2 8 5 1万公顷 (统计面积 2 0 5 3万hm2 ) ,人均耕地面积 0 0 5hm2 ,农业人均耕地 0 1 1hm2 ,全市低山丘陵和岗坡地面积分别占 1 0 9%和 5 1 5 % ,平原和圩区占 37 6%。全市“四低”、“四荒”资源共 2 5 1 1万hm2 ,占农村土地总面积 39 3% ,其中“四低”资源占 91 0 % ,“四荒”资源占 5 9% (“四低”指中低产耕地、低产园地、林区…  相似文献   

11.
一、村级资金来源 1.农业两税附加。根据政策规定,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不再按人头收取,改按新的农业税、特产税附加的形式收取。农业税附加为农业税正税的20%,特产附加为正税的10%~20%。两税附加为村级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应酬、五保户的供养和办公用费。 2.“一事一议”筹资。税费改革后,村级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收取。而是采取“一事一议”和“一事专批”的办法由村民大会或村代表通过,报乡镇政府批准,“一事一议” 筹资每人每年不能超过15元,并实行村务公开、村民监督。 3.村级公益事业金、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和“均衡减负”的原则,向不承包土地或承包土地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甘孜州农牧民增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州国土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国土面积31.5%;全州辖18个县,325个乡(镇),206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8.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9万人,占总人口的84%,藏族人口69.9万人,占总人口的79%,是以藏族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一、盘锦市国有农场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辽宁省盘锦市现有国有农场26家,其中:盘山县5家,大洼县17家,市直4家。土地总面积40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2万亩,苇田面积100万亩,滩涂面积100万亩。盘锦垦区经济总量占全市农村经济总量的70%,占辽宁农垦经济总量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韩文奎 《现代农业》2004,(12):27-28
实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后,由于面向农牧民的一些税费被相继取消,使得村(嘎查)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转财力大幅度减少。以赤峰市为例,全市税费改革前村(嘎查)均提留款为3.4万元左右,税费改革后村(嘎查)均农税附加收入仅为1.8万元左右,村均减少1.6万元。致使村(嘎查)正常运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已有的财力规模下,如何确保村(嘎查)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对此,结合赤峰市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山区。全市有十个县(市)、两个区,境内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2859万亩、其中森林面积占林业用地的75%,森林覆盖率达62%,木材蓄积量有1.3亿立方米,毛竹资源2.06亿根,每年调出木材120~140万立方米,占全省的40%;毛竹280万根,占全省的1/3,是福建省重点林区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开展林业“三定”工作,折股联营,联产承包,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加速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去年全市造林98万亩,超过计划任务的1.8倍,成活率达94.1%;成林幼林抚育面积233万亩;生产原木130万立方米,超过计划8%,销售木材132万立方米,超过计划15.5%。全市林业产值达1.5亿元,比1983年增长22.9%。今年林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全市完成春季造林85  相似文献   

16.
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北距省城昆明198公里,距州政府所在地蒙自78公里,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562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共有农户12.67万户,农业总人口45.4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668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4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6932万元,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5%,资产总额68384万元。全县有农经人员95名,按学历划分:中专以上学历90名  相似文献   

17.
王锐 《吉林农业》2011,(7):198-198
集安市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78.9%,林业用地面积429万亩,其中集体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77.4%,农民人均拥有山林面积达23.1亩,是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的19.5倍。近年来,集安市按照上级的统。安排和部署,坚持高位推动、规范操作、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改革任务。截止目前,全市123个村、771个居民组全部完成了自留山的确认、已流转山林的合同完善和新改面积的划分工作,面积达到310万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259.2万亩,占参改面积的83.61%。  相似文献   

18.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自二轮承包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已成为解决好全市“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课题。(一 )土地承包及流转的现状当前 ,在全市 9个农业乡镇 ,6 8个行政村 ,4 42个村民小组 ,1970 0户农户 ,7.2 8万农业人口中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面积为 15 6 40h ,占法定耕地面积的 99.3% ,签定二轮承包合同的农户 192 79户 ,占承包农户总数的 99.8% ,经营权证书的发放率达 99.1%。党的二轮承包政策 ,在我市得到了全面落实。据调查 ,截止 2 0 0 3年底 ,全市共有 2 2 5 .8h 的承包耕地进行了流转 ,占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1.4 4% ,涉及农户 6 12户 ,占家庭承包农户总数的 3.1%。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流转方式 :(1)转包型。即原承包方将自己从发包方所承包的土地 ,以一定条件再发包给第三方 ,而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二轮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不变。这种方式全市有流转的耕地 14 2h ,占流转总面积的 6 2 .9% ,涉及农户 35 3户 ,占流转总...  相似文献   

19.
税费改革以来,广大农村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狠抓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农村新会计制度在许多地方尚未完全落实,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理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村级收入。按照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原则,各村应当逐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0.
荥阳市是一个农业县级市,总地域面积960平方公里。全市辖17个乡镇(办事处),306个村,总人口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3万人。全市农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5%,初中占65%,小学占9.96%,文盲半文盲占0.04%,对全市农民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振兴农村经济、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荥阳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对全市农民进行绿色证书教育的实践,二十多年来,在工作方法和体会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