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建昌地区气候监测站1960—2012年逐日气温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了该地区大田作物生长季气温、≥10℃积温及无霜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以及热量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建昌地区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倾向率为0.19℃/10 a,1981年突变性升高,突变之后气温平均升高0.8℃;≥10℃积温明显增加,倾向率为49.98(℃·d)/10 a,1996年突变性增加,突变之后积温平均增加201℃·d;无霜期延长趋势明显,倾向率为2.44 d/10 a,1985年突变性延长,突变后无霜期平均延长10 d。热量资源增加可延长大田作物的生育期,亦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生物学产量;气温升高也将加大蒸腾指数,造成作物干旱。分析结果可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线性趋向估计法、累计距平、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45个站点52年的气温数据资料,对区内多年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年均气温存在十分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区平均以0.41℃/10a的趋势在变暖,50年增长约2.05℃。空间上中、东、西部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和中部的变暖趋势与全区平均增温率相当分别为0.44℃/10a和0.43℃/10a,东部增温率则为0.36℃/10a,均高于全球增温率0.08℃/10a。(2)气温在70年代出现显著变暖突变,1985年之后气温呈加速上升趋势;(3)小波分析表明内蒙古地区气温变化存在4~6a、11~13a和25~27a的变化周期,在13年和27年特征时间尺度上,气温变化的平均周期分别为10年和17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40a来气温变化及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80-1683
温度是影响棉花生长的重要因子。选择山西省运城市197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年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运城市棉花生育期气温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运城市最近40 a,年平均气温逐步上升,呈暖干化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0℃/10 a;春、冬季变暖趋势明显,夏季气温有所下降;≥10℃有效积温增长速度为41.3℃/10 a;棉花播种季节温度升高趋势为0.52℃/10 a。气温升高对提高棉花产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要注意低温冷害对棉花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山西省沁水县1957~2019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原理,对沁水63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63年来,沁水气温上升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11℃/10a,其中春冬季增温尤其明显,而夏季气温降低;≥0℃积温增加趋势明显,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平均无霜期延长;使作物春播期提前,秋播期推迟,作物生长季延长;冬春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小麦的安全越冬,春季小麦返青、果树萌动等发育期提前;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减少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夏季降水略有增加,冬季变化不明显,作物生长期内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化对沁水县作物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塔城市1961~2007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47年来温度、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速率达0.50℃/10a,47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2.4℃。四季季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最为明显,线性增长率达0.85℃/10a;秋季次之,线性增温速率为0.58℃/10a;夏季线性增长速率为0.39℃/10a;春季线性增温速率最小为0.34℃/10a,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式上升特征,增温率为0.37℃/10a。春、夏、秋、冬的线性增温率分别为0.217、0.266、0.488和0.540℃/10a。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比较相似。近47年来,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3.49 mm/10a,年降水量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春、夏季降水量变化不太明显,秋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明显,对全年降水量上升趋势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近47年来,平均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1 h/10a。年平均风速呈较小的减弱趋势,减少速率仅为-0.08 m/s.10a。  相似文献   

6.
近60年德州市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城郊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山东省德州市区、郊区年平均气温(T)、最高(Tg)、最低气温(Tn)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城郊差异。结果表明:过去60年间,德州市区平均气温为13.4℃,趋势倾向率为0.33℃/10 a;气温年代际变化,1950-1970年代为负距平,1980-2000年代为正距平;市区与郊区气温差值为1.12℃(Tn)>0.62℃(T)>0.14℃(Tg);日较差市区比郊区平均偏小0.8℃,并且差值以0.07℃/10 a的趋势增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19 年柴达木盆地南缘气温、降水及浅层(0cm、10cm、20cm)地温的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及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浅层地温对气温、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9 年柴达木盆地南缘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升高倾向率为0.4℃/10a;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为8.0mm/10a。0cm、10cm、20cm年平均地温均呈增加趋势,变化趋势大体趋于一致,增加倾向率分别为0.43℃/10a 、0.32℃/10a、0.33℃/10a;各浅层地温四季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趋势较小,春、夏、秋季增温较显著,但随深度不同增温幅度各有差异;各浅层地温每年3月上旬至8月下旬平均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平均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各层地温月平均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各浅层平均地温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升高1℃, 0cm、10cm、20cm地温分别增加0.98℃、0.74℃、0.75℃;年降水量增加100mm,0cm、10cm、20cm地温分别增加0.89℃、0.67℃、0.77℃,年平均气温对地温的影响较年降水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山西省长治市11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春秋季及年平均气温、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期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对比法,分析了长治市气候变暖下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年际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增暖趋势,变暖速率为0.30℃/10 a;在秋季气候变暖前提下,初霜冻出现日期的推后速率为2.0 d/10 a;春季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为0.25℃/10 a,对应终霜冻出现日期呈现为提前趋势,其提前速率为4.0 d/10 a;无霜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其延长速率为7.0 d/10 a。  相似文献   

9.
利用潍坊市潍坊站1951—2019年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数据,研究近69年来潍坊市气温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近69年来潍坊市最低气温呈线性增温的趋势,倾向率为0.52℃/10 a,但最高气温却呈线性降温的趋势,倾向率为-0.10℃/10 a,二者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变化特征,并且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大于最高气温的下降趋势,但最低气温的标准差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年际波动变化。潍坊市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皆有上升的变动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32和0.14℃/10 a,二者存在着不完全同步变化的特征。平均气温表现为逐年升高的变化特征,倾向率为0.27℃/10 a;4个季节的平均气温皆是逐年上升的变化特征,春季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其次为冬季,夏季和秋季最不显著。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皆在某些年份存在气温突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连山县1967—2016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连山县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连山县年平均气温呈振荡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130℃/10 a;春、夏、秋、冬各季平均气温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率分别为0.111、0.031、0.202和0.183℃/10 a。连山县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准7年特征时间尺度为主周期,10~12年、准3年和15~18年尺度分别为第2、3、4周期。年平均气温在1997和2014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